新汉江奇迹:梦想能否实现
2013-04-29徐秀军
徐秀军
2012年12月19日,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以高达51.6%的得票率当选新一届韩国总统。朴槿惠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得票过半数的总统、第一位“二代总统”(其父朴正熙为前总统),并且还是第一位未婚总统。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都成为韩国民众期待变革的象征。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任韩国总统,标志着韩国内政、外交从此步入充满变革的“朴槿惠时代”。尽管其执政能力如何还有待考验,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是一位有梦想的人,并力争引导韩国开启“幸福的统一时代”。
朴槿惠在就职演说中宣布,韩国新一届政府将通过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昌盛三大梦想的实现开创一个新时代。她表示,新政府将大力推进“创造经济”和“经济民主化”的建设,以“振兴经济”;通过进一步增加社会福利,确保人人老有所养、少有所乐,从而实现国民幸福;通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社会环境。
三大梦想,涵盖经济、社会和文化三大领域,如果将其汇聚在一起,这个梦想便是创造新时代的“汉江奇迹”。这不仅反映了新政府对未来韩国发展的目标定位,也反映出朴槿惠个人的执政理念和远大抱负。
“新汉江奇迹”的三个支柱
汉江奇迹,指的是上世纪韩国的快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政府实行“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实现了从欠发达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信息产业强国的转变,一跃成为中上等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之一。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韩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与往昔不同,如今新政府提出打造第二个“汉江奇迹”自然具有不同以往的内涵。从其实现的途径来看,“新汉江奇迹”主要依托三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创造经济”。所谓“创造经济”,是指促进科技与产业、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在产业之间的临界线上进行创造的新经济。它不是扩大原有市场规模,其重点在于培养新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创造经济”的关键是创新,既包括围绕科技进步发生的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这些都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创新使科学技术发展到世界级水平,并将科学技术适用到全部领域,以此建设创造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重建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革新,进而增加工作岗位,建设“创造经济”。
第二个支柱是“经济民主化”。推进经济民主化是朴槿惠政府创造“新汉江奇迹”的重要着力点。朴槿惠指出,只有确保市场秩序公正透明,国民才能抱着希望热心工作,要让国民不管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因此,“经济民主化”是新政府的重大经济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朴槿惠提出“经济民主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强限制财阀,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消除不正当竞争,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等等。
第三个支柱是对外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任何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都离不开国际市场和国际形势所提供的可利用的条件和机遇。对于韩国这样一个统一事业未竟、周边环境复杂的国家来说,处理好对外关系尤为重要。当前,为了给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在外交战略上,韩国要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稳定,处理好与日本、俄罗斯和东盟国家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保持与美国、欧盟等老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联系,加强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
经济政策的三大调整
长期以来,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韩国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政府控制型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巨大控制是在朴正熙担任韩国总统时形成的。为了将稀缺的资源投入工业建设,为出口导向型现代化经济奠定基础,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强力干预和控制。二是财阀经济。韩国财阀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产物,它的形成与欧美财团通过市场竞争不断兼并和联合的发展道路不同,而是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依托政府强有力的扶植和集中支援日益强大起来的。三是增长优先型经济。从朴正熙到李明博,历届韩国总统都会为经济增长设定目标,将经济增长摆在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韩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转变发展模式的呼声日益强烈。为此,朴槿惠执政后,将推动韩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大框架的变革。在经济发展理念上,朴槿惠政府将呈现三大变化,并逐渐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新汉江奇迹”寻求新的生长点。
一是政府将减少对经济的控制。与朴正熙时代相比,现在韩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要少一些;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法律制度对企业家的限制和管制仍然较为普遍;政府在经济中所充当的角色,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竞争打压者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护航者。为此,新政府将采取措施放松对企业的控制,推进自由竞争,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按照市场规律良性发展。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在朴正熙时代,政府将改造工业结构、建设大型工厂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根据“选择和集中”的原则,各领域选定一两个民间企业给予全面支持,逐渐形成了大企业集团主导国民经济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韩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财阀经济模式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格格不入,但仍把大企业作为政府支持的重点,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针对这一现状,朴槿惠政府提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限制大企业,从而实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存共荣。在具体措施上,新政府将通过与国会密切合作,大幅修改《公平交易法》、《分包法》、《国民养老金法》、《银行法》和《商法》等法规,保护中小企业、小私营业以及临时工的权益。
三是就业优于增长。与重视经济增长率的“李明博模式”完全不同,新政府拒绝为韩国的经济增长设定一个目标,而将就业放在经济政策的首要位置,推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政府为就业设定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就业政策将韩国的雇佣率提高至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平均水平以上,即达到70%以上。
面临的三大挑战
然而,重振韩国经济,创造“新汉江奇迹”,面临种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角色定位。韩国政府对经济长期保持强力控制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与国内经济结构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韩国经济主要由大企业控制,政府与大企业集团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今政府如何从这种利益链条中抽身而退、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履行政府职能稳定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目标,等等,都是不得不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
二是部门利益协调。任何制度变迁和政策变化都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新政府的革新政策会导致一部分利益集团的福利改进,也会使另一部分利益集团的福利遭受损失。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等政策,对于受益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而其他群体会采取何种反应,政府又将如何解决由此引发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亦是新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
三是外部环境影响。在地缘政治上,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尤其是与朝鲜的关系),避免“朝核”问题和“独岛”问题恶化;在外部经济风险上,如何避免发达经济体转嫁危机,减少外部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外经济合作上,如何有效推进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外部市场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