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将教本与读本“联姻”
2013-04-29陆华宇
陆华宇
每每考试之前,语文教师都会就能使学生成绩提高起立竿见影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强化训练,比如字音辨析、成语辨析、名句默写等等。为此,考前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亦苦不堪言。然苦归苦,若能使学生考试时轻松应对,准确答题,安稳拿分,亦皆大欢喜,苦得其所!
本着这一理念,三年前的高一期末迎考,语文教师们分工合作,扎实细致地给学生们整理了课本必修一必修二中的重点生字词的读音,然后一遍一遍地指导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整理的字音掌握还是相当熟练的。于是大家信心满满地走进期末考场。
试卷到手,大家傻眼了:“劈(pǐ)柴”?天哪!哪冒出来的?这下死定了!没整理到,没跟学生提过,学生肯定做不到!怀着忐忑的心理我们走进考场监考。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全场惨不忍睹。考试结束,翻看答卷,整个考场全军覆没!
唉!字音题的复习犹如大海捞针,撒了那么大的网,准备练习了那么多字音,一个“劈(pǐ)”字不知从哪儿冒出,导致师生的努力付诸东流。呜呼哀哉!字音题“3分”放弃吧!师生沮丧消极到极点!
然纵观整张语文试卷,哪一个知识点的考查不犹如大海捞针?字形?成语?课外名句?文字运用题中的文学常识?都放弃吗?那语文就不用考了!
借鉴文言文的考查,文章都是课外的,知识点都是课内的。其实,字音又何尝不是?只是这个课内文本应拓展至语文读本。语文教学应将教本与读本资源有效结合。“劈(pǐ)柴”一词不是“石头缝蹦出来的”,它语出读本一第三专题诗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1年语文高考,考生尤其理科考生又傻眼了:他们不知道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的姓名及作品名,眼睁睁地看着“2分”从眼皮底下溜走。走出考场的学生委屈极了,语文老师也为之大声叫屈,继而埋怨考生阅读面太窄!殊不知,沉睡在语文读本二第123页,鲁迅笔下《药》中的夏瑜才更为委屈!他为自己的被漠视、为读本的被漠视大喊冤屈!是谁造成了夏瑜的“悲惨命运”?是谁令鲁迅在地下哭泣?是谁让读本名存实亡?又是谁该为众多的考生负责?
“误尽苍生是语文!”可怜的同伴们!面对国人的质疑,不要再只抱着必修书中少有的几篇文言文讲个不停!不能再只拓展教授《史记》选修、《唐诗宋词》选修中不多的篇目!不能再总是领着学生在茫无际涯的题海中遨游!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语文教学走向误区!
教学要回归课本,课本包含读本。我们要还读本应有的教学地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认为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对此,编者们特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语文读本选文经典,体例合理,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但是,读本的阅读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很少阅读,教师很少使用,造成语文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学生、教师没有自觉使用读本的意识,未对读本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由于考试频繁,师生应对考试尚且应接不暇,遑论阅读读本。三是少量的阅读读本不得其法,缺少指导;而教师不了解读本阅读的指导方法,自然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了,这样就很难提高阅读效率。
读本是教本的拓展与延伸,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读本,教学中将教本与读本进行“联姻”,优化组合教学资源,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发挥整体教学效率的功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笔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对教本与读本进行了有机整合并向外适当拓展。例如,教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第一板块“吟诵青春”时,指导学生自读了读本一第一专题“青春颂”,并搜集了相关文本解读鉴赏的文字粘贴在教室里,供学生更好地感悟朗诵文本,然后就这几篇诗歌在班上举行了“诗歌朗诵会”;教本专题第二板块“体悟人生”和第三板块“设计未来”后,正逢国庆假日,布置学生在家与父母亲阅读读本的“献给成长”篇,然后彼此给对方写一封信;在教必修二苏洵的《六国论》时,拓展阅读讲解了读本上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对这一门三父子的同题文章PK进行了比较阅读,分析探讨了它们在主题与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不仅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增加了积累,文本阅读的语感也得到了培养。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情感细腻了,眼光敏锐了,思想丰富了,思维深刻了,习惯改变了……师生徜徉在文学的殿堂,不再为平时的各种考试所累,但每逢大考,学生却能考出自信。
初尝这种“联姻”的甜头,笔者更是信心百倍、乐此不疲地在读本与教本之间牵线搭桥,且联姻的不仅仅是读本。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能一起在这方面做出更有价值的探索!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