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惩罚很必要

2013-04-29豫妹

妇女生活 2013年6期
关键词:存钱罐玩游戏惩罚

豫妹

主持人语

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关于此案的每一篇报道,几乎都会涉及以下两点:一是这个孩子“根正苗红”——出身、成长环境都没得说;二是李双江“舍不得打孩子”,接受鲁豫采访时他曾说:“有时(孩子犯了错)想打,但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就先掉下来了。”不能说这个“根正苗红”的孩子长大后屡屡犯错,就是因为其年幼时缺乏应有的惩戒教育,但不可否认,他长大后表现出来的张狂霸道、无所顾忌甚至目无法律,与缺乏惩戒教育有一定关系。多家媒体都曾报道,这个孩子年少时就经常犯错,但很少受到惩罚,每次都是家长出面解决。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认为犯了错没事,父母能帮他摆平一切。这无疑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孩子犯了错,惩罚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必需。惩罚和表扬、鼓励一样,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万万不可忽略惩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专家孙云晓就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请每一位家长记住:适当的惩罚,是爱孩子的体现。

孩子犯错,该罚就罚

(范女士,31岁,绘图员)

我觉得适度地运用惩罚这种手段,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十分有效。对于幼儿来说,出现了不良行为,有时你单纯给他讲道理,他没什么概念,也印象不深,但如果适度地惩罚他,他会长记性,记住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做了不能做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孩子这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不少小孩都有过“顺手牵羊”的经历,我儿子滨滨也犯过这样的错。有一次我带他逛超市,事先我跟他说好了,只买一种零食,他就挑选了一种附赠小玩具的饼干。可结账时,他被收款台旁边货架上摆放的各式糖果吸引了,站在那儿翻看,并拿了一种巧克力糖让我给他买,我拒绝了,要求他放回货架。没想到,回到家里,滨滨却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一块巧克力糖。我很生气,说:“你不是放回去了吗?怎么又装兜里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惩罚他一下,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把他叫到面前,让他站好并看着我的眼睛。我很严肃地告诉他:“这种行为不好,如果大人这样做就是‘偷窃,是会被警察抓起来的。”然后告诉他,“做错了事就要想办法改正,妈妈现在就带你去超市承认错误,还要从你存钱罐里拿出钱来购买这块巧克力糖。”一听要动用存钱罐里的钱,滨滨不干了,因为他存钱罐里攒的钱,是准备买乐高第二套玩具的。但我坚持,并告诉他:“这就叫惩罚,你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就要承担后果。”因为当天已经很晚了,超市已经关门,所以我第二天中午才带儿子去。他抱着存钱罐,先跟收银员承认了错误,然后从存钱罐里拿钱买了那块巧克力糖。不仅如此,为了让他记取教训,我又罚他三天内不能吃零食。我想,这种惩罚会让孩子记住,顺手牵羊的事绝对不能做。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在逛商场时发生过类似的事。

除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适度惩罚,我觉得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适度的惩罚教育。举个例子:滨滨有段时间竟悄然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等电脑游戏,玩得上瘾,一从幼儿园回到家,就忙着开电脑,说好只玩半小时,可过了点仍坐在电脑前不离开。这让我有点担忧,一来孩子看电脑久了对眼睛不好,二来迷上电脑游戏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可转念一想,这也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可以通过适度的惩罚,让孩子学会自律、自控。我就先跟儿子商量:“你可以玩电脑游戏,但要按约定的时间玩,到了时间就要停止,好吗?”儿子问:“我不停会怎么样?”我告诉他,我只喊两遍,到第三遍,如果你还坚持玩的话,我们就不再管你。”“什么意思?”儿子不解地问。我说:“比如该吃饭了,你不来吃,我们不再等你。”儿子说:“那我过一会儿想吃,饭没有了,我饿怎么办呢?” 我说:“那你只能饿着,这是惩罚。因为你选择了玩而不是吃饭,我们不可能老等着你。”然后我又跟他讲,如果多次提醒还不听的话,我就把游戏全部删掉,很长时间都不许玩。儿子听明白了,很不愿意,但我态度坚决,并告诉他,从第二天开始执行。

一开始,儿子持观望态度,看我们怎么做,在我叫了一遍以后故作镇定,继续玩,似乎想考验一下我的执行力和耐心。我等了两分钟,给他一些缓冲时间,又叫了第二遍,他还是不动窝,我就故意大声和他爸说:“我们吃饭吧,滨滨不吃了,他要玩游戏。”然后我们就开饭了,埋头大吃起来。儿子见状,绷不住了,赶紧过来吃饭,可一看他喜欢吃的红烧排骨就剩两块了,嘴一瘪就想哭,我们都假装没看见。经过这次事件,儿子自觉了许多,经常在我第一遍提醒时就开始动了,而且丝毫不敢怠慢。但孩子自控力的训练有个反复的过程,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松懈了,有时需要三番五次地“叫停”,特别是双休日,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叫他睡午觉或去户外活动他都不动,甚至哭闹。我琢磨着,必须加重惩罚一次。正好,有一天我有急事出去,让滨滨在家练琴,可他根本没练,等我回到家时还在玩游戏。我就果断地删除了电脑里的游戏,然后很严肃地跟他说:“我已经把游戏全部删除了,这一段时间你都不能再玩游戏。我已经多次提醒过你,玩游戏要遵守时间,你不听,只能这样!”儿子一听,立即跑去打开电脑确认,发现游戏真的被删了,我以为他会哭闹,可没有想到,他什么也没说,更没哭闹,而是低着头默默地进了自己的房间……从我删掉游戏那天起,滨滨很长一段时间没提过玩游戏的事,只是偶尔用电脑看动画片。

我觉得,对孩子应有奖有惩,惩罚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而且能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缺乏惩戒,助长顽劣

(肖女士,39岁,保健医师)

对孩子管教不严,溺爱娇宠,尤其是当孩子犯了错、惹了祸时,家里人一味地袒护,或者帮助摆平,一点不舍得责罚、惩戒,很容易把孩子惯出一身坏毛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儿子笑笑的顽劣,曾让我头疼不已。他经常在外面惹祸,不是幼儿园老师告状,就是有小朋友家长找上门来。有段时间,我很怕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短信或者电话,因为多半都是笑笑又惹祸了。破坏幼儿园的玩具,故意在幼儿园小床上尿尿,把小朋友的漂亮文具盒据为己有,把饮料泼洒在小朋友的衣服上,上课时不停地踢桌子、捣乱……告状最多的就是打架,无端欺负小朋友,几乎三两天就有“战事”,不是抓破了人家的脸,就是磕破了人家的膝盖,严重的还让人家的额头挂了彩,到医院缝了针。儿子的这些顽劣表现,让我很是头疼,一丁点儿大就成了“问题孩子”,这如何是好?幼儿园园长、老师不止一次地跟我说,你们家孩子要好好管教管教,再大点恐怕更管不了了。怎么管教这顽劣小子呢?我跟笑笑班里的老师沟通。老师说,孩子有这些坏习惯和不良行为,恐怕跟家里太娇宠溺爱孩子有关。还有,孩子犯了错就要批评教育,严重的还应该适当惩罚,这样才能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缺乏必要的惩罚,孩子的坏毛病就会愈演愈烈。

老师的话触动了我。其实,就是老师不说,我也心知肚明,我儿子就是被惯坏的。我是35岁高龄才千辛万苦有了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是盼星星、盼月亮才抱上了孙子,对孩子的喜欢和宠爱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孩子打小就由爷爷奶奶带,更是被宠得没边没沿。每次孩子犯了错,老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护着。比如,儿子调皮捣蛋,打坏了家里的东西,老人会说:“没关系,下回注意就行了。”儿子跟小朋友打架,老人总是护着孙子,说哪有男孩小时候不打架的,有时还替孩子出头。

当然,除了老人的娇宠、袒护,我们做父母的本身也有责任,我们也比较宠孩子。老公因为外出工作时间多,较少跟儿子在一起,总觉得亏欠儿子,一见面多半都是迁就满足儿子的要求,很少严厉管教儿子。而我看到孩子调皮捣蛋,有时也想管得严一点,但架不住孩子一哭一闹,心就软了。就说前面提到的笑笑让人家额头挂彩的事吧,笑笑坐在幼儿园的滑梯上,不让别的小朋友玩,有个小男孩非要滑下去,他不让,趁人家不备推了一把,结果磕破了小朋友的额头,送到医院缝了两针。在这之前,笑笑曾抓破过这个男孩的脸,这回人家家长恼了,狗血喷头对我咆哮一通不算,还找到园长要求自家孩子坚决不跟笑笑一个班,否则就退园,弄得我又是上门赔礼道歉,又是赔钱,还反复请园长从中做工作才算了事。那天我真是很生气,回家就想教训教训儿子,可我刚抬起手,笑笑就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发疯似的往门口冲,嚷着:“我要奶奶!我要奶奶!”我又于心不忍,赶紧过去哄他。就这样日积月累,儿子被宠得有恃无恐,成了无法无天的小霸王。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这样下去,孩子就可能成为歪脖子树,想矫正过来都难。我决定狠下心来对孩子严加管教,尤其是适当地运用惩罚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我先给儿子制定了一条规矩,不能打人骂人,然后很严肃地告诉儿子,如果以后再出现欺负小朋友的情况,就要受到惩罚,比如罚站,取消看动画片、玩游戏等。儿子开始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没过两天幼儿园老师又告状了,说笑笑打了胖娃。我问儿子:“你今天打小朋友了?”“打了!”儿子回答得理直气壮。我训斥他说:“不是跟你说过不准再欺负小朋友,怎么又犯了?”“他不给我玩泡泡枪。”儿子一副小霸王口气,让我十分生气。这回一定要处罚他!我先采用“计时隔离”,罚他单独在他房间待20分钟,他不干,哭闹撒泼,我都不理。然后又罚他两天不能看动画片,不能玩游戏。有过几次受惩罚的不愉快体验后,笑笑的打架行为收敛了许多。如今,我正采用类似的惩罚方式,矫正儿子的其他毛病,儿子慢慢地改掉了不少坏习惯,我们也在爱孩子方面学会了理性和坚持原则。

成栋梁之材,需“修枝剪叶”

(郭教授,40岁,学前教育专家)

我们需要惩罚教育吗?以前大概没人问这个问题,但在“拇指教育”大受追捧的今天,这个问题开始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赏识教育就像施肥浇水,惩罚教育就像修枝剪叶,试问二者哪个能少?除了认识到惩罚教育不可或缺,还有一个误区要纠正,就是惩罚绝不仅仅是“体罚”。认为惩罚就是体罚,就是打骂孩子,就错了。我们倡导的适度惩罚,是一种理性的惩罚,而理性的惩罚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教育功效。具体讲,惩罚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如下功效。

一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控制不良行为。学龄前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道德规范、规则的认识也尚未内化,不少情况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错和不良行为,而当家长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时,他们往往对大人的谆谆教导无法理解和接受,还可能屡教不改。这个时候,采用比说服更为严厉的惩罚教育,会给孩子心理或生理上一种不愉快的刺激,容易让孩子记住错在哪里,这样的错误可能带来什么后果,从而减少或遏制孩子的不良行为,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打架为例,幼小的孩子感到不能打人,最初大多不是因为家长告诉他这样会伤害别人,而是因为他在打人后会受到惩罚,比如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者某项权利被剥夺,这样他脑海里便有了一种对应关系:打人——自己受损;不打——能够得益。这就是惩罚在教育中的暗示作用,这种暗示有一定的威慑力,会上孩子知道,如果他打了别人,爸爸妈妈会不理睬他,会没收他的玩具,会不让他看动画片……他便会产生一种自律内驱力,尽可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受罚。

二是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赏识教育”,即多对孩子鼓励,多夸孩子的优点,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这样却容易导致孩子习惯于听好话,习惯于顺境,这样的孩子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后很可能被挫折击垮,因为复杂的社会是不可能只有“鼓励”和“好话”的。而当孩子犯了错误受到应有的惩罚时,其实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家长可以边惩罚边引导,让孩子积极战胜挫折,从而改正错误。

三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做了错事就要让他承担一定的后果,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孩子会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不少人都熟知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有一次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父亲让男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说可以借钱给他赔偿人家,但这钱一年后要还。男孩便开始打工挣钱,通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把钱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总之,家教中不可忽视惩罚教育,它能帮助你的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材。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存钱罐玩游戏惩罚
自制存钱罐
哈哈大笑玩游戏
神的惩罚
回到古代玩游戏
Jokes笑话
我的存钱罐
惩罚
存钱罐
黄人存钱罐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