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变动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影响研究
2013-04-29谢惠云
谢惠云
摘要:本文从近十年的数据出发,通过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储蓄存款;实证分析
一、利率与储蓄的关系
(一)理论学说
关于储蓄方面的理论,西方比较著名的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托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等等。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正方向的。但现代经济理论通过一个跨时期消费模型来分析利率变动对储蓄变动的影响,认为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储蓄的变动,最终结果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对比,因此利率的提高既可能使储蓄增加,也可能使储蓄减少或不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储蓄变动与利率无关,储蓄变动或取决于收入水平,或受习惯和经济安全影响。
(二)概念界定
居民储蓄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和狭义的居民储蓄。广义的居民储蓄包括手持现金、银行存款、金融证券及实物资产;狭义的居民储蓄仅指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利率与储蓄的关系是指与广义储蓄的关系,收入减去消费的部分即为储蓄。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产单一,可供居民选择的最合适的储蓄资产几乎只有银行存款,人们习惯上将居民银行存款称为居民储蓄。一般来说,储蓄总量主要受收入的影响,储蓄结构主要受利率的影响。由于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对居民银行存款的增减对利率的反应,而现金、股票、债券等都与银行储蓄存款存在替代关系,本文并不会牵涉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因此,为方便起见,本文所述居民储蓄指的是狭义的居民储蓄。关于利率,本文选取的利率是中央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数据的选取
为使研究结果更能反应近几年的利率储蓄关系,本文选取了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的利率和储蓄存款数据。本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估计的数据选取的是2001—2010年间历次利率调整日所在月份的储蓄存款数额,并用当月调整后的利率与之对应。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模型简介
本文通过建立两组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即分别以储蓄存款余额和储蓄存款增加额为因变量,以利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探究储蓄对利率的反应方向和程度。其中,每组都包括三个方程,即分别是以储蓄存款余额、活期储蓄余额、定期储蓄余额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探究利率对储蓄存款结构的影响。
二、我国居民储蓄与利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2001年—2010年储蓄和利率的变动
在2001年到2010年间,我国利率共调整了14次,第一次调整是在2002年2月21日,为对比,表1中第二行列出了2002年1月末的储蓄、利率数据。伴随着利率的调整,储蓄存款每期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见表1)。
(二)简单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1.储蓄存款余额与利率变动的关系
本文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对实证样本数据的分析探究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影响,为此,首先建立以下模型(其中②和③旨在分析利率对储蓄结构变化有何影响):
Y = a1+b1X +ε1①
Y1= a2+b2X +ε2 ②
Y2=a3+b3X +ε3③
其中X为利率(%);Y为储蓄存款余额(百万);Y1为活期储蓄余额(百万);Y2为定期储蓄余额(百万);εi为随机扰动项;其他均为参数,其数值通过回归进行估计。
使用E-views软件,对表1 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得:
拟合优度分别为:0.028193;0.040657;0.019954,这些分别表示利率能解释2.8%的储蓄存款余额总的变化的原因;利率能解释4.1%的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变化的原因;利率能解释2.0%的定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变化原因。利率的系数的T值不能通过检验,因此,储蓄余额与利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利率每上升1%,储蓄存款余额平均增加1585035万元;活期储蓄余额平均增加817996.9万元;定期储蓄余额平均增加767038.1万元。利率对活期储蓄的影响要比对定期储蓄的影响大些。
2.储蓄存款增量与利率变动的关系
以上所建模型主要是从储蓄存款存量角度探究利率与储蓄的关系,为了更为准确的研究利率变动对储蓄影响,我们以储蓄存款增量为因变量,以利率为自变量建立如下三个模型(其中⑤和⑥旨在分析利率对储蓄结构变化有何影响):
拟合优度分别为:0.089343;0.129104;0.053270,这些分别表示利率能解释8.9%的储蓄存款总的增量变化的原因;利率能解释12.9%的活期储蓄存款增量变化的原因;利率能解释5.3%的定期储蓄存款增量的变化原因。系数的T检验并不显著,说明利率与储蓄存款增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储蓄增量与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利率每上升1%,储蓄存款总的增量平均减少990595.8万元;活期储蓄增量平均减少535579.3万元;定期储蓄增量平均减少455016.4万元。利率对活期储蓄的影响要比对定期储蓄的影响大。
3.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得出下述结论:
(1)从第一个模型与第二个模型的对比可以看出,2001年到2010年,利率与储蓄存款余额存在微弱的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储蓄存款的增量存在微弱的负相关的关系。此外还可从拟合优度的明显提升看出,利率变动对储蓄存款增量的解释程度比对储蓄存款存量的解释程度高些。
(2)从结构上看,2001年到2010年,利率对储蓄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以上两个模型都证明利率变动对活期储蓄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而对定期储蓄的影响相对弱些。从利率对储蓄增量的影响方面看,利率每上升1%,储蓄存款总的增量平均减少990595.8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增量平均减少535579.3万元;定期储蓄增量平均减少455016.4万元,活期储蓄增量平均减少的是定期储蓄平均减少的117.7%。由此可以看出,活期储蓄存款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定期储蓄存款。(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
[2]汪小亚,卜永祥,徐燕.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6).
[3]赵尚梅.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敏感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10).
[4]贺书平.对我国居民储蓄利率弹性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6).
[5]张建华,孙学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4).
[6]钱建锋,张启文.浅析我国利率调整对储蓄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