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课改东风,创高效课堂
2013-04-29丁慧
丁慧
为了领悟新课改理念,我积极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认真聆听各类讲座,我先后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高效课堂教师课改手册》等优秀的课改论著,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我的课改课堂初具雏形,课堂教学效率也不断提升。现将我粗浅的做法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课改的新理念让我跨过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堵墙,使我彻底改变了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关注一节课的知识点是否能讲完。
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前提供导学案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学案提示的问题,课前自己独立梳理教材,积累知识;课堂上交流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要求学生养成如下习惯上:
1.课前拿到教学案后,快速阅读学习目标,进入自学环节,自学时不准讨论,必须自己收集整理知识信息,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出示的问题。
2.对班级学生提前分组,选定组长。在合作讨论环节,学生必须在组内有序地讨论,组长进行观点收集,整理后在组内选派代表发言。
这一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学生暴露出不会的地方,加以启发。而不是只让学生展示学会学好的地方。这样,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才不会模糊,课堂才不会走向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有效性并不强的误区。
3.在某一同学展示时,全班其它同学都要学会聆听,尊重发言的同学,及时给出掌声或质疑,不能一副与已无关的样子或者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而不乱”。
三、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联系他们的生活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例如:上《词语万花筒——新词新语》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且由欣赏网络热歌——王璘的《伤不起》后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新词语入手导入,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经常采用课前讲成语故事、学生上台针对国际国内以及校内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发表评论等形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不吝赞美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才是学习的动力。我在课堂上从来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你不仅有丰富的积累,而且能对知识进行恰当的迁移运用,你太棒了!”;“你是一个思辨能力很强的女(男)孩,真不错!”;“你的分析深入透彻,而且言简意赅,很不简单!”;“你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学生!”;“勇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你的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在我的赞美和鼓励声中,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愉悦、充满了自信……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探索的热情高涨了,学习的欲望更强烈了!
尽管新课改困难重重,但它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让我与时俱进,在课改中成长。多年来,我持之以恒地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先后已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工作中我多次在校内承担研讨课、观摩课,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我设计的课堂《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四步法》、《词语万花筒——新词新语》为全县课例库的成功建设提供了课堂教学范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艰辛曲折的课改道路上,我将上下而求索,与之共成长。我将继续乘着课改的东风,努力创设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