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建构下的并蒂花
2013-04-29李芳
李芳
“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这是王敏勤教授说过的话。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要上出精彩的语文课,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我认为要想处理好这对矛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预设之中有生成
在上课之前我们不可能将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如此细密周详,不可能都“预设到”,就是预设到也不能说就有十足的把握把课上好。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与“生成潜能”的人,总会有“预设中的生成”。因此,我们不能选择沉默,索性让学生尽情发挥,应该做好一个促进者与引导者,积极而有效地进行调控。因为在这种“尽情发挥”中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了,又有多少学生游离于局外而被别人操纵着成为“思维的漫游者”。因此,我们承认“预设中有生成”,但面对生成我们考虑的不是“怕与不怕”失控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调控,使学生不偏离文本;如何智慧地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
二、生成之中有预设
也许有的教师会不以为然,“课堂是生成性的,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我们如何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如何能预设到他们的回答呢?”此言差矣!我们虽然无法预设到一切,但可以尽可能多的预设一切,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控没有把握的课堂,才能使课堂上出现更多精彩的生成,才能灵活地抓住这些生成,让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迸射出来。也就是说在“充分准备”中,“已经预设”了的“生成”是“可以把握”的,而没有充分准备,即在“预设之外的生成”就是无法控制与把握的。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所谓无法把握的预设之外的生成果真是在“预设之外”的吗?我认为不全是。很多时候是我们在预设时根本不曾去想过。我们在预设时,往往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考虑得十分细腻:师怎么问,生怎么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何时出示图片等。殊不知在这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我们教师不妨换位思考:首先多问几个“为什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疑难。其次多假设几个“如果”,回归教师角色,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做出假设,反复思量:“如果我问这个问题,孩子们可能会怎么回答”,“要是他们这样回答,我该如何应付”等等问题。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间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如《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生:万物离不开水的哺育。比如草需要水,人需要水,但水从不求回报。这就像真君子的德行。
师:说得真好!的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奔流不息的水是她甘甜的乳汁。水,哺育着桃花,桃花——(红了)
师:哺育着柳树——(柳树绿了)
师:哺育着小草——(小草青了)
生:哺育着庄稼,庄稼丰收了。
生:哺育着牛羊,牛羊壮了。
生:哺育着每个人,人就长大了。
师:是啊,水,哺育着植物,哺育着动物,哺育着人类。可以说,水哺育着一切生灵。母亲,是无私的;真君子,是无私的;水,也是无私的。无私,不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吗?难怪,孔子会自然地联想道真君子的这种品质——(有德行!)
在课堂上,教师敏锐地捕捉道“万物离不开水的哺育。”这一有效的生成资源,巧妙追问,并顺学而导:先充分挖掘课文蕴含的语言元素,由文中关于春色的两个成语——“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因势利导,再有机联通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举例练说。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生成出了“哺育一切生灵”的丰富内涵,学生对水所具有的如真君子般有德行的特点的感悟便水到渠成。
三、超越预设,变奏生成
在现实的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示出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教学时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新目标。这样做,或许会打乱教学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便不期而遇。记得我曾借班上的一节识字课。预设目标是学会11个生字。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我注意了孩子们学习所呈现的状态,发现学生识字能力相对薄弱,于是果断地减去了预设目标的量,只需要学会7个生字,教学重点落在如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识字能力和水平上,努力使学生产生识字的愿望、情感、态度。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而到了我们班级上这一节课,学生很快学会了12个生字,于是我随机补充了2个会意字的教学,由于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意外收获。
面对“意外”,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有的情怀。对学情的尊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
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生成,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只有这样,动态生成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亮丽风景,课堂才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