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示范教学
2013-04-29吴薇
吴薇
美术课属于技能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要使用示范教学。教学中的示范原本是想尽快教会学生绘画的方法和技能,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示范”往往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学生不再仔细思考他们要画的对象,而是一再的模仿并且重复教师的示范过程。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失去了探究学习和创作的主动性。尽管教学中我们也要求学生不要画得和老师一样,但他们的作品始终受到教师示范作用的影响,最后的学生作品雷同的占到多数。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美术课是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这使得学生失去了各种发展的机会,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
综上所述,是不是就该摒弃美术教学中的示范教学呢?我觉得大可不必,示范是可取的,适当的示范是必要的。只要把握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个阶梯,孩子们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越爬越高,拓展更多释放自己的空间。那美术课堂上的示范教学到底该怎样进行呢?
一、善用局部示范
美术教材中每一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总有相应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将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示范出来,以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局部示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关注新的技能与知识点。其余的画面元素如构图形式、色彩选择、背景处理等等,就让学生展示想象、自主发挥。如:三年级第六册第十四课《吃虫草》一课中,针对猪笼草独特的结构(连接捕虫袋的枝条从叶片顶端长出),我在黑板上将叶片适当画大,然后边画边用语言向学生形容猪笼草的捕虫袋的形状仿佛一个带盖的小瓶子。在这样直观而形象的示范过程中,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主动观察,积极的、投入的完成作品。
二、巧用动作示范
每个学生的美术创作都是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并结合手脑协同动作后的重新组合。教材中的内容常常会涉及到画人,而人的动作又是复杂多样的,那么,请学生互找同伴、交换演示各种动作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了。比如在画人物侧面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同桌,看看五官画在哪里,头发如何表现等等。如在一年级第二册第十三课《下雨了》一课中,正面人物的五官及身体学生已经掌握,但怎样让学生掌握撑伞时手臂、手指与伞柄三者的相互关联呢?我请了一个学生手撑雨伞站在前面,然后引导他们观察该学生手臂的适度向内弯曲、四指并排握住伞柄的状态,在我的语言提示下,学生对撑伞的样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创作过程中的难点被轻松解决。
三、重视合作示范
合作示范是师生合作示范创作的过程,此示范法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拉近了他们的实际操作与想象创作的距离。再者教师示范时,巧妙的构图、流畅的线条使孩子们由衷的羡慕,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又让学生体验了合作的成功,为自己单独创作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创作的基石。在合作示范中,也有几种形式可灵活运用。
1.教师先画,学生再画。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二年级第四册第二课《绘画游戏》一课中,我先在黑板上用线条随意绕画出很多大小不同的形状,然后启发学生:每一个形状像什么?转换角度后又像什么?然后请学生通过添加将其变成生活中的一件物品。鼓励有个性的孩子,不限制他们的才能发挥。作品完成的非常好,有的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学生自己也得到了满足。
2.学生先画,教师后画。在教授二年级第四册第五课《茂密的花》一课中,我先请了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每人画一朵自己喜欢的大大的花。由于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花的世界》这一课,所以对于单枝花的表现都掌握的不错。学生画完后,我顺势引导:什么是“茂密”?怎样能画出茂密的感觉?学生回答:有很多花画在一起,有的花在后面被挡住了……我在学生画的花与花之间添画出后面的花,刻意表示出被遮挡后露出的半朵花、半片叶子。在添画过程中,学生比较直观的理解了“前后遮挡”的关系,也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
3.作业创作中的再示范。课上的讲授和示范很重要,作业的辅导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构图、造型、比例、涂色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再修改示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一些绘画技巧的掌握。使所有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兼顾和协调发展。
不管是哪种示范,关键看教师示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示范,只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视角,他们就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的面。当然偶尔的全面示范也是可以的,它会让学生惊呼不已,也会让他们从此更喜欢和崇拜你,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简洁、明了,目标明确,富有实效的示范是美术课堂亮丽的风景。它可以展示教师独具智慧的专业学识,而巧妙的教学示范是美术课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