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志愿者》编辑手记

2013-04-29何军民

出版广角 2013年6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赛会选题

何军民

《中国志愿者》能够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基石,帮助中国志愿者和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走得更稳定、更长远。

21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首次承办世界最大型的体育赛事——北京奥运会,举办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等事件,这其中有令人自豪并感动的,也有令人唏嘘并痛心的。当我们回顾这些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是关注到这些大型事件中的核心人和物。例如,对于北京奥运会,大部分的人注意到的是金牌获得者;对于汶川大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受灾的民众。当然,我们绝对不是说金牌获得者和灾民不应该被关注。然而,当我们深入挖掘这些大型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吃惊地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们总是忽视了对活跃在这些大型事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群体的关注,他们就是各种类型的志愿者。

敏锐嗅觉,发现市场

当我在2012年初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而准备策划一个重大选题的时候,我的第一个举动是全面梳理一下最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对这些重大事件进行表现的图书。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很沮丧地发现,对于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中重要人物进行表现的图书真是汗牛充栋,无论是集中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还是集中于一系列事件和一系列人物的,都有很多优秀的图书,其中很多品质很高。显然,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本身进行表现,这样的传统思路留给我的创意空间实在有限。于是,我尝试“曲线救国”——既然直接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路子行不通,那么,与这些重大事件有关而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人物或者人物群体有没有呢?比如说,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冠军无疑享有崇高的荣耀,关注的目光自然很多。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不仅需要广大运动员参与,也需要广大教练员和媒体记者参与,还需要赛会组织者协调。可是我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赛会组织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或图书难以统计。偶然的机遇,我发现有一个群体作用重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数以万计的赛会志愿者。赛会各方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了广大赛会志愿者的服务,然而对于他们的关注却非常有限。顺着这样的思路延展开来,我又发现不仅是在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中广大志愿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其他大型事件如上海世博会和汶川大地震中,广大志愿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我总结了一下,中国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志愿服务的书,几乎无一例外集中于志愿服务的技术层面,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本身全景式表现的图书还没有出现。从影视作品来看,虽然出现过名为《中国志愿者》的纪录片,但是这部影片仅仅选取了有限的几名志愿者,既不够全面,也不够充分。有了这些充分的市场调查,我意识到“中国志愿者”这个选题无疑是一个金矿,值得好好打磨。

论证选题,凸显价值

为了进一步理解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我恶补了关于志愿者活动发展的历史。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志愿活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 多年。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 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在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进行服务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天津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最近几年,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我觉得,从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来理解,中国志愿者和中国志愿活动就有了全球性和历史性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事件,也不是一群人的心血来潮,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成员的自觉之举。中国志愿者及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实质性地促进了众多大型社会事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更推动了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近年来日益重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在谈到“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时说:“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抓手,作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兴起践行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潮,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过了市场调研和选题论证,“中国志愿者”这个选题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一方面,它是对来自社会基层的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社会群体的表现,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这个选题因此既具有深厚而广泛的民间性,同时又有着无可置疑的主流性,它无疑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沟通社会各个阶层的优质平台。认识到这个选题的这种价值之后,我对它的顺利实施就充满了信心。

找对作者,成功策划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个图书选题来说,前期的策划对于选题的成功至关重要。发现了“中国志愿者”这个亮点及其价值,接下来选择作者、确定写作计划就非常顺利了。

为保证这个选题的如期实现,我邀请有过多次重大题材创作经验的江苏作家裔兆宏先生担任本书的作者。裔老师创作过《中国式世界冠军》《青春无悔》《中国驱动》等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曾获得过江苏省报告文学奖,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和强大创作实力的纪实文学作家。我和裔老师此前素不相识,但是这个选题把我们联系起来,并成为好朋友。当我向裔老师介绍了这个选题的策划经过以后,裔老师非常兴奋,他二话不说就答应接受创作任务,并一再催促我尽快到南京面谈作品创作事宜。经过反复商谈,裔老师和我初步定下了《中国志愿者》的创作基调:一是要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志愿者和中国志愿活动的发展,使作品具有史诗性;二是要深入志愿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志愿者们从事志愿活动的“情之所至,理所必然”,从而使作品具有可信性;三是要重点表现志愿者们的高尚和感人,但对于志愿者们在从事志愿活动所遇到的挫折和内心的苦恼,也要进行适当的表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国人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项崇高的事业,为这项事业的长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最后的成书来看,作品很好地贯彻了这样三个基本原则。

从世界范围来看,志愿服务事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是比较长的。但就中国的情况来看,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还是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还没有完全被很多社会成员所接受和理解。我希望,《中国志愿者》能够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基石,帮助中国志愿者和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走得更稳定、更长远。

(作者单位: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赛会选题
赛会制视角下中超联赛不同水平球队位置球员跑动表现分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周重大事件
鸟的赛会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军事志续修中有关重大事件记述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