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北京带来岭南文化的广东会馆(二)
2013-04-29张卫东
张卫东
广东会馆传来粤菜体系
明清以来北京没有什么正规菜系,所谓满汉全席是人们口头上的称谓,但鲁、粤却是京城较早形成的菜系。后来才出现山西、福州、贵州、河南、江苏、浙江、四川等不同风格,这便有了鲁菜、粤菜、苏(淮扬)菜、川菜等四大菜系。晚清以来的北京又出现了回民清真菜,还有西番菜以及日本菜。但是,广东粤菜的确是较早扎根北京的菜系,而且还有三四种不同风格。基本是以广州菜为正宗,其次是潮州菜与客家菜等,但最著名的当属清末发展起来的“谭家菜”。
清代,广东人在北京开设的饭庄并不多,但是如果想吃粤菜最好的去处是会馆。因会馆是公产,所以还没有准营业的那种形式,只是仕宦之间的往来聚会式品尝,谭家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出来的。
谭家菜的第一代创始人谭宗浚,他是广东南海县人,在京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改督学四川,还曾任江南副考官。在京期间曾把广东经典菜肴加工提高,聘请名厨在自家烹制美味酬宾,经官宦仕夫等传播谭家能做上好的广东菜后,使得谭宗浚在京声名大噪。其子谭琢青亦有乃父风范,最爱研究家乡美味珍馐,因北京四季环境以及饮食习惯,故将广东菜肴与宫廷菜风格协调统一,成为北京最富有特色的粤菜代表。
宣统元年(1909),在外游宦的谭宗浚病逝后,其子谭琢青返京,因无生计遂与三妾赵荔凤租赁南海会馆开设家宴。因是官宦出身,从来没有正式对外营业,这反而使一些不愿抛头露面的官宦人家接受这种形式,所以谭家菜在社会名流的人群中地位很高。这时的谭家菜具有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四大特点,它不仅有古典粤菜风格,且竭力追求原汁原味、中正平和的文化内涵。经过谭琢青夫妇的不断发展,使他家的特色菜品将近三百种,特别是发制干海味和燕菜最为著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粤菜多是海味,而北京又地处半内陆地区,没有新鲜的南海珍馐,这就不得不制作干海味。据《清稗类钞》载:“闽粤人之饮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汤,粤人又好啖生物,不求上进火候之深也。”所以,广东粤菜传到北京是没有办法依照原来烹饪方式制作的,经谭家研究后却因地制宜地改变制作流程,这样还可以保留经典粤菜的高贵风味。
谭家菜的口味没有绝对的咸或甜,多是以咸来提味,以甜来提鲜。这种口味对于客居北京士大夫阶级极为适合,如果要是一般的普通劳动阶级恐怕就不好接受了。因是提前预订方式,所以谭家菜不似普通饭庄的爆炒出锅的那种快速烹制。多是以烧、烩、焖、蒸、扒、煎、焅等方式,这里的厨子也不作抖勺、翻勺等炒菜动作,几乎完全是古法烹饪。
“谭家菜”泡发干海货从来不用火碱等辅助,干鱼翅等都是不惜浪费时间用温开水泡发,鱼翅以及干山珍等必用“高汤”煨透。高汤用放养老母鸡和整鸭、干贝、火腿等按比例下锅用文火煮两天,待溶于汤后再过细箩筛出浓汤。把发好的鱼翅放在汤中,用文火焅上一整天,整个鱼翅烹制过程还须三两天才算告成。这种汁浓味厚的鱼翅柔软濡滑,口感是用语言不能表达的鲜美。
干发燕窝也是用温开水浸泡半天,然后再用凉水冲漂,并把杂质以及燕毛去掉。泡发好后的燕窝放在汤碗里加满鸡汤,蒸制少半个时辰后,取出分装在汤盅内。以鸡、鸭、肘子、干贝、火腿等制成清汤,佐以料酒、白糖、盐、火腿丝等上桌。此种烹制方法能使燕窝软滑却又不会散掉,口感是其他菜不能比拟的感觉。
谭琢青夫妇在南海会馆的北院居住,这里环境幽雅陈设讲究。谭家菜因出身宦门而碍于面子没有挂招牌营业,所以这里的厨师也从不应“外会”或外卖,无论权势再大的官宦设宴也要屈尊到此。而谭氏还是以老爷自居,自然也不会下厨房做菜,只是监督指导而已。无论哪家设宴必须有谭家主人一个席位,谭琢青不时地品尝后,再向来宾介绍如何用餐。这也是因为谭家的餐具与众不同,除了瓷器外,还有一些金银餐具,当时用宴还要讲究一定的礼仪。
民国三十二年(1943),谭瑑青去世后,依然由赵荔凤掌管经营,但民国三十五年(1946),赵荔凤也不幸辞世。其女谭令柔继续主持,因此时战乱频繁官僚更替,谭家已没有心思经营下去,不久谭令柔便参加工作。谭家的厨子们迁出南海会馆在果子巷独立经营“谭家菜”,以彭长海负责红案,崔鸣鹤负责冷荤,吴秀全负责白案,而成为真正的对外营业的饭馆。1954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等参加公私合营,与西单的著名粤菜馆“恩承居”合并。1957年,因西单商场扩建又与曲园酒楼合并。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安排,“谭家菜”在北京饭店西七楼落户。
老北京的粤菜馆多数是经广东会馆传来的,与谭家菜合并的恩承居也是老式广东粤菜馆。当年这里是广东籍官员以及绅士们经常聚会的场所,招牌菜是鸡茸玉米、伊府面等。当今的粤菜、潮州菜、客家菜等风味则是新派,为北京的饮食文化又增添了几分岭南风韵。
从会馆中流行起来的香云纱
旧时,北京人在夏季最喜用来自广东的香云纱做衣服,这种时尚应是在广东会馆中兴起。香云纱流行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却是因它是一种无论贫富贵贱都受青睐的绸料。讲究的从款式和领口的装饰上还是能够看出质感,但普通平民自有他们简洁样式以及洗涤方便的优势,在北京这种绸料是没有阶级的平和丝织品。
据说香云纱远在明代就世界闻名,还曾经大规模出口到外洋各国。在北京的绸布店里,除了苏杭丝绸就是广东的香云纱最具特色,瑞蚨祥、谦祥益等老字号每年都从广州大批进货。后来的香云纱基本就是广州绸布行业的代表作品,当时北京人到广州,除了买些干桂圆、洋桃以及火腿、月饼等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买一匹广州的香云纱。
一般的北京人都不知香云纱的原产地是广东顺德,只有在会馆居住的老广东才晓得。清代以来,顺德会馆在北京共有四所,顺德邑馆在海柏胡同,顺德西馆在永光寺西街,顺德南馆在菜市口胡同,顺德新馆在天景胡同。一个小县为何竟有这么大规模的会馆呢?这不仅是顺德人杰地灵,在经济上多是仰仗那块不易褪色的香云纱。
顺德的香云纱制作精良与这里的环境有重要关系,首先是这里的天然植物染料“薯莨”。这种染料原是当地渔民用来染渔网的,这样染的渔网结实耐用而且不容易破,使用多年后依然不会褪色。因此纺织工匠便以“薯莨”来染丝绸,这样才制造出精美的香云纱。
染制香云纱的工艺很复杂,丝绸要经过三四十次的浸染。每次浸染后都要拿到烈日下暴晒,然后再循环浸染晾晒。这样才能使“薯莨”汁浸透丝绸,染制后的面料才能色泽晶莹。一般是在天亮前将面料覆盖到顺德河边的淤泥上,染制后的面料经过淤泥侵蚀形成正反两种颜色。具有铁矿物质的淤泥与用薯莨汁染过的面料发生化学变化,使覆盖在淤泥的一面成为棕黑光亮的正面,而上面则是浅茶色的反面。用古法制作一匹香云纱,一般是一周或半个月。
关于香云纱的名字还有个缘由,据说是穿着这种面料制作的衣服走路时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而后便美化为“香云纱”。在北京香云纱还有一个简单的称谓叫“焅纱”,丝绸店的招牌有时也随便写成“靠纱”。叫“焅纱”是因为它的颜色在烈日下看着很有火气,如同一件黑亮的皮革制品。至于“靠纱”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应该是北京人自然的讹错习惯。
当时北京的平民也很喜欢穿香云纱,不仅用水洗后一抖即干,而且还不会起褶子。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衣服在伏天穿也不会沾身,不但透气通风而且还很凉快。
通过广东顺德这个小县在北京设立的四个会馆就可以看出,几百年来的“香云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影响着北京乃至世界。
(作者系国家一级昆曲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