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行,俭以养德
2013-04-29唐加文
唐加文
最近,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的话如一剂重锤,直击肺腑。
面对中央电视台这一最权威的官方新闻机构,袁老坦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当前,如若使水稻亩产提高5斤,甚至10斤,都是异常艰难的事情。”然而,我国粮食产量已现隐忧的现状,似乎并没有牵动国人的神经。相反,“舌尖上的浪费”却无处不在。似乎浪费粮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时尚”。
而有别于西方的圆桌餐,中国人的宴客习惯,请客者极尽地主之宜,以表明好客之情,做好上下沟通为出发点,迎来送往极竞豪奢;受用者遵循餐桌礼仪,每菜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些表面看虽无伤大雅,但“剩宴”却被十足的促成,完全淡忘了老祖宗留下的“节俭”作风。这种宝贵品格的遭遇冷落和束之高阁,相继而来的是肆无忌惮的剩饭,似乎弃食已是理所当然。
来看《舌尖上的浪费》节目中播报的一组数字: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鱼肉常食会导致“鱼生火,肉生痰”,增加脾胃运化负担;中国的饮食文化着重强调了“食少而淡”,注重饮食的环境,讲究饮食的心情,遵循因天时序,身心自然达到和合的境界,才称之为健康的饮食规则。
从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量力而行,追求节俭,是为己负责。“俭”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为“俭省”之意,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适逢节日,亲朋好友聚会,其意也融,其情也切,推杯换盏,“奢侈”一把,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凡事要有节有度,千万不可放纵。不珍惜资源,铺张浪费,原因不外乎有如下三种:一是“死要面子”。作为东道主,就不能不注意面子了,即使吃不了也不能安排不好,否则就会被人视为小气,只好忍痛割爱,宁舍票子也不丢面子;二是“显摆斗富”。这类人热衷讲排场比阔气,喜欢摆谱显身份,他们甚至认为,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已成为不合时宜的“老土”的象征,因而相互攀比,花钱如纸;三是“满不在乎”。这些人大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认为小打小闹的浪费无所谓。“吃不完就倒掉,别勉强自己”已成为许多年轻父母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成为一种潜在的误导。
唐太宗《百字箴言》中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不过,一些人大手大脚的日子过惯了,谁也不认为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践踏,更没有考虑到那些依然在土里“刨”食的人们的艰辛。白银如土,金如铁,该出手时就出手,全无节约意识。相比之下,很多国家的消费方式却值得我们深思。法国大餐闻名世界,但法国人就餐时,每次点菜几乎都是刚刚合适,不会剩多少。在新加坡,餐后打包并不“丢份儿”,“吃不了兜着走”是有素质、有教养的表现。日本人从不剩饭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每当孩子们吃不完自己盘子里的饭菜时,会受到父母的呵斥。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事实上,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改革开放使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本。无论是平时还是过节,都要以俭行事,钱要省着花,可花可不花的钱就不要花,自觉把节俭落实到方方面面。要知道,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再小的数用13亿相乘,就大得惊人。
我们要明确当今讲节俭,其意义已经不只是物质上的节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