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2013-04-29田健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滨海新区应用型

田健

摘 要: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应用研究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新农村的实际需求。我们要把握好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为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滨海新区 应用型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也取得很大进展。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期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中,我们都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三农”的发展问题。解决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根本和关键还在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天津农业教育的实际,加强农业类应用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界定及其结构

1.1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界定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基础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和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三个层次。[1]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应用研究型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2]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应用研究型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结构

一是知识结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要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英语、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和时事政治、政策法律等人文知识;也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二是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

三是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养、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包括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

四是人格结构。主要包括精神方面(包括探索冒险精神、求异精神)和人格方面(包括自立与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滨海新区以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为重点,以强街强镇为抓手,加快以城带乡和工业反哺农业进程,率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3]为了能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结构和布局,使农业加速向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向型方向转变,实现“一街一品牌,一镇一特色”,实施产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发展战略,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就需要大量的农业农村人才,而这些人才一定具备精深的知识、和谐的能力、全面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也就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3 实施农业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3.1 构架体系:多层教育有效衔接、多重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

以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为依据,对天津高等农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科学地构架。目前,服务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种类(培养层次)大致包括:应用研究人才(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和高水平本科生)、技术推广及管理人才(主要是本科生)两大类。

因此,适应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系统化构建的理念,以建设全员性、终身化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主动适应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滨海新区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学生或学员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农业相关教育机构,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面授与远程函授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辅导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实现多层教育有效衔接、多重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系。

3.2 创新模式:因材施教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一直作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先进育人思想,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方式。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的定位、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从人才培养的计划、方式、途径等方面实行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根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德江.关于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1(3):24-26.

[2] 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15.

[3] 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http://www.bh.gov.cn/html/BHXQZWW/FZGH22148/2011-11-28/Detail_522486.html.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滨海新区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