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
2013-04-29王林毅马振峰
王林毅 马振峰
“以人为本”教育观是21世纪高等教育一个凸显的特征。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发现人的价值,彰显人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实质就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主体精神的、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人为本”教育观打破了传统教学单纯追求的社会本位目标,忽视了人的教育、人的发展这一目标。纵观以往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对人发展的追求,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而“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了社会本位目标责任制与学生本位目标责任制的统一。社会本位目标要求教学必须以社会为价值主体,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学生本位目标要求教学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强调学生的个体性,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充分发挥人的内在的积极性,把生命价值的体现放在第一位。可见,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在注重社会价值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情感、意志等心理学方面的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文化修养等人文素质方面的目标,将育知、育心、育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以及如何做人的长远目标。也就是说,应该把近期功效的教学目标与长远功效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教育观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发展性
“以人为本”教育观突破了将教学过程视为知识、技能的“授———受”的固有的局限的接受方式,强调要把教学过程看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进而发展成为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不是师生两个独立单一的联系过程,而是教师、学生、物品(仪器、设备、实验、设计、实习等)三者不断科学合理地发挥与构建的过程,更是师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一种创造性培养的过程,既知识再生成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知识获取的途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获取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只考虑狭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一系列课程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材,还要实现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专业性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技术能力,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积极塑造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为本”教育观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教育观突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视为学生接受“真理”而非发现“真理”的过程,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容器”的观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观。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教育观极为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自觉能动性上,通过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不断地完善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实用需要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与掌握技能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从重视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主,转向以学生认识教材、掌握教材的实用性为主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而不再是教师的纯粹的“传授组织”教材,“指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还要从理论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设计上来,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过去那种单一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转向开放的、多样化、灵活化、实用化、人格化的教学模式的方向转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以人为本”教育观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法”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突破了以教代学或以学代教的片面性,更加着眼于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实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它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积极探求学生理解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探索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为主的方法体系与观念转向在教师指导下、启发下的导法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的教学策略。在方法运用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教师“学”和“练”转向学生“自主学与练”为主;变“吸收———消化———储存”的学习方法为“吸收———消化———储存”与“探求———转化———创造”并重的学习方法;由过去的单一的“育知”为主的方法,转向“育知”与“动手”、“创造”相结合,并逐步扩展向“育知、育德、育心、育人”为一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和手段向促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且能够充分发展的方向迈进,特别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与不同的需要,塑造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创造型”四型统一的人才,确保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异发展相结合。在注重教法的同时,更强调教法要更好的为学法服务。
五“以人为本”教育观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办学理念其实质是,高职院校要在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关键作用。它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正确认识教师的价值,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是贯彻学校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的主导者,是文化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更是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尤其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来说,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中专转移过来的,年轻教师又没有经过岗位培训,缺少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依靠教师,尊重、理解、信任、关心、支持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用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去培训广大的教师,从而推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改革。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之中,而应该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并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发展空间。
六“以人为本”教育观要求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人文性”
现代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人文性”,强调把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校的教学评价理应该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对我们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改变一往对学生评价的错误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作为对学生评价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以人为本”教育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实体和学生一时的行为表现给予终究的评价,而是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整体之中来理解,从多角度、多层次、加以评价。不能仅看学生的一时文化成绩这一表面现象,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整个学习过程来分析研究,从而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并能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的发展潜能,促进自我发展与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育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济良.人文教育理念与教育灵魂的重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
[3]许东黎.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以人为本[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4).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