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僻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2013-04-29彭西薇宁春媛
彭西薇 宁春媛
关键词:口僻;治疗;辨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70-02
口僻,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又称为“面瘫”、“口眼涡斜”。历代文献中认为本病多为感受风邪或感受风寒、风热之邪致阳明经络阻滞导致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春秋季节多见,该病起病突然,多在睡醒后一侧面部出现瘫痪、麻木、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和鼓腮,闭目露睛,泪液外溢或伴有畏光,耳周疼痛,口中不知食味等。本科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对60例口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施予辨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收住的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在12岁~75岁之间,平均住院天数13 d。病程最长半年,最短3 d,平均为1个月。证型分布:风寒袭络证30例,风热袭络证15例,风痰阻络证9例,气虚血瘀证4例,气血两虚证2例。患者多有外感风寒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肌电图检查有神经电图改变。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以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为主。如地塞米松加入甘露醇静滴脱水以减轻水肿;甲钴胺注射液静推,维生素B1、加兰他敏肌肉注射以营养神经,口服无环鸟苷以抗病毒。
2.2 中医治疗
2.2.1 中成药治疗 静滴灯盏注射液花素注射液等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
2.2.2 针灸治疗 发病1周后可配合针灸治疗,初期采用补法,后期采用平补平泻法,并根据症状选穴。肢体可选双侧合谷、阴陵泉、足三里、外关,用28~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快速刺入皮肤,以捻转手法为主,留针20 min,并加艾条雀啄灸,每穴2 min。头面部取穴耳垂下、太阳、迎香、风池、颊车透地仓、阳白,如不能抬眉者加攒竹,乳突疼痛加翳凡、人中,鼻唇沟歪斜加水沟、承浆。选用1寸毫针刺入皮肤后用多功能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处,距离30 cm,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休息2~3 d后再行下1疗程,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2.2.3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饮水外漏者可用吸管多次频服,并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中药治疗:风寒袭络证治以祛风散寒、和风通络,给予荆防败毒散。风热袭络治以祛风清热、活血通络,给予大秦苏汤加减。风痰阻络治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给予牵正散加味。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痉,选用补阳还五汤。
3 辨证护理
辨证护理是中医护理的显著特色,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病因、病机、病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
3.1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表现在面部,影响观瞻、进食、谈吐和睡眠。患者常因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口眼歪斜、面容变丑羞于见人,而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等负面情绪,还担心预后留下后遗症而充满苦恼,有的患者还误将本病与脑卒中混为一谈。所以,应向患者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向患者讲解本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预后以及与脑卒中的区别,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性格外向、易激动者告知患者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坚持治疗,面部的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对性格内向、忧郁的患者要多讲解医学常识,并解释该病与类似疾病的区别,缓解其担忧。对有依赖心理的患者应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早日进行康复训练。
3.2 功能康复训练 口僻患者治则多以祛风、养血、化痰、活血通络为主,在中西医药物治疗及针刺疗法的同时应及时进
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面肌痉挛及面肌联合运动障碍。可指导患者坐在镜子前进行患侧表情肌训练,做皱眉闭目、吹口哨、示齿、鼓腮、挤鼻、吸吮、翘口角、开口笑、牵拉下颌等动作,无力的肌肉可用手指帮助练习。肌力达Ⅰ~Ⅲ级时做主动练习,肌力Ⅲ级可用手指施加阻力,训练要有节奏,每个动作做20~30次,每天进行2~3次,1周为1个疗程。
3.3 饮食调护 口僻患者因面神经麻痹致咀嚼不便,进食量减少,造成潜在的营养失调,故应加强饮食调护,从少量食物开始,必要时帮助患者喂食,让患者逐渐掌握禁食的步骤,指导患者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细嚼慢咽,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合理调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忌辛辣、肥甘、干硬、粗糙食物,禁烟酒,多摄取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多食用粗粮、大枣、豆制品、瘦肉、牛奶以补充钙剂、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还可多食鳝、鳅之类以走窜通络、濡养经脉。并指导患者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洁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并做好口腔护理。
3.4 眼睛的保护 口僻患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要告诫患者降低用眼频率,少看书报、电视、电脑,外出时戴墨镜以减少光线刺激,同时用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滴眼,如氯霉素眼药水,睡前用红霉素眼膏涂眼并以无菌纱布覆盖或戴眼罩以保护角膜病注意手的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预防结膜炎。
3.5 对症护理 急性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面部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外出时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次感受风寒,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天气变化时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有咽部感染是及时治疗,服用激素时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观察有无副作用。急性期患者还可用中药湿热敷外用于面部,并配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面部,每日1~2次,每次20 min,恢复期可用鳝鱼血外敷患侧面部,每天1次,每次30 min,伴有失眠者可用镇静催眠药物,并辅以中药耳穴压籽以利睡眠。
4 体会
通过对60例口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护理,2~3个疗程后,56名患者病情完全好转,未遗留面部后遗症;4名患者由于伴随其他基础疾病,在后续2~3月的治疗及自我康复后好转,遗留较轻的后遗症,不影响日常生活、社交。
《诸病源侯论》说“风邪入手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使口涡斜,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现代医学认为,口僻为病毒感染,侵犯面神经核,致面部表情肌瘫痪。根据患者年龄、文化层次、个性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饮食调护,做好眼部护理,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做好对症护理,避免外邪再次侵入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减轻面神经水肿、抗炎、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针灸刺激俞穴以通调经络、平衡阴阳是治疗该病的保证。
本病若失治、误治,病程迁延日久,可出现“倒错现象”,并有肌肉跳动,面部牵板不舒等感觉,影响生活质量及美观,因此,该病应及早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而优质的护理是提高口僻患者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收稿日期: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