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2013-04-29方超君陈云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失眠综述针灸

方超君 陈云飞

摘 要:本文通过搜索2007年~2012年中英文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文献,系统阐述了目前针灸对于失眠的研究进展,列出针刺、电针、耳穴、腹针、头针、艾灸等方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针灸;失眠;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62-03

失眠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和早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等症状[1],严重者会有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甚至引起机动车事故伤害等社交、工作障碍[2]。我国香港地区调查显示成年人中失眠发病率为39.4%[3]。西医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素、抗焦虑抑郁药物等,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依赖性,反跳反应等。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本文选取2007年~2012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文献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治疗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多数研究者采用针刺联合疗法,有些研究者则采用单一疗法,或采用针法、或采用灸法,或采用其他单一疗法,其临床总有效率多在80%以上。现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归纳如下。

1.1 针刺疗法

1.1.1 从脑论治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从脑治神来治疗失眠,《医宗金鉴》中就指出:“头为诸阳之会,位居之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体。” 韩西荣等[4]的醒脑安神针法、刘晓娟[5]的健脑安神针法、姜翠花等[6]的镇静安神针法都是以脑神为主体,主穴采用百会、四神聪为主,并根据辨证论治进行配穴。于雪萍[7]采用清脑调神针刺法,体针针刺神门、三阴交、安眠、印堂、太阳为主,同时配合舌针,用针灸针在患者舌面横向及纵向轻滑几下,若舌下有瘀络,点刺金津、玉液,427例总有效率为100%。

1.1.2 从背俞穴论治 滑伯仁在《难经本义》中论述背腧穴说:“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背腧穴与五脏六腑的疾病都有联系,而五脏藏五神,调理五脏神治疗失眠,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张伟等[8]对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针刺五脏背腧穴。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分型,五脏腧中选取1~2个穴位为主,其余五脏俞实施补法或泻法。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方法,背腧穴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常规针刺组73.21%。刘琳[9]对心肾不交型失眠取五脏背腧穴(泻南补北)治疗。心腧行捻转泻法,肾腧行捻转补法,第1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8%,第2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7%,第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5%。说明随着疗程的延长,针刺背俞穴的临床疗效也随之提高。

1.1.3 从跷脉论治 中医经典认为睡眠与阴阳跷脉密切相关,照海通于阳跷脉,申脉通于阴跷脉,针刺申脉、照海可以调整阴阳,交通一身阴阳之气。通过检索资料,临床研究者在采用调整阴阳跷脉时,都采用泻申脉、补照海的方法。心脾两虚型加心腧、脾腧,心肾不交型加心腧、肾腧,肝郁化火型加太冲,行间,肝俞,痰热内扰型加丰隆、公孙。尹红博[10]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泻申脉组,补照海组,泻申脉补照海组和健康人组,观察4组多导睡眠图的变化。泻申脉组针刺双侧申脉,行捻转泻法;补照海组针刺双侧照海,行捻转补法;泻申脉照海组先补照海后泻申脉,方法同前。结果显示2穴配伍在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上均较单用穴位显著改善,且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说明通过补泻申脉照海可以抑阳补阴,从而调整阴阳跷脉的盛衰来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1.1.4 从肝论治 失眠患者常可伴有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病理症状。睡眠质量差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或加重患者心身症状,而心身症状的加重又可使睡眠质量更差,导致患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状态。肝主疏泄,调情志,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情志之调节与肝关系密切。从肝论治,使肝气疏发,精神调达,心身愉悦,则失眠难题迎刃而解。罗文政等[11]用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伴有抑郁障碍患者。试验组针刺神门、百会、印堂、合谷、太冲。对照组饭后口服曲唑酮,4周后针刺组愈显率为72.7%,西药组为46.8%(P<0.05)。杨佃会等[12]、张永乐等[13]均是在常规针刺百会、神门基础上,加用太冲以达到疏肝解郁调神之目的。

1.1.5 从时间论治 中医治病讲究“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针灸中的子午流注开穴法、灵龟八法等就是根据不同时间的能量来治疗疾病。目前临床对于时间疗法的文献报道还不是很多,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疗法:王磊等[14]根据多元时间法进行治疗。多元时间针刺组依据患者不同就诊时间开穴,依次按照三阴交、神门、腕骨、后溪、飞扬、申脉、照海、太溪、内关、外关、阳陵泉、足临泣、太冲、尺泽、列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相同穴位,但是不依据经脉顺序。治疗后多元时间针法组改善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优于普通针刺组。文建军等[15]试验组根据灵龟八法算出每日所开穴位,按申脉-后溪,照海-列缺,外关-足临泣,公孙-内关进行配穴。每日开穴1次,共取2穴或4穴(跨越两时辰时),双侧平补平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灵龟八法组总有效率为91.1%,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P>0.05)。

1.2 电针疗法 电针的不同参数:时间、频率、波形,其临床疗效也各不相同。肖晓玲等[16]比较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的效果。上午电针组于上午8~11点给予针刺,晚上针刺组于晚上8~9点给予治疗。均采用电针百会、神庭、头维、上印堂、神门、三阴交,相同波形以及留针时间。结果PSQI、睡眠率的改善晚上电针组优于上午电针组。晚上电针组能降低催眠药物的使用。蔡灵波等[17]比较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失眠的情况。将90例患者分为疏波组、密波组和疏密波组针刺血管疏缩区。治疗10次和20次后密波组PSQI改善优于疏波组和疏密波组,疏波组同疏密波组疗效相当。

1.3 耳穴疗法 通过检索文献,约有70%的文献报道了耳穴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约有30%的文献报道了单纯耳针治疗失眠。耳穴选用最多的穴位为神门、心、肾和皮质下。不同医家也会选用不同介质刺激耳穴。吴雪兰等[18]采用王不留行籽,胡建波[19]采用白芥子,向玉春[20]则用磁珠贴压,临床疗效都提示对失眠有效。

1.4 腹针疗法 临床上腹针疗法都是采用薄智云教授所创立的腹针疗法。其以神阙布气假说为基础,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微针体系。叶天申等[21]、李漾等[22],腹针治疗组主穴均取引气归元穴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辨证加减穴位。腹针组较对照组PSQI有显著改善。

1.5 头针疗法 黄琳娜等[23]采用陕西头皮针治疗失眠症患者。治疗组采用头皮针快速针刺伏像头、伏脏上焦、思维、信号、记忆等穴,用重压、震颤等手法使其得气。对照组采用每晚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

1.6 艾灸疗法 根据目前检索到的文献,单纯使用艾灸疗法治疗失眠的文献数量仅为4篇。百会穴是必用穴位。李滋平[24]研究发现艾灸百会对失眠症有增效作用。陈岩[25]根据高希言教授经验,对患者采用透灸百会穴,要让患者感到艾灸热量渗透或向远处传导即为有效。每天灸1次,15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张璞璘[26]比较艾灸不同部位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试验组取回旋灸百会、四神聪穴,对照组取双侧足三里穴,方法、疗程同试验组。3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表明双侧足三里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

2 其他疗法

2.1 刺血疗法 陈红等[27]对245例失眠患者采用壮医刺血疗法。取百会、风池、风府、背部近脊柱反应点放血2~3滴,中药对照组采用百合茯神汤加减;西药治疗组采用安定口服。壮医刺血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6.5%,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西药对照组为80.0%。

2.2 注射疗法 邹娴[28]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失眠患者。治疗组维生素B12下午4时注射双侧风池,对照组谷维素、溴咖合剂、舒乐安定联合服用。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

2.3 平衡火罐法 马桂敏等[29]试验组采用平衡火罐法。在背部俞穴寻找阳性反应点,用大号火罐在膀胱经上行闪罐30次,后直行走罐5~6次,旋转走罐3~4次,使背部出现潮红色,在阳性反应点摇罐10~15次,使其出痧,留罐5 min。用小号罐在安眠穴摇罐10~15次,后留罐5 min。以患者舒适为度。对照组服用安神定志汤加减。2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11%。

3 存在的问题

3.1 文献质量较低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许多研究者文献质量有如下问题:①未进行样本含量统计。多数国内作者都未对样本量进行统计,或者未在文献中标明。②随机对照不完全。有些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只选用单一治疗方法,无对照组,因而可能会夸大疗效。多数文献报道中提到“随机”,但并未具体描述使用何种方式进行随机。③无分配隐藏及盲法。目前国内多数研究者对于分配隐藏和盲法还较为陌生,文献中几乎较少看到分配隐藏和盲法。调查显示,不实施或不充分实施隐蔽分组会夸大结果42%以上[30]。④对于针灸失眠的远期疗效重视不够。多数研究者注意了针灸的近期疗效(1~4周),对于失眠的远期效果,即反弹率未进行观察。

3.2 机制研究匮乏 目前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集中于临床试验,侧重点在于其有效性。对于其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章较少见诸于报道。仅目前所知的研究来看,神经递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以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但针刺刺激这些神经递质所形成的的通路并未完全证实。

3.3 经典认识不足 针灸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古代针灸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来筛选最有效、最合理、最安全的方法提供给患者。但是如今医家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经典内涵还未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目前尚停留在“卫气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矣”和“脑为元神之府”理论上。但是细化下去,却没有扎实的经典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刘立公[31]的研究指出,经典文献治疗失眠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太平圣惠方》载:讠 意讠 喜主“劳损虚乏,不得睡”,但是临床试验却缺乏相关研究。

4 对策与展望

综上所述,首先国内目前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实验操作很多都是不规范,不符合国际标准,这对于全球了解针灸是否有效的可信性打上了折扣。而国外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实验报道都是基于随机对照研究实验,我国的研究者应该和全球接轨,临床实验应该根据CONSORT声明来执行。同时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实验报道应该遵从STRICTA原则,从针灸的穴位、深度、得气、留针时间、针法、针灸类型以及医师的经验背景各方面去论证实验,而不是单凭主观经验来影响实验结果,这样实验的结果才会具有说服力。

其次,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应多方面的使用各项先进技术来观察针灸对于失眠的机制研究,如脑MRI、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肢体活动电图等等。同时应将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系统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

最后,应加强对中医经典的深层次挖掘,只有在完全掌握和理解中医经典中的内涵,才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进行的临床试验只能是“无根之木”,经不起推敲与验证。

文献参考:

[1]李明亮,李君,隋京利,等.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研究近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585~2586.

[2]Yee B,Campbell A,Beasley R,Neill A.Sleep disorders:a potential role inNew Zealand motor vehicle accidents.Intern Med J.2002 Jul;32(7):297~304.

[3]Wong WS,Fielding R.Prevalence of insomnia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Hong Kong: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Sleep Res.2011 Mar;20(1 Pt 1):117~26.

[4]韩西荣,吴晨燕,杨改琴.醒脑安神针法治疗失眠85例[J].陕西中医,2010,(8):1055~1056.

[5]刘晓娟.健脑安神针刺法为主治疗失眠症7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95~395.

[6]姜翠花,朱宏锦.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7~57.

[7]于雪萍.清脑调神法治疗失眠427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20~21.

[8]张伟,陈明人,熊俊.针刺“五脏俞”组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148~1150.

[9]刘琳.针刺背俞穴(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3):363~363.

[10]尹红博.针刺申脉、照海对原发性失眠多导睡眠图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115~116.

[11]罗文政,张清仲,赖新生.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11):899~903.

[12]杨佃会,朱蓬燕,韩晶等.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87~89.

[13]张永乐,刘公望,于越.安神解郁针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24~25.

[14]王磊,黄荣高,陈进法,等.多元时间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4):297~300.

[15]文建军.灵龟八法治疗失眠45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2):1832~1833.

[16]肖晓玲,刘志顺.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疗效评价[J].针刺研究,2008,33(3):201~204.

[17]蔡灵波,李建强.不同电针波形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18]吴雪兰,陈琴,刘从秀.耳针辨证治疗脑卒中后失眠4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5):45~46.

[19]胡建波.白芥子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3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32~33.

[20]向玉春.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5):114~114.

[21]叶天申,王庆佳,谢文霞,等.腹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2):3~5.

[22]李漾,郑德采.腹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

[23]黄琳娜,安军明,董虹凌,等.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9.

[24]周章玲,石现,李绍旦,等.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2):126~130.

[25]李滋平,朱祥英,闫晓燕.艾灸百会对失眠症增效作用的疗效观察[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1,21(1):25~29.

[26]张璞璘,任珊,马巧琳,等.艾灸治疗失眠124例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3):216~217.

[27]陈红,严付红,吕春燕,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症8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3):6~7.

[28]邹娴,李爱云.穴位注射治疗不寐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

[29]马桂敏,于高潞,陈波.平衡火罐法治疗失眠68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115~116.

[30]吴泰相,刘关键.隐蔽分组(分配隐藏)和盲法的概念、实施与报告[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3).

[31]刘立公,顾杰,杨韵华.失眠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国医论坛,2004,19(6):13~14.

(收稿日期:2013-04-08)

猜你喜欢

失眠综述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SEBS改性沥青综述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NBA新赛季综述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