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中央苏区歌剧

2013-04-29李启福

文史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白军瑞金工农

李启福

中国歌剧的雏形,过去一般认为以20世纪40年代前黎锦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为标志。它最初创作于1920年,1928年至1933年发行。其实,几乎同一时期,中央苏区为了向军民宣传推翻旧世界,创造工农红色政权,号召工农劳苦大众积极参加红军,也在进行歌剧创作的探索。从1920年到1949年短短的30年动荡岁月中,从农村到城市,从业余到专业,中国歌剧在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中完成了华丽转身。

一、苏区歌剧演出如火如荼

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极其重视文艺直接为工农群众服务。在党的直接关心下,先后成立了各种文艺机构和组织如“工农剧社”“蓝衫团”等,使苏区文艺活动趋于组织化、革命化、群众化。

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举行的万人提灯大会上,来自各区、乡的群众在瑞金表演了色彩缤纷、争奇斗艳的龙灯、马灯、船灯、茶灯、狮子灯。红军战士与工农剧社的同志则表演了活报剧,军民同乐,载歌载舞。

1933年6月底,在瑞金壬田区老虎塘岗上举行的有六七千人参加的热烈庆祝瑞金师成立大会上,“蓝衫团”表演新歌剧(当时叫活报剧)、双簧及《海军舞》等,“获得了观众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同年为纪念“八一”,特邀毛泽东同志演讲中国工农红军历史,剧社演出人山人海,“没有票的只有望洋兴叹了”。

1933年底,瑞金举行俱乐部大检阅,演出歌剧、歌舞等。各参赛区“抱着竞赛的精神”,越演越好。检阅后的评比结果是:城市(指县城)第一,云集区第二,下洲区第三。连续演出三晚。

1934年1月22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开幕。当晚,工农剧社演出歌剧《我——红军》,蓝衫团演出《国际歌舞》等,博得全场三千多人喝彩。

二、中央苏区的歌剧创作

正统的歌剧原是欧洲贵族的艺术,软件、硬件都要求很高,必须在符合音响要求的歌剧院里表演和欣赏。演唱者是经过严格的十多年的专业训练才能登台的阳春白雪。而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也就有自己的歌剧。中国革命依靠的是“下里巴人”。所以中央苏区歌剧是给“下里巴人”欣赏的歌剧,这就决定了苏区歌剧的属性,自然也是“下里巴人”。

1.歌剧《我——红军》是第一个大型剧本。沙可夫、赵品三、胡底、钱壮飞、李伯钊等集体创作,全剧分七场,八个景。

主要剧情:描写我英勇的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在黄陂配合苏区和白区的工农群众以及赤色游击队,坚决发起总攻,消灭了敌人52师、11师、59师,活捉了敌人师长,这是红军大兵团歼敌的范例。剧中表现了群众,尤其是白区劳苦工农群众斗争的坚决刚毅;表现了红军的英勇善战,同时也展现了白军内部的混乱、动摇,士兵的暴动哗变以及反动武装在汹涌的革命怒潮冲击下的狼狈景象。《红色中华》以《一个精彩的晚会为题》,高度评价这次演出,说达到了“尽善尽美”。

2.三幕歌剧《血汗为谁流》,编剧李兆炳是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长,能写会画。在第五次围剿时,国民党军队内部提出“多流一滴汗,少流一滴血”的口号,强迫士兵修工事——碉堡。该剧即是针对敌人这个口号而创作的。

3.《拥军优属》是一种话剧加唱,每每在群众上场或尾声处用曲艺《十杯酒》曲调和《古文调》。这个戏对白军教育效果很好。此剧公演于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的18天,反映现实斗争,刻画红军及工农群众以及反动军官和土豪劣绅(李克农扮演土豪)等人物形象和生活面貌,号称工农剧社的巨剧,“一炮打响”。

4.歌剧《欢送哥哥上前线》,以兴国山歌作为引子,夫妻双双送别,十里长亭依依不舍,送一程唱一景,情深意笃,类似于赣南采茶戏的《送哥卖茶》与《十带货》的模式。儿童歌舞剧《哥哥们,加入少共国际师》最后唱词表达了“创造少共国际师,武装上前线”的思想,反映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生活情趣,边歌边舞,边舞边唱,五彩缤纷,极具童趣。

5. 歌剧《扩大红军》。《红星报》有篇《这样的宣传是要不得的》批评为失败之作,对该剧第二幕中富农角色的两段唱词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这个歌剧没有达到“武装新战士的目的”。唱词是:“上高山,爬高岽,大大行军两脚痛!夜里去放哨,不敢稍停留,北风吹来,冷雨打来,冷清清,好冷啊!”“枪声拍拍,大炮轰轰,十人听见九人惊!地方做工作,何尝不革命?何必要到前方去把命拼!青年人,仔细想,冲锋陷阵苦难当!”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作为反面角色唱词,但渲染参加红军的坏处,邪气太重,可谓正不压邪!末了,只有轻描淡写空洞说教:“阶级斗争残酷的,要求解放只有革命!快快前方当红军,消灭万恶的敌人,保障胜利的土地革命!”

三、苏区歌剧的创作特征

中央苏区时期的歌剧创作,反映该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的审美情趣。

1.时代精神鲜明 从题材到内容都是围绕着“扩大红军,鼓舞士气,教育群众,建设根据地”的中心任务和重大命题,“扩大红军,鼓舞士气,教育群众”就是苏区歌剧创作主旨。

1931年12月,曾参加第二、三次围剿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秘密工作特别支部组织下,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被编为红军第五军团。毛泽东召见李伯钊:“要使起义将士明白‘为谁而牺牲的道理”。根据主席指示,李伯钊和钱壮飞、胡底等赶编《为谁牺牲》,在慰问起义部队大会上演出。其主题是反映白军苦楚,揭示穷人打穷人不对的道理。演完后全场鸦雀无声。演员们以为戏演得不好;一两分钟后,掌声雷动,群情鼎沸,“打倒蒋介石”、“红军万岁”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原来是起义官兵深受感动,认清了为谁当兵的道理而士气高涨。毛主席知道后非常满意,百忙中写信给李伯钊,要大家多呆些时间,给官兵们演戏,多做教育工作。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精神,歌颂人民踊跃参军,策反瓦解白军是这一时期的特征。

1934年春天,李伯钊同志率中央苏维埃剧团,动员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支援前线,准备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5月1日下午,瑞金模范赤少队二千多人,在瑞金南郊举行大检阅后,由工农剧社演出《武装上前线》、《扩大红军》等歌剧,“大大兴奋了全体队员武装上前线去的情绪”。

2.民族风格浓郁 冼星海在谈到1938创作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的创作时说:“根据目前抗战情形而创制,歌词尽理采取口语,歌曲全是民谣作风,乐队是由中西结合。总的目的,老百姓看完了感到应军民合作,坚持抗战。”苏区歌剧的创作比这更简单,乐队有时甚至没有,有些歌舞就用口哨调控,使演员掌握节奏,达到步伐一致即可。

三幕歌剧《血汗为谁流》中第三幕白军修工事的唱腔《可怜的白军》,歌声由远而近,这是红军的宣传队来到前沿阵地演唱的。白军士兵个个听得入了神。这首歌用的是上海电影明星的摇篮“明月歌舞社”黎锦晖1921年创作的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的曲调,唱起来委婉,凄凉,平时红军也曾唱过。编剧李兆炳把它安插在剧中,非常贴切,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它还用了曲艺《十杯酒》曲调和莲花落《古文调》。这些民族风格浓郁的表演,对来自民间的士兵们听来格外亲切。

四、苏区歌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中央苏区时期的歌剧,音乐比较简单,表现手法还较稚嫩。到了延安时期,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价、瞿维、李焕之、向隅、陈紫作作曲的歌剧《白毛女》(1945年)演出取得成功,它的经验和模式影响着中国剧坛半个多世纪。中央苏区歌剧开创了为工农兵服务并相结合的道路,体现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从创作的实践上来看,苏区歌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做到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体现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方向,为中国戏剧发展开辟了崭新道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苏区戏剧的大众化,主旨明确,方向对头,也在于创作者多数是红军、工农群众和少数投身革命的专业音乐戏剧工作者,因此能起到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作用。而正因为苏区戏剧“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真实反映革命斗争生活、工农劳苦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所以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苏区戏剧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直接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虽时间不长,地域不广,现实意义却毋庸置疑。它在现代戏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中央苏区歌剧整理与传承研究》(YG20lll26)

作者:赣南师范学院(赣州)教授

猜你喜欢

白军瑞金工农
亲亲瑞金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缩写《草帽计》
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一笔赔偿款,争夺监护权
尾号6470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