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一场选错对手的较量
2013-04-29董金鹏
董金鹏
一个偏远山区的年轻人被北京大学录取了,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邻居们时,一位邻居面无表情地说:“我知道你考上北京大学了,但我不知道你考上的是北京哪所大学。”
最近,农夫山泉踏入同样的陷阱。近几个月以来,农夫山泉先后被曝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在媒体的轮番追问下,农夫山泉最后发表声明:产品品质高于任何标准,然而对于个体消费者呼吁的个别产品问题,则闭口不谈。整体还是个体,背后涉及的理念和方法经常是千差万别的。
标准和检测会骗人
抽检合格和高标准,就能解答消费者对农夫山泉水质问题的疑问吗?换句话说,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企业通过公布标准和抽检结果,能否自证清白
答案是否定的。
一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整批产品存在问题,也有可能只是个别产品的问题。产品所遵守的标准,以及用抽样进行的统计推断,只能对整体情况作出评判,而无助于澄清个体产品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但即使仅是个别产品出现问题,企业也不该就此止步。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原因有可能在标准和系统内,也有可能在此之外。一旦确认产品出现问题,就要查找原因。既要检查标准和系统内的因素,也要关注那些系统和标准之外的因素。
值得强调的是,有了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之后,反倒使企业对系统和标准之外的因素放松了警惕。但食品行业在近年来不断上演的“黑天鹅事件”,早已提供了深刻教训: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
听“上帝”的没错
如果对标准和抽检的执著是方法论上的错误,那么农夫山泉对消费者的反馈无动于衷,则暴露出其服务态度和意识欠佳。
普通消费者,既不关心各种交错的标准,也无意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化学符号,他们只关心送到自己手中的水,质量是否可靠。显然,农夫山泉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让事件最终演变为标准之争。这实际上是一场找错对手的较量。
中国人常把“消费者就是上帝”挂在嘴边,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消费者是指整体而非个体。在过去,企业的责任就是努力为整个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对个别消费者反映的个别产品问题,则由于成本等考虑并未花大力气解决。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等的发展,倾听来自个别消费者的呼声,逐渐变成获利的机会。
如何面对每一件产品和每一个消费者,这不仅是对农夫山泉的考验,更是一个时代性课题。
责任编辑: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