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议
2013-04-29
【题目一】
图1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解析:依题意,图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即为日期变更线。此题考查的内容就是晨昏线和日期变更线的知识运用。
第一步:分辨晨昏线和日期变更线。观察两虚线的特点发现右边那条与经线重合,左边那条与经线相交,假设右边那条为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为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而题意“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又得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北极地区附近出现极昼,并非二分日。假设与题意推论不符,假设不成立。因此确定右边那条虚线不是晨昏线,而是日期变更线。左边那条才是晨昏线,并依据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附近出现极昼,确定此条虚线为晨线(如图2所示)。
第二步:明确日期变更线。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时间分界线即0点所在经线,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到底是哪条?见图2:晨线与赤道相交一点(图2中点A),据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地方时6点日出,A点正日出,其地方时6点,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6点,右边那条虚线与经线重合,位于A所在经线东侧并相隔60°,由此推出右边那条虚线地方时为10点,而它作为日期变更线就不可能是0点所在经线,应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图中日期为7日和8日,据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自动减一天,确定此虚线的左侧为8日,右侧为7日。甲地处于8日,甲所在经线处于A点所在经线东侧并相隔30°,所以确定甲地时间为8日8时。答案是B。
●刘立芳/江西省大余中学(341500)
【题目二】
图3中a、b是某地理要素等值线,且a>b。M、N分别位于图中a、b线之中点。读图回答第1题。
1.若a、b表示纬线,M、N在同一经线上相距2 220千米;当国际标准时间为6时,M地为正午,其太阳高度角为0°。此时,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70°,则N地可能:
A.河流出现凌汛
B.受冷高压控制
C.昼长夜短
D.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刻
解析:本题综合性很强,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运动”知识。具体知识点涉及:距离计算、时间计算、北极星仰角、凌汛现象形成的条件、正午太阳高度、冬季亚洲大陆气压中心、昼夜长短。从能力考查的角度看,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1)国际标准时间为6时,M地为正午,即为12时,可以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90°E。
(2)此时,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70°,即该地为70°N。能够观测到北极星的基本条件是位于北半球且为黑夜。北极星的高度即为该地地理纬度,可用图4理解。
根据纬度的含义可知,∠1为A点的地理纬度数;图中的两颗星实际为同一颗星,即北极星,且离我们很遥远,可把北极星的星光看作平行光线,逆着光线可以找到光源;AB线为A点的切线,∠3为北极星的高度角;∠3与∠4为对顶角,因而相等;∠1加∠2等于90°,∠4加∠2也为90°,因而∠1等于∠4,所以∠1也等于∠3。
(3)图5为从南半球某纬度上空俯视地球的示意图,图中虚线方框内相当于本题的图示,方框内的P点相当于本题图3中的M点。太阳光照图类似。
由此可推知:M点以北为极夜;进一步推导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20°S,为北半球的冬季。
(4)1个纬度截得的经线长为111千米,M、N相距2 220千米,可以推知两者相差20个纬度,即N点的地理坐标为(50°N,90°E),在亚洲大陆内部。
(5)河流凌汛出现在初冬或初春,此时为深冬,A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昼短夜长,C项错误;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时,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更小,D项错误;冬季时,亚洲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因而B项正确。
●杨崇广 朱德贤/安徽省泗县一中(234300)
【题目三】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图6),完成1~2题。
1.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 16:00 B.3月1日 6:00
C.7月1日 6:00 D.8月1日 16:00
2.此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C.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从宏观上看,是考查“地球运动”知识,从微观上看,是考查日出日落方位(即日影朝向问题)、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问题及季节变化引起的地理现象。从能力考查角度看,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第1题: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可判断该地树影此时朝向西南方,可推知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该地位于32°N,即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各地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由此可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且为上午。1月1日、3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可排除A、B项;D项为下午,也可排除;太阳位于西北,树影朝向东南,只有7 月 1 日 6:00太阳位于东北方符合题意,因而C正确。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应是向南迁移,A项错误;澳大利亚北部此时盛行东南风,风是从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吹来,水汽少,降水少,B项错误;此时,南极附近正是极夜和寒冷时期,不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故D项错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南风,该海域在盛行风的吹动下,洋流的流向与风向一致,因而,从澳大利亚到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正确答案:1.C 2.C▲
●杨崇广 梁浩浩/安徽省泗县一中(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