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地理课堂弥漫“心动”感觉

2013-04-29陈玲

地理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动天气评价

陈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可见,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所以,地理课堂应是地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交往过程中,心与心沟通的场所,教师需十分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引导其内心产生触动、感动、激动等心动体验和情感升华,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促进生命的发展。

一、为地理学科的价值意义而“心动”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据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设定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初中地理教师更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引领学生产生心动的感觉,体验内心的触动:为地理的趣味心动,由此增强探索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地理的实用心动,由此提升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地理的情感心动,由此关注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为地理的美丽心动,由此更加热爱自然和欣赏生命。

例如,在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内容时,教材提供四段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天气的影响。学生很快按要求说出了:天气与交通、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及军事有关。答案说对了,但教师能观察到这时候学生的情绪比较低沉,他们只是被动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天气对你的学习生活有过什么影响?最近的天气对家乡苏州有什么影响?最近新闻中对你触动最大的受天气影响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当问题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与家乡实际情况相结合,与社会热点时事相连通时,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情绪逐渐高涨,他们高高地举着手,争先恐后地想交流表达,非常兴奋地列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自己遇到暴雨上学迟到的难忘经历;运动会遇上好天气的激动心情;大雪天期末考试提前、快乐寒假变长的开心记忆;晴朗天气蓝天白云下郊游的愉快体验……课堂里弥漫着高亢兴奋的情绪,似乎个个都变得能说会道,人人都感悟到了天气的重要性,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是否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天气已不再是个任务,而成为一种学习需要。

二、为地理方法的趣味多样而“心动”

如果学习者持续从事同一性质的学习,容易丧失对学习活动的兴趣,进而产生厌恶的态度。这种心理现象被心理学家勒温称为心厌效应。所以,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可以选用文科课程擅长的讲读、讲述、比较、记忆、赏析等方法,也可选用理科课程惯用的讲解、实验、计算、操作、实习等方法,更要用好地理学科独特的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和地球仪等方法,多样的方法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地理教师除了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之外,还要注意方法的趣味性、形象性和有效性。这样,地理教师能因此感悟到学生的怦然心动和高涨情绪。

例如,当学生对非洲众多的人文内容感到迷惑时,教师可通过歌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黑人故乡撒哈拉,热带高原条件差;人多水少粮食紧,破坏环境乱垦伐;殖民统治烙印深,单一商品卖低价;独立自主求发展,振兴经济多样化。”当学生对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条大河的位置关系混淆时,教师可通过“毕业了”三字和读图结合,帮助学生记住了三条大河的位置关系。当学生对中国众多省级行政区难以区分时,大象、兔子、天鹅等轮廓形象的比照让学生印象深刻。当学生对东南亚地区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感到抽象时,一幅板画,一个简单的手指轮廓图能够形象说明。当学生对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认识不全时,列表归纳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针对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受到学生的喜爱,能使“心动”的感觉弥漫在地理课堂。

三、为地理过程的愉悦氛围而“心动”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只有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环境里,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的氛围,积极促进师生、生生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共同为课堂的愉悦氛围而心动。

例如,当学生为课本、图册、填图册、同步探究四本地理学习材料丢三落四时,地理课前,教师的一句提醒:你们的“地理四件套”准备好了吗?学生会心一笑,乐呵呵地做好课前准备。当学生不重视看书,不习惯在书本上圈圈画画时,教师让学生在教材主编的姓名后添上自己的名字,并告知学生:从现在起,你就是你的地理教材的主编,教材哪里需做记号,哪里需补充内容,由你做主了,老师要比一比,谁把教材编得更好。学生喜滋滋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兴的样子好像自己真是主编,对教材的重视度明显有了提升。当学生惧怕考试,厌烦练习,担心受挫时,小组间的单元检测闯关竞赛活动却让同学们急切地阅读题目,主动团结组员,兴奋地勇创难关,高兴地分享成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竞赛活动的各项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为地理评价的成功欢乐而“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心理学家盖兹的研究也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教师要按照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衡量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点滴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坚持从多个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尽量多角度、多方面地评价学生,力求通过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体验成功,收获欢乐,激励发展。

例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表情、语言、体态等方面适当夸张地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一般都能引起学生的心动反应和激励效果。当学生回答问题既快速响亮又清晰正确时,教师立即微笑地送上一句“好一个脱口秀!值得大家学习!”;当学生作业完成得既正确又美观时,教师除了高兴地称他“真是地理高手”,还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他的作业本,号召大家争取把作业本变成珍藏本;当地理学习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时,教师可以赞赏地封他为“老师助理”,请他担任地理小老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好地理。除了老师的评价外,初中学生对来自同伴的评价也非常在意,有时来自同伴由衷的鼓掌和赞美,其影响力会远远超过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发挥好“生生互评”的作用,使之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增强“学生共同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提高他们在这个小社会里生存、交往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总之,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对智慧的碰撞,人格对人格的塑造。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活动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就是无视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茁壮成长、情感丰富、青春激扬的学生,课堂是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必须从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需要用心用情去面对他们,努力使教育行为成为对生命有触动、有激励、有唤醒和有鼓舞的一种追求和实践。

猜你喜欢

心动天气评价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Weather(天气)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