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中国梦”
2013-04-29
“13次掌声。”德国《世界报》驻华记者特别注意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这个细节。这些掌声是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而鼓。英国广播公司题为“中国国家主席号召复兴”的报道说,这是中国新任国家主席的第一次讲话。
台湾“中央社”说,习近平以民族复兴为主轴诉说“中国梦”,表示“中国梦”必须是人民的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他还以相当白话的言语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民众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BBC报道中国新任国家主席讲话时说,习近平表达了对国策的自信,强调中共历史传承。报道说,习近平在大会闭幕式讲话中表现出对中国发展方向的自信,说中国历经几代领导人摸索出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历经考验。 “‘中国梦将萦绕新世界。”英国《每日邮报》17日评论称,中国新领导人将推动“中国梦”,未来十年内让数亿中国公民成为中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让它到2030年超过美国和欧洲。新西兰NZweek网站17日题为“‘中国梦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章引述肯尼亚经济事务研究所执行主任奥维诺的话说,“中国梦”将改善人民福祉作为优先考虑,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新的发展模式。尼日利亚《今日报》从“中国崛起”联系到“尼日利亚的前景”,文章问道,“我们能复制(中国崛起)吗?”该报还提出一个问题:尼日利亚领导人怎么看待“尼日利亚梦”?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新一届政府在中国艰难的转型时期上任。日本朝日电视台认为,中国领导人旨在以“中国梦”唤起对未来的期待感。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中国梦是关于国家的,是一个总体,而美国梦完全是关于个人的。《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17日对CNN称,在经过了30年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需要再次强调某种意识:只要你在中国有某种渴望,就有某个平台提供给你,制度不会妨碍你。
有媒体表示,中国领导人讲述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每个人的梦”、“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梦”,这是执政党构建的复兴大国的理想和信念,用以引导和影响社会,但它又脱离了传统意识形态的宣教,这个中国梦是平民化的,给了百姓诸多想象和参与的空间。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说,现在中国在新领导人领导下开始了未来10年的新时代,他们将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10年后,他们会将一个强大、富裕和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国家交给新一代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