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启示
2013-04-29胡斌
地理教育 2013年6期
胡斌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米3,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由于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 其经验值得各国借鉴。
管道引水,形成网络
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166千米2,蓄水42.4亿米3。以色列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后通过直径2.7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
咸水淡化,多方集水
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Cl-低于40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方法。即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设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周年平衡,防止次生盐碱化。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丘陵区中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举两得。
电脑微灌,系统控制
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