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多媒体课堂中的合理利用

2013-04-29韩慧玲

师道·教研 2013年6期
关键词:情景词语课件

韩慧玲

多媒体教学在解决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耗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上成效显著。任务型教学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手段的教学途径。通俗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要求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当中合理利用任务型教学手段,可以避免一些误区,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在课文教学中的优势

1.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有着促进和调节作用,是学习的“动力系统”,是学习积极因素的重要源泉。利用多媒体手段,根据教学需要,展示精美的画面,播放悦耳的音乐或录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增强记忆。

2.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

课堂中设置情景旨在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增加课堂刺激的新颖性,引导学生预测本课的主题,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结合生词创设情景,结合情景讲故事”。单纯的生词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活化情景,拉近情景与学生距离,提供更多有助于学生扩大认知范畴的信息,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记忆生词。

3. 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的深层含义

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线索,进行预测和对预测进行验证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快速切换真实情景所引出的词与词组,以及快速阅读后,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此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借助情景和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较容易地使学生联想与这些词语有关的背景和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词语的内涵。

4. 有利于展示课文

学生对于长文章可以逐句理解得很好,却较难把握文章中心,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是对课文零碎的理解,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课文进行复述。由于课文较长,学生不看课本又讲不出要点,看着课本往往照原文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展示启发性文字或播放关键声音引导学生复述;利用动画、简笔画或卡通画展示重点内容启发复述;简明扼要地展示启发性问题引导复述;按课文脉络展示图表,让学生根据图表复述。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1. 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课堂上开头几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学生训练听说能力的很好方式,它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而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展示,把由教师讲述的一部分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问答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学生和教师的口头交流变成了人机对话。计算机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在多媒体课堂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课前应该设计几个与课文相关的任务,学生分几个小组完成,上课时由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结果,教师再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配以图片、影像介绍给学生。

2. 用计算机显示屏代替黑板

有些英语教师把计算机显示屏当作黑板,课前将整个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甚至整个教案都输入计算机,课上一一显示。一方面,易造成学生视觉感知僵化,难以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主题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难以适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操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介绍应该在多媒体课堂中让学生准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比如重要的语言点,典型句型的理解与分析,对课文的内容的把握,由学生自己先整理成资料,然后相互交流,最后由老师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加深印象。

3. 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思维的操练

有声动画代替不了学生思维,代替不了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操练,也很难适应“积极参与、口脑并用、质疑讨论、和谐高效、主动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英语多媒体课件时,应当以促使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课堂上英语语言操练为着眼点,可以合理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用中学,做中学。比如可以设计一些flash课件,一个问题允许有不同的选择方法,学生可以由不同的选择进入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定的知识,并配以音乐。几个学生为一组,讨论后讲出自己的观点,再由老师评论总结,把知识规范系统化。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情景词语课件
容易混淆的词语
情景交际
找词语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词语欣赏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把美留在心里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