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常态化教学模式的初探
2013-04-29郑洁纯
郑洁纯
智能机器人常规教学以点牵线,以线带面,既保证了面上全体学生机器人知识的普及,又保证了爱好机器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逐步推动本校智能机器人教学步入一个常态化的轨道。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根据这一理论的启示,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一,溶入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全体学生进行普及,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兴趣小组中挑选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竞赛活动,让学生的心智经历一个质的锤炼,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开展形式
“面”:以课堂教学活动为面,系统化地普及智能机器人的知识,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堂教学可以在初一年级全面铺开,主要是为学生普及机器人知识,通过教师的情景引导、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机器人工作过程,通过动手组装简单的机器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简单的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每周1个课时,每学期至少安排9-10个课时,整个初一学年就有18-20个课时。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总体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了解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构造;了解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前沿,分析我国在机器人领域存在的差距,树立责任感。
2.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会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使用流程图方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如LOGO)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
3.在制作和操纵简单机器人的基础上,探究机器人的机械装置、电子装置,了解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的简单流程,体验机器人对信息技术多个门类的综合运用。
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硬件的实际情况,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可参见表1。
“线”: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线”,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每周六上午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成员主要由对爱好机器人学习的学生自主报名,以及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开展方式以综合活动任务为主,通过模拟竞赛进行。具体活动内容可以为:设计制作走迷宫的机器人,会灭火的机器人,会排障探险的机器人,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蓝球赛等。学生以2至4人为小组,合作完成综合活动任务。第二课堂的活动,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无论是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算法的确定、程序的编写、机器人的调试,都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需辅以适当指导。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地经历对任务的分析、对机器人结构的规划、搭建、设计算法编程、调试改装机器人等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经历探索、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自信心。
“点”:以竞赛项目参与为点,让学生的心智经历质的锤炼,突破带动智能机器人常规教学。
教师要针对具体的竞赛项目,对其规则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制定备赛计划、及做好硬件准备。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选拔出适合的参赛学生。依据竞赛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度训练。学生在经历训练到比赛的过程中,除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心智、毅力也得到磨练。
以综合技能项目为例,根据比赛的要求,学生要在150分钟内,在比赛现场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而且竞赛场地的路线、任务内容及数量都是在赛前才公布。这就要求选拔的参赛队员,不但编程能力要扎实,还要有较强动手组装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训练计划也可以分成如下几个环节:①机器人的组装,各个拼装板块引导线走法训练;②单项任务完成策略训练,包括不同情况下算法的确定、程序的编写及调试;③ 90分钟内机器人的组装,单个场地随机路线全部任务限定调试次数的训练;④150分钟内机器人组装,三个场地随机路线随机任务量训练;⑤速度、强度提升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及时鼓励学生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想法,去有效地改装机器人……经过比赛,学生们不仅完成自己的比赛机器人,也提升了对科技和利用科技来积极影响周围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评价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还应着重关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要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以《会避障的机器人》一课为例,课堂教学的评价量化表可设计如表2。
在几年的智能机器人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本校也经历了“从竞赛活动,到信息技术课堂;从为了竞赛获奖,到为了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从发现现象、探索证实,到全面展开研究、初步成果的体现”的过程。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