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化深松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及增产机理分析

2013-04-29吴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萧县

吴敏

摘 要:介绍了萧县实现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技术措施,就萧县农机化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增产机理分析及推广前景预测。

关键词:机械化深松;增产机理分析;推广前景预测;萧县

中图分类号 S3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43-02

萧县位于安徽北部、黄淮海接壤地区,除部分山丘之外,均为平原地区。处于北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带,旱涝多变,以旱为主。水资源特别匮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30.7mm,而平均蒸发量在1 524.7mm左右。更为严重的是降水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多年来出现了夏秋连旱,冬春连旱等现象,极大的制约了萧县的农业生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修复了一些灌溉设施,但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加上管理不善,设施不配套,农民有靠天等雨传统思想,抗旱能力远远不能达到农业生产的要求,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缓慢,干旱已成为制约萧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大力推广机械化深松及旱作农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也称其为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指通过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打破原耕作层。目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增加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完全靠人畜力及小型农机具作业,一家一户的小型地块生产,且作业质量低,耕作层浅,熟土层仅在10~15cm,无论从农时要求,还是作业质量,都难以满足农艺要求农作物大面积增产的要求。因而只有运用大型农机作业技术才能迅速改变旱作农业面貌,实现低产变高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国家、省、市、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并给于补贴。笔者作为农机战线的基层工作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1 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技术措施

1.1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 多年来由于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种植业地块小,大中型拖拉机无法进行作业,都是采用小型拖拉机及人畜力耕作,耕作层逐年变浅,仅在10~15cm,不能达到蓄水保墒的要求,因此采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使土壤进行深翻或深松,加深了耕作层,不但使土壤蓄纳更多的自然降水,而且有促进土壤熟化,抑制病、虫、草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建设高性能的“土壤水库”,采用深耕技术应在25cm以上,采用深松技术应达30cm以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深耕深松后应立即进行土地平整、机耙、收墒、保墒,只有达到上述作业要求,才能使24h降雨60cm,而不发生地表径流,从而达到蓄水保水效果,形成“土壤水库”。

1.2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养分,秸秆通过粉碎还田,有效增加土地有机肥料的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保水性能提高,增加土壤肥力,透气性和热能储藏等要素提高,达到合理调节,有利于团粒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形成“土壤肥库”。秸秆还田有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耕整还田,也可以过腹还田,如养牛、养羊、养猪等。秸秆还田既有利于培肥地力,又提高了环境保护能力。

1.3 机械化播种技术 目前萧县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2大种植业为主,而小麦机播和玉米机播占总播面积的75%~85%。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机械化播种具有开沟、下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的功能,不但缩短了从开沟到覆土、镇压的时间,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将种子播于湿土层中。机播还具有播种速度快、抢墒、抢农时、省种、省工、省力,提高种子出苗率等作用。

1.4 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 化肥深施可使用化肥深施器在机耕的同时将化肥施于犁底,也可采用机械化施肥,播种机将化肥施于种子下方5cm处。目的是减少化肥因接触空气而挥发,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民开支,增加农业收入。

1.5 效果 总结几年来推广实施以上几项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特别是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每667m2可增产小麦35~45kg,玉米增产40~50kg,大豆增产10~15kg,棉花增产20kg左右。机械化播种小麦节约种子3~5kg,化肥深施节肥15kg左右,节约劳动力6个工作日。

2 增产机理分析

2.1 提高了土壤水库库容 旱作农业的核心问题是深耕深松。措施是将土壤的耕作层加深,活土层加大以达到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水库的容量为目的,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根据土壤变化规律,大面积旱作农业只能采取深耕深松方法才能营造出高质量的“土壤水库”。而依靠小型拖拉机作业及人畜力作业土壤的活土层仅在10~15cm,土地水库容量小,农作物仅用到降雨量的20%。而采用机械化深耕深松后土壤活土层增加至25~30cm,有效蓄水层达到50cm以上,蓄水能力达250~300cm,解决了自然降水与作物生长相适应的矛盾,达到了伏雨秋用,秋雨冬用,耐旱时间延长的目的。基本解决了秋冬连旱、冬春连旱的问题,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

2.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能改善作物的群体结构,使植株个体生长发育与群体结构协调一致。机械化播种技术能根据土壤水分、养分情况,调节种植密度和深度,将一定数量的种子通过播种机精确的播到土壤预定的位置,并且能保证播深一致,出苗整齐,达到苗匀、苗壮,使个体生长良好,不至于出现群体密度过大或过小的现象。群体结构合理,解决了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利用于光、热、水、肥资源,达到既省种又增加产量目的。

2.3 培肥地力 在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生产措施,培肥地力,能增强抗旱、保水的能力。以机械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为例,667m2产6 000kg鲜玉米秸秆内含纯氮13.7kg,纯磷10.2kg,纯钾32.5kg,有机质1 800kg。鲜秸秆就地还田,作物本身水分,养分全部回归土地,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抗旱能力,达到增产之目的。

2.4 农机作业与农艺紧密结合 多年来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实践证明,只有采取机械化措施,才能大面积、高质量实施旱作农业技术。农机要为农艺服务,但农艺也必须依据农机的生产能力,作业性能来要求,即有机结合,才能大面积的推广。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农业机械与农艺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配套;农业生产工艺与农机具相配套。此外,还要选用优良品种,推广种子包衣处理、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和生物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机实施机械化旱作物的质量。

3 推广前景预测

随着党和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及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为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购机补贴,机械化深耕深松补贴,对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化是强有力的支柱;各项技术的试验、示范,“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要制定,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持政策,疏通劳务输出渠道。培育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促进劳动力大量转移,这样就可为农机化发展留下发展空间,为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又增加了打工收入,活跃了地方的经济。

目前,萧县中小型拖拉机功率低,仍不能完全满足深耕深松的要求。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少,虽有增加趋势,但仍不能满足大面积全覆盖的农业生产需求。2011年萧县机械化深松面积已推广1.67万hm2,实际耕作量应在2万hm2左右,当年增产小麦98万kg、玉米95万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推广前景相当看好。

机械化旱作农业及深耕深松技术,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必须加大力度推广,机械化深耕深松应轮番作业,3~5a深松1次,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库”。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萧县
江南之春(水墨画)
一路守护
音乐乐园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综合物探方法在安徽萧县前欧盘铅锌金矿预查中的应用
奥运福娃
狮子山
胡萝卜不同播期及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
华艺园林建设的萧县街头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