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园经验”为何能够在全国大热

2013-04-29计海东王娟

红广角 2013年6期
关键词:运动

计海东 王娟

【摘 要】“桃园经验”是“四清”运动高潮阶段的夺权样板,作为王光美第一次群众政治运动“首秀”,其在全国大“热”必定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分析“桃园经验”全国大“热”的原因,增加对于60年代初期“四清”运动的了解。

【关键词】“桃园经验”阶级斗争“四清”运动

“桃园经验”全称为《关于一个大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是王光美在1963年11月至1964年4月间带领工作队在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蹲点开展“四清”运动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桃园经验”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并转发全国,风行一时。有哪些因素使“桃园经验”在全国大“热”呢?

一、“桃园经验”形成的客观背景

20世纪60年代,在“文革”爆发前,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具有极“左”倾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运动初期,以“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后逐渐发展成为“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四清”运动。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重新被强调。1963年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城市开展“五反”运动,刘少奇赞成毛泽东的意见。1963年5月和9月,中央相继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简称《后十条》)。《前十条》对国内政治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后十条》虽然带有一定反“左”和防“左”的意义,但其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运动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文件发布后,各地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训练干部,组织工作队,进行“四清”试点。“桃园经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由于各地对于开展“四清”运动并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桃园经验”成为运动样板。中共中央正式批转这一报告的批语中,强调这个报告是“比较完全、比较细致的典型经验总结。文字虽长,但是好读。各地党委,特别是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工作队,急需了解这种材料和经验。”①

报告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农村“四清”运动斗争模式。先搞扎根串联、访贫问苦,从小到大逐步组织阶级队伍;然后开展背靠背的揭发斗争,搞“四清”,再集中系统地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对敌斗争。在运动的方法上,它不是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而是强调工作队直接扎根串联,然后“四清”,开展对敌斗争;对待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又依靠,又不完全依靠”,最后进行组织建设。在内容上它由清经济扩展到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范围更广泛了。在“四清”的任务上提出了要补两个课:一是要补民主革命的课,解决“土改不彻底”的问题;二是补“社会主义革命不彻底”的课,解决干部蜕化变质和贪污腐败的问题。这些细致条理清晰明确的做法无疑对于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省“四清” 运动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例。

二、“桃园经验”是在刘少奇的具体指导下形成的

刘少奇实际上是“四清”运动第一线领导人。可是,1963年“四清”运动展开初期,刘少奇主要精力忙于处理反修防修等国际事务,先后访问了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和朝鲜地区,回国后的刘少奇对国内“四清”运动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不完全了解,偏偏又复发肺炎。王光美回忆说:“少奇同志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我跟他去了。从越南回来以后,可能因为劳累,少奇的肺病复发了。少奇对生死问题从来是很坦然的。这次,我感觉他有所考虑,工作更抢时间。”①刘少奇认为,了解情况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直接的调研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这应该是刘少奇让王光美下基层蹲点锻炼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他希望王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为日后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作为自己的妻子,可以提供最真实的情况,这是其他人员无法比拟的优势。

王光美离京前曾向刘少奇询问,应该注意什么?刘少奇只是简单地讲了一句,“不要先有框框,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②。在整个下乡蹲点过程中,刘少奇从没间断对王光美的指导。

刘少奇不但了解运动进行的情况,而且也经常写信给王光美,做过具体指示。1964年春节期间,刘少奇听了王光美的汇报之后表示,“凡是蜕化变质分子和有严重‘四不清的干部大都有一个或几个享福的窝子。如苏长吉在桃园和牛头崖都有享福的窝子。因此要强调群众监督。群众要监督大队、公社和区、县的干部,上面的干部也要接受监督”。当王光美谈起桃园和一些地方干部有宗派斗争,也有些“四不清”干部借口有宗派斗争,来抵抗“四清”运动的情况时.刘少奇说,“不能借‘四清运动搞宗派斗争,也不能借口有宗派斗争,就不能批评‘四不清。否则,也是宗派。”③3月27日,刘少奇复信王光美,谈对桃园大队“四清”运动形势的看法时指出,“吴臣的一伙要复辟、以便彻底推翻‘四清的成果,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你们应该细心地认识,宗派活动如果达到了这种程度,是否已经是一种严重的反党活动,是一种实际上的反革命活动。他们在实际只进行着坚决反对党的路线的活动,破坏党在‘四清和对敌斗争中所取得的革命成果,要那些‘四不清的贪污盗窃分子和敌对阶级勾结,用暴力(表现形式是无顾虑地打骂社员群众)统治群众的分子重新复辟,掌握权力。应该了解,吴臣领导的桃园支部,基本上不是共产党,吴臣的支部领导核心,是按吴臣的面貌建立起来或改造过来的。他们在以前一段时期,是否曾经是共产党,你们应该在调查之后做出判断。但是后来,他们确是反党反人民的,是反革命的两面政权……要团结95%的群众,也要团结95%的干部,这是运动和斗争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不经过批评和斗争。对于那些违反人民利益,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只顾取得少数人的非法利益,而且坚持不改,并企图进行破坏的人,是不能不继续进行坚决斗争的。否则,是不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和干部的。”④4月11日,刘少奇又复信王光美讲到,“你们那里的实际情况和你们与社员群众的实践经验,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不可能有另外的标准。我的信,只能作为你们的某种参考,引导你们向某一方面想一下。如果不是真理,不管是什么人的意见,必须有勇气加以否定。”⑤

可见,刘少奇对王光美桃园蹲点的指导是非常具体、全面的,可以说桃园经验的产生,某种程度上也是刘少奇对于“四清”运动的理解和阶段总结。

三、“桃园经验”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

王光美曾在回忆录中表示过,自从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后,她一直努力紧跟,甚至感觉比刘少奇跟得还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虽然在名义上毛泽东早就已经不再担任国家主席职务,退居“二线”,但作为中国革命居功至伟的领导者,毛泽东的政治地位是不言而喻和无法撼动的。王光美的“桃园经验”就是因为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才推行全国。

王光美的下基层工作也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这首先归功于王光美同毛泽东的有效沟通。她更善于利用业余休闲时间巧妙地和毛泽东沟通工作情况,在毛泽东面前她永远是以一个谦恭大方的学生形象出现。也许在她心中,毛泽东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导师。1963年,刘少奇提出让王光美下基层调研后,王光美处于犹豫之中。“有一天,中南海春藕斋有舞会,我去了。见到毛主席,我就向他报告了少奇同志要我下基层、我准备到河北农村参加‘四清的事。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好哇,见主席也支持我下去,我的信心更足了。”⑥1964年春节期间,王光美从桃园回到中南海,也在舞会上向毛主席汇报了工作。“这期间,我在中南海春藕斋舞会上见到毛主席。主席知道我下去参加‘四清,便向我了解情况,问得很细。我讲到一些干部多吃多占等严重现象,主席说:为什么他敢这样?根子在上面。毛主席还提议说:‘你下次到南方搞一期,不要总在北方,我那里派两个人跟你一起去。我说:‘到南方,我就怕话听不懂。后来,我在桃园大队‘四清工作结束后,又到河北新城县高镇大队参加了一期‘四清。毛主席办公室果然派了秘书林克和卫士小张,随我一起去参加‘四清工作队。”①毛泽东对于王光美工作的肯定无疑为日后“桃园经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毛泽东对于“桃园经验”认可的基本原因是“阶级斗争为纲”和“左”的做法符合毛当时对于“四清”运动走向的认识。“桃园经验”认为桃园党支部“基本上不是共产党”,“是一个反革命的两面政权”,支部书记是一个钻进党内的“坏分子”、“国民党分子”,“四不清”干部不仅有受地富影响的“下面”的根子,还有“上面”的根子,强调要找真正的根子。认为“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确实是一次比土地改革运动更尖锐、更复杂、更艰巨的阶级斗争”。“桃园经验”比“后十条”更向“左”迈进了一大步。

四、无法忽略的王光美的深入细致工作

著名史学家何家栋曾经对“桃园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虽然“四清”运动早已成为历史,但“桃园经验”却散发着活力。王光美这份报告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共产党人的调查,简洁生动的叙事,细致、直追真相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是一部很难被超越的纪实作品,在当代可以作为纪律检查部门的必读书,甚至还可以作为记者采访的入门书。

王光美下桃园大队搞“四清”运动,是王光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到政治运动中。之前的政治活动仅限于以“主席夫人”身份出现的外事访问活动,以及作为主席秘书的一般的事务性工作。1963年刘少奇提出让王光美下基层锻炼,时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刚刚展开阶段,从未下过基层的王光美,理解为刘有意让其下去接受锻炼,因为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刘的秘书,没有多少实际斗争经验。虽然受到刘少奇办公室的干部们甚至周恩来的反对,但经过数月的耽搁后,还是起身了。无论是“主席夫人”的特殊身份,还是“政治首秀”带来的特殊压力,甚至是作为曾经辅仁大学“数学女王”高出常人的自我标准,都要求她必须严肃对待此次调查研究活动,而她也确实以非常认真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起码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技巧方面无可挑剔。

1963年11月,王光美正式离开北京,化名董朴,以河北省公安厅秘书名义参加到河北省委工作队,下到唐山专区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担任工作组副组长。至于为何选择桃园大队,王光美也是有考虑的。主要是因为在1958年8月“大跃进”期间,王光美陪同刘少奇来此视察过,对此地比较熟悉了解。在秦皇岛集中学习中央以“双十条”为主的文件一个星期后,王光美开始桃园大队前后历时5个月的蹲点工作。

在此期间,王光美深入基层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日常住在老贫农刘玉森家的小偏房中,坚持“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据原桃园大队队长关景东回忆:“那时工作队的纪律非常严明。王光美身穿旧劳动布的工作服,头上围着毛巾,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吃的是粗米饭、玉米面粥;喝的是白菜汤;住的是贫下中农的一间小偏房,又小、又窄、又矮,冬天冷、夏天热;干的是和社员同样的活,总是和社员一起出工,一起收工,不怕脏、不怕累。记得有一次刚刚过完春节,天气格外寒冷,寒风凛冽,西北风刮得呼呼作响,正赶上这天往地里送粪,王光美和社员一样,扛着锹下地,在地里用铁锹泼粪,和社员有说有笑,一直干到收工才回来。”可见她当时还是吃了不少苦的,作为长期居住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夫人,足以证明其认真的态度。在之后进行蹲点工作中,王光美仍旧保持“三同”等优良作风。

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桃园经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它是“桃园经验”形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王光美细致扎实的工作,就没有“桃园经验”的大“热”。

总之,“桃园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热”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在王光美深入细致的工作前提下,它既体现了刘少奇对于“四清”运动的把握,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同时又恰当地满足了运动自身发展进程的需要。

(第一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第二作者单位:兰州军区)

猜你喜欢

运动
一二·九运动爆发于何时?
“什么都不买”运动
无氧运动
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别把运动弄奢侈了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