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这样教
2013-04-29温想珍
温想珍
一、 在课堂上让学生“读写”紧密联系
课文是典型的佳作,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时,除了告诉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讲解写作方法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模仿写作,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熟练了自然就有发展。
比如,学生学习了《鸿门宴》一课中作者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的写作方法后,学生就会把这个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其中一位同学戴家亮写他听到中考分数可以上网查之后的举动就写得不错,他在作文中写道“成绩公布的这一天终于来临,这天我早早地起床,顾不及刷牙洗脸就直奔书房打开电脑,对着网址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输入,手指在不自觉地微颤 ,脚也在不受牵制地发抖,心在疯狂地跳动,我感觉到呼吸有点困难,我努力想使自己平静下来 ,可是那时那刻只有激动和紧张,在输入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考试号时,我打了十几遍才打正确。”他这一段的细节描写对其当时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在课外加强积累,让学生“肚子里有料”
我们都知道,仅凭课本内容确实是不够的,加强课外积累,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首先,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美文,借助学校的图书馆要求学生每个月读一本名著,当然要求学生不能只为故事的精彩情节和场面所吸引,通过阅读后,学生了解其内容、情节和人物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这些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体会,可以写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在频繁的阅读中,读读写写,慢慢地品味,又不觉得乏味,坚持下去,写作就会得到反复练习,长期坚持就能形成用笔来代替思考的习惯,这种方法既可以巧妙地利用时间,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既轻松又自由。
其次,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经典的名篇名句,背多了,记多了,很自然就会运用到写作中,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所用。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我还是让学生回到家以后有意识地多看新闻,这样不但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又可以使自己的普通话更标准,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阅读,发现有好的文章,可以下载,打印出来,带到班上交流。
三、肯定、赏识和推荐发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赏识和肯定有积极作用。罗森塔尔所进行的“智商”待别高的优秀生的编班实验,用一种权威性的语言加以肯定,使那些学生获得优异发展,可见肯定和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赏识效应来激发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人是喜欢听好话的,孩子们更是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同和表扬。在学生的习作中,不论是大至节、段、篇,还是小到字、词、句,只要是闪光点,就给予了赞美,写下了醒目评语给予肯定和赏识。这样既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的行为得到肯定,获得成功,就会认为自己写得不错,写作并不是很难的事,自己也能写好。这样就能激发并巩固他们的写作兴趣。
如我班上一位学生黄大伟,刚开始交作文的时候总有抵触心理,不是说不想交就是交上来的不符合要求,后来,我用这种方法对他,他还真的喜欢上了写作,我相信,他一定会越写越好,因为“兴趣是最好老师”。
相反,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不让他们获得明确的肯定和赏识。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写不好。时间长了,以为自己的写作不行,写作是件“高不可攀”,难以“登堂入室”的事。于是就会失去写作的勇气和原有的兴趣。所以肯定和赏识能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肯定和赏识来充分激励学生,不断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巩固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怕作文,乐写作文。
当然,如果发现有好的作文,还推荐发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写文章让人们认同、肯定是作者的动机。古人说:“言为心声”。文章倾注着作者的情,是内心感情的表露。通过推荐发表,它牵动着学生的心,因情动而言行。学生会流露出写作的渴望,因此教师只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和内部心理因素”,抓住这个转化成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的机会,就能提高写作兴趣。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