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3-04-29钟承江
钟承江
小学科普教育在课内主要体现在科学课上,在课外侧重于科技活动。涉及到课内外的科普教育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在科普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便是我们小学科学课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一、建设科普教育团队,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
1. 转变观念。《科学》是一门必修课,任何教师不能因为自己不是专职教师而放弃《科学》教学的责任,更不能降低科学教育的要求,甚至挪用《科学》课时而剥夺学生享受科学教育的权利。依法治教,学校开足课时,配齐上课教师。
2. 形成团队。我校组织7个相对年轻的教师,形成科普教育合力,推进科学课教学的同时,也投放了大量时间,以主题探究的形式,整理、钻研科普教育内容与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方面促进科学课教学与教研,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如上学期,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编辑相关的科普常识,在科学课中引导学生开展系列探究活动,形成了消防科普教育特色,深受师生与家长的欢迎,也得到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参与观摩的容桂消防队的领导说:“消防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而且形成系列化、校本化的特色,切切实实做到了消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消防素养,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二、提高设备使用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 培训引领。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研讨教材,明确每册书要做的基本实验,培训教师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 评价引导。顺德区制定实验室建设工作评价标准,规范实验教学行为,定期开展评价活动,有效地推进实验场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教研工作。在开展实验场室建设与教育装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中,互相交流,规范学校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促使学校在配备设备、设施的同时,按要求做好实验器材的使用工作。
3. 积极使用。学校领导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争取高质量完成顺德区电教中心的评估,科学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成了关注点。另外,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场室与实验器材,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开展科普体验活动,孕育创新氛围
1. 科普教育主题班队活动。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与技巧,各班主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科普教育内容,以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在动手动脑开展科技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尤其是班主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科学探究的成果,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巧,自觉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2. 科幻绘画与科普实践竞赛活动。我校在一至三年级,每学期开展科幻绘画比赛,学生能通过绘画把自己构想的科幻故事形象表达出来。既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趣,又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切实做到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科普综合实践活动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 小实验设计比赛活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利用生活材料探究科学的兴趣,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小实验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动手的基础上,各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小实验设计比赛。
4. 手工制作比赛活动。科学老师要与美术老师多联系,多合作,让美术老师在手工课上多结合科普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每节美术手工课的优秀作业,老师都收集起来,放在仪器室,并定期举行科技手工作品展。这样,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融合,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深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夯实了基础。
5. 观看科普影片与科普书籍。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自觉地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究科普知识。尤其是学生观看科普影片,将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老师有计划地选播一些科普影片,推荐一些科普书籍,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