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保卫战

2013-04-29郝杰

中国经济信息 2013年6期
关键词:王震中海油能源安全

郝杰

从简单的“走出去”购买能源,到成为全球大型的跨国公司,中国能源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51亿美元,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以最大的诚意成功“迎娶”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这段曾经并不被业界看好的“姻缘”,如今已尘埃落定,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

2012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投资金额超过以往任何年份,中海油约214亿美元,中石化约72亿美元,中石油约40亿美元。中国的能源企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国际市场,在跨国并购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论是在传统能源还是非常规能源领域,都在持续升温。

海外并购热潮

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公司,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尼克森公司资产不仅分布在加拿大,还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湾,英国北海、尼日利亚等地,这次收购将极大程度提高中海油的国际化程度。长期以来,中海油主要代表政府与国外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工业,同时做自营业务。通过此次收购,可以很快进入到非常规油气领域,获得勘探开发的技术和人才。

中海油的并购成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国有三大石油巨头为代表的能源企业持续海外发力。2012年12月12日,中石油宣布以16.3亿美元收购了必和必拓位于西澳大利亚海上布劳斯(Browse)液化天然气项目20%的权益和东布劳斯8.33%的权益,创下近两年来在澳大利亚的最大笔投资。2013年2月25日,中石化正式完成对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资产的收购交易,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油气资产比例最高的一次。

在王震看来,如今中国的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发展20年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只是去一些相对来说不发达的国家,比如苏丹,委内瑞拉等。而现在进入更多的是发达国家,与世界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面临的挑战更大。

从收购地区分布上来看,2012年中国海外并购的重心越来越偏向发达和成熟市场,北美作为最大的并购地区,占海外并购总额的比重已超过7成。三大石油公司均涉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并购交易,呈现“以非常规为主,海陆项目并举”的特点。

“中国油气的并购热潮体现了我国目前以及十二五期间加大‘走出去力度的战略意图,尤其在能源领域,随着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凸显,更成为“走出去”战略侧重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宇说。

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可以说是在购买能源。以石油为例,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石油净进口国。2012年12月美国石油日均净进口量降至598万桶,为199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同月石油净进口量升至每日612万桶。

王震认为,这是2012年12月份的数据,并不代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石油净进口国。但是从趋势来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石油进口量一直在增长,这与我国的能源结构有密切关系。

“一是过大的油气对外依存度,且来源过度依赖中东北非地区。二是一直处于能源的全球治理体系之外,缺乏在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三是能源安全观转变慢。能源安全观应该是生产国和消费国供需互保的具有全球化视角的安全观。四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进程较慢。五是国内能源机制体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张春宇向记者列出了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

由此可见,中国油气资源有限,中国能源企业必须“走出去”获得资源;中国油气来源过于集中,必须走出去以实现油气资源来源多元化。如果我们把原油卖给海外,没有填补国内消费市场的话,实际上我们对外部石油的依赖度达到75%,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几乎就是没有的。中国的企业在全世界参加海外并购,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学会“拿回来”。王震表示,从上游角度讲,拿回来更重要的是拿回来钱,而从能源安全角度上讲则是贸易问题。“企业有了强大的商业能力,才会有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有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会有强大的国际贸易能力,这样我国的能源安全就有了保障。”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海油完成收购尼克森,只是一个开始。它所要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要参与国际市场,获得更多油气资源,最终还是要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来承担这个任务。中国的能源企业应该从简单的“走出去”购买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大型跨国公司。这将是发展的必然,需要能源企业更主动积极的准备。

王震认为,目前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最大瓶颈,不是资金和技术,最核心的还是人以及人背后的体制制度。尽管三大石油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但要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竞争,怎样更好的适应体制制度以及打破人才的瓶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按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去国际市场招聘人才,不仅是技术人才,更重要是懂得国际游戏规则的商务人才。”

另外,石油企业走出去获得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技术服务、设备出口、劳务输出的国际化。当然,走出去有风险,企业要很好地平衡收益和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在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并购热潮中,除了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频频出击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在王震看来,能源行业链条长,民营企业的机会非常多,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到某一个环节里。首先要学会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定要搞大的油田开发,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强大的资金实力。然后是要学会“傍大款”,所谓“傍大款”,就是可以先与大型企业合作,储备人才技术,同时获得经验,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再慢慢发展起来。现在如新疆广汇石油,安东石油等都在做强做大,成为民营能源企业中的佼佼者。

“民营企业灵活性很强,要发挥自己的体制优势,不妨从技术服务,物资装备供应入手,可能成功率会更高些。”王震建议道,“除了制度上的鼓励,民营企业更多的是要做起来,不要只是抱怨。在承担风险的能力下,还要有合适的战略。”

《华尔街日报》曾称,“中国吞并海外油气资产的好戏才刚刚开始。”随着中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石油公司,中国企业在能源领域对外迈出了第一步。

猜你喜欢

王震中海油能源安全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要是”的作用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办”“为”和解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慌”与“没有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