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营造健康生态
2013-04-29樊翠真
樊翠真
出台“淮九条”政策扶持企业,用“101%”的服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政府的执政理念。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江苏淮安市出台“淮九条”,用“101%”服务理念,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市长曲福田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淮安市在工业方面共有中小微企业12000家,扶持这些企业成长,对于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曲福田市长所说的“淮九条”,是指淮安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九条意见》;“101%”服务,是指对投资者提出的合情合理、地方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用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给他们一份惊喜,让他们101%满意。因为这两块金字招牌,淮安市成为众多中小微企业向往的创业福地。
“打造实体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既要有完善的‘硬件条件,也要有良好的‘软件环境。”曲福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中小企业面广量大,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企业发展基础如何。为此,淮安市一手抓大项目大企业,一手抓汪洋大海般的中小企业,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向规模企业转变。
2012年6月,淮安市率先在江苏省出台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加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九条意见》(简称“淮九条”)”。“淮九条”重点从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项目投入、人才集聚、财税政策、平台建设和101%服务等9个方面,明确了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政策和办法。另外,还制订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24条政策意见、加快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扩量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含金量高的政策,推动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空间为实体经济预留、政策向实体经济倾斜,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创优的激情、激活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活力、激励实体经济加速扩量提质。
淮安市在“淮九条”等一系列政策中,推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实效性的举措,较好地解决了企业面临的用土、资金、用工等瓶颈问题。如用地方面,提出将用地指标向中小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快、带动力强的项目倾斜。资金方面,强化银企保(银行、企业和保险)对接,成立公益性的政府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极大调动了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用工方面,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用工困难问题,政府积极帮助,在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圈”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淮安还是江苏省收费最低的地区之一,对行政事业性及经营性收费,在市级层面上能少收则少收,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曲福田向记者举例,一个返乡创业的箱包制造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利润较低,在金融危机期间无法获得贷款而陷入生存困境。淮安市经信委主动提供帮助,通过协调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在银行贷了几千万,从而在最困难的时期实现了发展壮大。
曲福田告诉记者,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除了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外,还要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在这方面,101%服务理念功不可没。围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流服务,淮安市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坚持“一企一策”、“一商一策”,以企业需要为需求,以客商满意为追求,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投资者提供富有个性特色的优质服务,在企业发展中担负好“成立之初是保姆,发展之中是保人,成功之后是保安”的角色。二是提供超前超值服务。以提升服务效率、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用心用情,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争取扶持资金,提供配套项目,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发展载体,引导转型升级,推进产学研结合,真正让企业和客商感到享受了超值亲情服务,生活上有家的温暖,事业发展上有坚强的后盾。三是提供创新创优服务。做到思想上真正解放,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企业欢迎的事,就要放开手脚、大胆突破、敢于负责、敢闯敢干,真正以创新创优的服务推动企业发展。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江苏省淮安市打造“淮九条”、“101%服务”两块金字招牌,筑巢引凤,有实力谋发展的中小企业自然聚集而来。政府诚心招商、真心助企,企业就能够茁壮成长。正如曲福田市长所说,“淮安市是中小微企业创业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