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的春天
2013-04-29樊翠真
樊翠真
在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建言献策,都将为中小微企业的突围开拓道路。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据统计,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达4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8%以上,中小微企业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法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拿出种种举措,鼎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中小微企业正沐浴着利好政策的春风,迎来蓬勃发展的美好春天。
沐浴春风——
以创业拉动就业的成长环境,以扶持带动发展的优惠政策,使小微企业如沐春风,茁壮成长。
2012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国九条”、“银十条”、“小微企业二十九条”等政策措施,为中小微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中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点,纷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使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以贵州省为例,结合省内劳动力优势,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舒明勇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有了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外出打工的农民也有了创业的机会。”
舒明勇在贵州省紫云自治县坝羊乡大坡村经营一家汽配公司。1996年,不到二十岁的舒明勇到宁波打工,从普通的装配小工做到技术管理。2003年,舒明勇回乡创业,成立了科羽汽配公司。一方面钻研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率,一方面到处找市场,拓宽经营思路。通过努力,舒明勇的公司不断扩大发展壮大。
在舒明勇的带动下,更多人返乡创业。2010年,紫云县在大坡村开始建设全县第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很多昔日打工仔在园区有了自己的企业。
据了解,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安顺市、遵义市等地,纷纷兴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把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所学到的知识、技术、积累的资金引进当地,帮助农民创业和发展,为当地群众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务工收入,并实现产业聚集,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在江西省,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强,规模更大。
2012年11月初,由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授予的“南昌(国家)小微企业产业发展示范园”挂牌成立。这是南昌市在全国率先采取“市里主导、区县联合”的新模式打造的全国首家小微企业工业园区,重点孵化催生2000家以上小微企业。
而在东北,被誉为“吉林模式”的吉林省“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正引领着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走向创业成功之路。吉林省相继出台的《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创业的政策,为创业者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
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创业热潮涌动,扶持政策频出,中小微企业如拂春风、如遇甘露,正在茁壮成长。
成长烦恼——
中小微企业因整体规模小、造血功能差、抗风险能力低,正经历着“融资难”、“负税重”、“审批繁”的成长烦恼。
“由于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韩长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微企业在享受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的同时,也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和痛楚。”
《中国小微企业生存报告(2012)》中指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生存艰难,正经受着“三高两难”——即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成本高、税负高和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的困扰。
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个最普遍、最现实的困境,便是“融资难”。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难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监管部门也从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上给予引导,各家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上做了许多努力,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
记者在浙江、山东、江苏等地的中小企业调研时,多个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前主要体现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在更集中反映为中小企业“融资贵”。
据悉,企业融资的成本,除去支付银行的利息外,一般还有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保险费、抵押手续费等。
第二个难题,是“负税重”。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告诉记者,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利润在5%以下,甚至亏损。而税费很高,甚至占了利润的一半。
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化工新材料协会会长李林楷表示,近年来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困难和实现转型升级压力的双重挑战。他提议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在现有规定增值税进项可抵扣范围基础上,扩大“营改增”的范围。
“中小企业股东个人所得税重复征税的情形也很严重,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股东投资企业获得的所得税后收益,还要再重复征收一次个人所得税。而大型企业的股东大多不是个人,因此就不用再重复征收一次所得税。”
第三个难题,是“审批繁”。
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在职能转变方面提出了“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十堰市工商联主席刘运梅表示这些举措将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带来发展红利。
“减少资质许可就是放宽投资门槛。”刘运梅建议行业协会彻底与行政“脱钩”,防止“变相审批”,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中小微企业成长还面临其他诸多烦恼。记者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各代表团采访时,多位人大代表一致认为,要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并且出台政策,切实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微企业正面临着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成长过程。
减负助力——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各级政府倾力扶持,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小微企业的成长烦恼,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多次到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调研视察,要求各级政府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
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帮助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今年“两会”上,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成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热门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监会湖北监管局局长邓智毅认为,造成小微企业贷款难,银行和企业都有原因。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核心,关键是银行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客户信贷文化,要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形成金额可大可小、期限可长可短、利率可高可低、押品可有可无的小微企业信贷文化。
邓智毅介绍,目前,湖北省已有多个市州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探索培育这种新的信贷文化,开展银企对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主任欧阳泽华指出,针对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的现状,建议完善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对达不到公开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小额定向融资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集团投资董事长孙太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则需要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大优质信息服务。在金融扶持方面,构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协调补充的金融支持体系,在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条件相对优惠的融资支持与风险保障。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加强商业性金融进入的深度和广度。
在减负方面,希望进一步出台落地、管用的财税扶持政策,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增加创新投入,来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王群表示,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落实到单个企业时,往往难以产生比较明显的促进效果。因此,他认为,今后应当更加注重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家应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如对沿海发达地区,着重实施促进出口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欠发达地区,着重实施促进投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建设项目做大规模。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速成长性中小企业的集中扶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体系没有建设到位造成,必须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