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经济要向养小孩一样营养均衡

2013-04-29林毅夫

中国经济信息 2013年6期
关键词:国进民双轨制渐进式

林毅夫

中国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双轨制,好处是维持稳定,但必然要付出代价。

有人说我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其实我不是乐观派而是客观派。大家都悲观,客观就变成乐观了。我认为,“理想模式”不能照搬,中国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道路最妥当。

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出口贸易的减少,2000万农民工失业,就业成为大问题,社会不稳定。当时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整个国际经济崩盘的状况之下,我们实现了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还有很大转变。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95600公里已超过美国,而粮食产量连续九年增长更是前所未有;过去5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城镇居民。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我们在这5年当中经济是最稳定,增长最快的,所以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我从世界银行卸任回国,发现社会和舆论界不满的情绪比以前激增,焦点在于对“国进民退”的不满、对房价高涨、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的担忧与抱怨。

房地产价格在2009年之后一倍两倍地增加,如果按有些城市新就业群体的工资,一辈子两辈子也买不起房子。所有发达国家出现问题都是房地产泡沫造成,而且房地产泡沫一破灭,造成的影响可能5年、10年、20年都翻不了身。

那我们为什么会在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状况下出现这么多问题呢?一是因为“反周期”,在国际上出现金融危机政府是要干预的,政府的影子当然要重一点,这不仅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也一样。二是管理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了。三是改革不到位。我们走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双轨制,好处是维持稳定跟经济快速发展,但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了好处也必然付出代价。

我认为,政府身处金融危机之中,积极的财政干预只能推进大项目,“国进民退”无可选择。能承包大项目的必然是大企业,不让大企业承包,小企业又承包不起,这些项目就不能执行了,这种疾风暴雨的外部冲击我们无法应付,失业问题可能就比较严重,造成的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会更多。这些项目由大企业来做,但大企业其实还是要分包给小企业,所以,一方面我们讲“国进民退”,但实际上那几年企业还是蓬勃发展的。

而房价近几年的激增,这是4万亿计划中占2/3的银行贷款引发的副作用,而银行不合理的贷款管理是罪魁祸首。

这几年我看到的不少大型企业,不管是国有或者民营,没有一个不投资房地产的。可以理解的是,贷款成本这么高,如果不从事价格高的行业,怎么还利息?但这种现象的结果是银行赚得非常多,但是埋下了很多危机,包括房地产的危机和金融本身的危机,这属于管理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多用积极财政政策,少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放开利率,让储蓄者得到应有的回报;资源税费应该调到合理水平,让民营企业进入不威胁国家安全的垄断性行业。

我预计,中国还会有20年8%的增长潜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像养个小孩,只有保证营养均衡,这个小孩才会健康长大。

猜你喜欢

国进民双轨制渐进式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双轨制”模式下MPAc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国进民退”主要分歧综述
对“国进民退”问题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