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日出 东部探索之旅
2013-04-29
自驾车从珠海到上海,所经历的不仅是一段长1700公里的长途旅行,更是一次重温中国近现代史的旅程。
整个旅程的出发地是珠海,而在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南澳前,有接近500公里的里程,所幸沿着深汕高速公路而行,沿途并没有太多困意。此次旅途,不仅仅,更希望从参观景点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的近代历史。
南澳-兵家必争
就在抵达汕头的第二天,我们向南澳岛进发。南澳岛是个距离汕头足有12海里的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添加了一点军事的色彩。明万历三年,朝廷特设总兵总兵府,统辖南澳左右两营兼领粤东、闽南水师,成了跨省而治的军事组织,直接听命于皇帝,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曾在这里驻扎,截止清末的336年间,南澳总兵府一直是闽南、粤东海防军事指挥中心,负责抗倭、御夷、剿盗等任务。尽管原来的总兵府已于1918年的大地震中被摧毁,但于88年原址重建的建筑依然展出了备战色彩,例如门前的两尊八千斤大炮。
初登岛上,便发现南澳还只是一个宁静的小渔村,预想中那浓郁的商业气氛、到处叫卖的小贩、伟岸的现代建筑群,全都没有出现。绕着长达60公里的环岛路徐徐而行,我关掉了车内的空调,降下车窗,一股带着咸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当时的气温已经高达30多度,皮肤慢慢地渗出了小汗珠,这对于空调一族已是不可忍受的状况,而我却不时地发现公公婆婆则坐在门前的麻石上慢悠悠地摇着大葵扇纳凉。凹凸路边两旁全是蕉树、蔬菜等农作物,除了一两栋在建的带360度海景高层高档住宅,大部分的平房依然维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式。恩,这种生活气息浓厚的场景我是相当熟悉,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珠三角地区,大体便是这个模样,若不是因为南澳此景只能在老照片和回忆中寻找了。
泉州-海上起点
东行的下一站-泉州,或许能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身份告诉我们,数百年前的沿海人民,已经充分地把智慧融入生活,融入造船业。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以古代交通、经济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郑和七下西洋五次从泉州出发的事迹大概已被世人所了解,我们这次聊聊一些更细微的故事,例如造船业的发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仅使用独木舟通行,黄河边上的群众则利用羊皮囊扎成羊皮船,到唐宋时期,物料的运输极大地促进了航运业发展,各种船舶也营运而生,在太湖捕捞银鱼的七桅沙船采用平底结构,这是因为太湖的风浪不大,采用平底结构可以令货舱的容积更大,方便储存更多的银鱼。
而参加海战的海鹃船则已安装了减摇鳍,在海浪较大的情况依然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令船上的弓箭手更容易瞄准敌方。封建时期的造船业发展随着郑和下西洋而达到顶峰,郑和下西洋所乘坐的宝船,排水量已高达5000吨,与当今主流的驱逐舰无异,可自从清朝实施海禁后,断绝与外界的一切交往后,造船业便日渐衰落,“第一大港”也拱手相让成了当时国力衰弱的标志。
赶路—生死游戏
继续东行,宁德的太姥山风景区也是本次旅程的参观景点之一,虽然贵为国家5A级风景区,却并没有特别之处,大部分的景点均靠导游臆想,本人想象力实在有限,未能一一理解,所以不作详叙。离开太姥山之时,我们距本次旅程的最后目的地上海仅有600多公里的路程,为了赶上参加活动方在上海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太姥山到上海之间的行程不再加入旅游景点,以赶路为主。此时,我方有空闲时间跟大家聊聊国内司机的一些驾驶习惯,本次路途,我们基本是沿着东部沿海高速一路北上,尽管在路上跑的大多是职业司机,一些关于驾驶的陋习还是层出不穷。
而更险象横生的是,在经过高速公路出口的分叉口时,前方车辆会突然从最快的车道连切两条车道,强行进入匝道,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后车往往不易察觉而导致追尾等事故出现。就在我们途径深汕高速时,就曾目睹因前车强行变线进入匝道而导致追尾交通事故发生。长途驾驶时,另一需特别注意的是灯光的运用,进入隧道时要开启近光灯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而在夏季,天气多变,在倾盘大雨时,不少人仅会开启双闪告警灯甚至不打开任何光源,这并不是稳妥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开启雾灯(前后雾灯),雾灯在能见度不高的时候仍具有较好的识别度,让前后车辆观察到你所处的状态、行车速度等等,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上海—乐园
一路上无暇顾及其它风景,待进入上海市区时,已是日落黄昏,柔和的光线笼罩着黄浦江的两岸,尽管浦东的东方明珠塔、国际金融中心代表着今日上海的繁华,探寻这个国际大都会的真正脉搏,要从当年的十里洋场开始。位于外滩的罗斯福公馆,或许便是当年大上海的一个缩影。罗斯福公馆是美国罗斯福家族当年在上海的一个活动场所,霸气的它并没有根据当时的命名规则(外滩1号、外滩2号等),而是直接以罗斯福命名。
拾阶而上,我并不清楚那木扶手是否已经修葺,但滑溜的表面似乎告诉我,它是这里的见证者之一。是谁在敲打我窗?王家卫对上海的朦胧感觉,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权贵和洋人在这里举杯交谈,旗袍打扮姨太太们在互相比较珠宝的款式,穿着整齐而又略懂一两句英语的服务生托着酒盘不停地穿梭于人群中,破败了百余年的中国,在当时终于找到了一扇能跟世界贴在一起的窗户,而这扇窗口,便是上海。
从珠三角跑到长三角,尽管全程高速,每处地方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跑了一遍,珠海、潮州、厦门、温州等地方更仅属于路过的性质,我仍能体会数百年来中国的变迁,从四出交流到闭关锁国,从自我陶醉到吸收外来精华,历史无法告诉我们未来的路该如何选择,但它能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别再让百年前的悲哀继续在这片曾经有辉煌历史的土地上重演。
南澳
特产
南澳岛岛屿多,礁盘多,涌升流强,生物种群结构非常复杂,特产集南海海味产品之精华。工艺品包括各种珍珠饰品:门帘、项链、珍珠挂件等;当地人用平螺(海底发光的一种螺)加工制成的装饰品,是当地特产与手工制作艺术的结合,很具纪念意义和观赏价值。
交通
南澳岛陆岛交通便捷,环岛公路68公里,海上航线方便快捷,每天有车轮渡、高速客船、直达客车往返于汕头、澄海莱芜、饶平等地。岛上交通工具齐全,各景区景点实现通路通车。南澳车轮渡至莱芜码头的船每两小时一班。(如果开车要出岛的话谨记要提早,一般上午10点以后车辆较多,如果不幸碰上等待时间有可能是长达4小时左右,而且当地人不习惯排队,见缝插针现象非常严重)
美食
南澳岛所在的潮汕地区盛行潮州菜,它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其余两种为粤菜和客家菜)。
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从选料到酱碟佐料,都要求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南澳岛的生物种群结构复杂,而且丰富,食物链也就不致缺环、食物塔也就丰厚完整。因而,各种生物都生长快,鱼虾类特别好食,鱼膘特别有营养,因而特别滋补特别贵。所以来到南澳岛一定要吃当地海鲜,不过价格就看各位本事了。
泉州
特产
泉州作为一个非常有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城,其有着丰富当地特色产品,它们有:安溪茶叶、柿饼、晋江衙口花生 、源和堂蜜饯系列 、永春老醋、芦柑、纸织画、漆篮 、德化瓷器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当地人文风情的土特产,不可错过。
交通
现代泉州交通发达,海运、空运、公路、铁路一应俱全,泉州港为海西三大港口群之一,晋江空港为国际航空港,高速公路有福厦高速、泉南高速、莆永高速、厦沙高速、福诏高速及泉州环城高速等。区内路网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
美食
泉州菜在注重色、香、味的同时,也讲究“型”,强调构图别致、神型兼备、香气宜人、味道鲜美。如“东譬龙珠”、“芥末拌螺片”、“炒沙茶牛肉”、“葱烧蹄筋”、“肉末海参”、“当归牛腩”、“红烧黄花鱼”、“永春白鸭汤”、“红菇炖排骨”、“糖醋菠萝排骨”等菜肴,都较为突出反映了泉州浓郁的食趣。
特产
上海作为新兴大都市,其特产涵盖了多方面,但其最重要的代表仍旧是一些小吃甜点之类,主要特产有:高桥松饼、“五芳斋”糕团、城隍庙五香豆、嘉定白蒜、小笼包、豆腐干、南汇水蜜桃、崇明大闸蟹、周庄蓝白粗布等等。如果要买工艺品的话建议可以去城隍庙转转,里面会有一些比较有特色工艺品购买。
交通
上海是一个东部枢纽,不论是航空还是陆路水路都非常发达,市内公共交通也是四通八达,整体来说在上海交通不是个问题,但问题是由于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所以它的拥堵也是非常出名的,所以出行一定要考虑到拥堵时间,建议在市区最好还是乘坐地铁。
美食
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各地各色美食都可以寻到其踪,但当地最有名气的还是本帮菜。上海菜讲究以红烧、生煸见长。如 “糟钵头”则是上海本地菜善于在烹调中加“糟”的代表,把陈年香糟加工复制成糟卤,在烧制中加入,使菜肴糟香扑鼻,鲜味浓郁。“生煸草头”,摘梗留叶,重油烹酒,柔软鲜嫩,蔚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