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栽培应用形式调研与探讨
2013-04-29陈岗俞世群
陈岗 俞世群
摘 要:牡丹为中国传统名花,深受人们喜爱。目前,牡丹的栽培应用很广泛,对其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栽培形式主要有露地栽培和盆栽,应用形式主要有牡丹专类园、花台、花带、花境、丛植群植孤植等。通过实地观察与查阅资料相结合,调查分析了天香园牡丹的各种栽培形式及应用形式。天香园牡丹的栽培形式有露地栽培和盆栽两种;应用形式主要为牡丹专类园,栽培的牡丹品种有:赵粉、姚黄、花王、金阁等。天香园存在的问题有:早、晚花品种较少、对其叶和枝干观赏性的忽视以及牡丹在应用形式和配置中的单调与不合理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天香园增加牡丹栽培形式与应用形式、增加花期不同的牡丹品种及筛选有特色的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牡丹;栽培历史;栽培形式;应用形式;配置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27-06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别名“富贵花”、“木芍药”,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自古以来,牡丹就被誉为“百花之王”,冠以“国色天香”的美称。
1 牡丹栽培历史、品种及栽培范围
我国拥有丰富的牡丹野生资源[1],众多的栽培品种,宏大的牡丹生产规模和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使中国牡丹人工栽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我国特产花卉,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在汉代早期已作为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至今已有2 000a左右的应用历史[2]。而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自1 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3],唐代牡丹盛栽于长安,宋时称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阳花。《群芳谱》中记载牡丹有180多种,有1 500多年的栽培史。如今,人工栽培遍布全国各地,有近1 000个品种,观赏价值各异,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如姚黄、魏紫等[4]。
中国牡丹园艺品种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5]。其中,中原品种群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是中国牡丹的主要栽培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菏泽、河南洛阳为其栽培中心。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6]。菏泽牡丹以品种繁多为显著特征,据统计,目前已有600多个品种,花分3类6型8色;洛阳为牡丹的又一故乡,在洛阳北部的邙山之巅,建起了国家牡丹基因库,收集和整理了数以千计的牡丹品种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数百个珍贵牡丹品种,荟萃一园,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牡丹园[7]。目前,园内面积50余hm2,栽植国内外牡丹数百万株,品种达600多个;而在江苏盐城市便仓镇,有一座枯枝牡丹园,牡丹在那里生长繁衍,至今栽培品种已达到300多种[8]。
我国牡丹的栽培范围极广,目前除海南省外,各省均有分布,露地栽培除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栽培中心外,向北可至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尚志县;向西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向南到广东、广西;向东到上海、杭州一带。此外,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建有大型牡丹园,广植各色牡丹[9]。
公元18世纪后,中国牡丹传播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中国花”和“天都神花”。牡丹现已在英国、美国、德国、丹麦、荷兰、加拿大、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安家落户[2]。
目前,英国最大的皇家植物园——邱园中的牡丹芍药园,是世界上收集芍药属植物种类最全的专类园之一。该园引进的30个种和变种中,有11个种和变种来自中国,其中有黄牡丹、紫牡丹、大花黄牡丹等[3]。日本牡丹也有较快发展,现有牡丹栽培品种300余个,著名的品种有花王、初乌、金阁、金帝、岛大臣等。日本还有许多切花及冬季开花的寒牡丹品种[10]。
2 牡丹的栽培与应用形式
2.1 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为传统的牡丹栽培形式,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为避免牡丹遭受冻害,北方一些地区常采用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通过人工补光等方法,促使牡丹提前开花。山东菏泽的花卉科技人员从1956年开始试验,经多年的摸索研究,逐步改进管理措施,筛选品种,低温冷藏,激素处理,终于使牡丹在国庆节开了花[11]。另外,随着牡丹苗木的商品化生产,无土栽培已取得成效。2001年,高振江研制出了适合牡丹生长的基质[12]。
2.1.1 牡丹专类园 牡丹专类园在我国应用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公园、庭院、寺庙几乎随处可见牡丹专类园。我国著名的牡丹专类园有曹州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牡丹园、洛阳牡丹园等。大多牡丹专类园每年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集中观赏,并为业界人士的互相交流提供机会。国外著名的牡丹专类园有美国兰林牡丹园、德国海德堡牡丹园、英国邱园牡丹园、意大利罗马牡丹园等,日本的牡丹园也有较完善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有3处:奈良县大和路诸寺牡丹园、岛根县大根岛牡丹园及福岛县名胜须贺川牡丹园[9]。
在国内许多牡丹园中,多建有牡丹亭、牡丹阁、牡丹仙子雕塑等建筑小品,进一步渲染了牡丹园的主题[13]。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牡丹亭、洛阳王城公园的牡丹阁、北京植物园牡丹园的卧姿牡丹仙子雕像等,都赋予牡丹园以主体特征和更加迷人的艺术魅力。
2.1.2 花台 花台是符合牡丹生长习性的一种较广泛的应用形式,因其抬高地势,不易积水,对性喜高燥恶湿的牡丹生长十分有利。因此,一般在庭前庭院内景点突出的地方筑台种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也可砌筑花台栽植牡丹。花台更接近游人视线,给人以亲切而深刻的印象。
修建花台要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出发点,其形式、风格、色彩更要考虑与整个环境条件、建筑风格及牡丹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协调一致。花台一般高出地面50~100cm,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13]:规则式花台用花岗岩、汉白玉、砖、水泥等材料砌成,通常砌成方形、圆形等各种几何形状,有的在外面贴装饰面砖,台内等距离地种植牡丹。皇家园林中应用较多,如洛阳王城公园牡丹园周围的牡丹花台就采用了规则式。如果是坡地,可建成台阶式,如地坛公园入口处的牡丹栽植,就是单层花台形式,颐和园内的花台则采用了多层台阶式,随着欣赏视线的抬高,一些“叶里藏花”的品种的风姿便展现出来。规则式花台中栽植的牡丹品种,要讲究花色、花型和株型的变化,追求立面效果,切不可千篇一律,单调呆板。另外,也可采用自然式花台,用自然山石或假山石砌成形状不规则的露岩,在种植穴中栽植牡丹,并以玲珑山石、花草树木加以点缀,使其与自然流畅的园路和整个园子的风格相协调,以求贴近自然,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这种形式在江南私家园林中较多见,最宜布置于自然式园林中,可形成山野情趣的景观。自然式花台中种植的品种应有主从层次,如以红、紫、白色为基调,可稍点缀一些其它颜色的品种,品种不必过杂、过全,整体要协调统一。
2.1.3 花带 花带是牡丹用于道路绿化的最佳方式,通常以不同品种相配,采用平面一点一线的带状布置形式,使道路两旁造成连续而有变化的景观,或可作为花带中的中型植物,丰富空间层次。春季花开时节,人们沿园路漫步,或驱车行驶在市区道路上,可欣赏到牡丹的芳姿。运用花带最成功的是河南省洛阳市,市内中轴大道的分车带上,将牡丹与雪松、紫薇、凤尾兰、月季、大叶黄杨等配置在一起,达到3级优化,四季常绿的效果,花开时节,各种牡丹争奇斗艳,成为洛阳市最美丽的街景之一[14]。
2.1.4 花境 牡丹也是花境的良好材料,在花境中常与多年生草花配置,体现季节变化。如四川省彭州市景山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牡丹园等都有此类布置形式。另外,矮型品种的牡丹因株型紧凑,叶秀花美,是岩石园的佳选树种。
2.1.5 丛植、群植、孤植 牡丹常在林缘、草坪、路边作自然丛植群植。如清华大学东校门前的绿地,就采用牡丹与草坪、松树相搭配的形式。草坪比较开阔,景物深远,使人有足够的观赏视距来欣赏牡丹的完整形象[15]。另外牡丹也可在林园草坪或山石边孤植或在花坛中作为局部构图的主景或配景。
2.1.6 纪念树 牡丹还可作为纪念树。在日本,大多数人喜欢以种植纪念树的形式纪念一些人生中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通常选用牡丹一类的小型花木,纪念婴儿诞生日或孩子入学日等。这种应用形式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如土家族也有[16]。
2.2 牡丹的盆栽 为了增加春节、国庆节等节日用花,渲染节日氛围,盆栽牡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广东及港澳等地,就有新春佳节摆放牡丹盆花的习俗。目前,以催花为主的牡丹盆花,正向着矮、轻、小及无土栽培方面发展。今后,可扩大至东南亚、日本等地。在国内还可逐步增加花期销售的矮、轻、小型牡丹盆花生产。牡丹盆栽常与促成栽培相结合,北方温室催花,俗称“熏花”,古时用“烧火龙”(即烧火炕)增加温度,用浸过桐油的毛头纸当玻璃进行采光,使其隆冬开花。现在,既有了很大改进,也更为普遍,仅菏泽市花区就有1 000个温室大棚作催花牡丹用。目前,无土盆栽[17]及无土案头牡丹也发展起来。
2.3 牡丹插花 牡丹插花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精髓之一。牡丹插花是经过技术和艺术加工,将以牡丹花为主、其他花卉为辅的花材,插于瓶内或其他容器内,配置成富有装饰美和意境美的花卉艺术品,是一门古老而长新的花卉装饰艺术。
牡丹插花盛行于唐代,主要以牡丹为花材作盘花和瓶供,并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牡丹花大色艳,构图宜简不宜繁。配花以小巧、淡雅为好,如白或淡色的菊花、月季等。衬叶可与粗壮宽大的龟背竹等体量大的种类相配。牡丹与古藤、梅枝、桂枝或其他造型优美的线状花材、果材搭配亦能取得极好的效果。牡丹插花也可仅用一两枝牡丹花枝,毋需配花、衬叶就可插出一件意境深远的佳作。此种作品多限于造型优美的小型器具,且牡丹枝要苍劲、古朴、线条生动,花色要搭配适宜,叶片要作适当的删减。由于牡丹花体量较大,也可插作中型、大型插花作品,装饰效果强,适于布置在厅堂、会议室、书房、居室等处[7]。
牡丹插花追求整体的艺术效果,注意内涵和意境,透过花材自然形态美的直接感受,体现花材的寓意和象征;并运用谐音、谐意的手法表达作品的“花外之意”,更强调插花作品的意象美、韵律美,更多的倾注了插花者的主观感受和寄托。如牡丹与玉兰、海棠、迎春同插,寓意“玉堂春富贵”;牡丹与莲花合插寓意“富贵连生”等。
2.4 牡丹盆景 牡丹盆景是一种新兴的观花类盆景。富丽堂皇的牡丹和古朴高雅的盆景艺术相结合,已成为盆景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奖的牡丹盆景和1994年新年在北海公园展出的牡丹盆景都引起了很大反响[18]。牡丹作为盆景栽培,打破了人们欣赏牡丹的传统观念,使观赏焦点从观花转移到观干、观枝叶、观芽乃至观赏全株的风采[19]。它意在突出牡丹苍劲古朴的老干、婆娑的枝叶、亭亭玉立的株型、形态色泽各异的春芽及色彩艳丽的花朵。
3 立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自古就有“富贵吉祥”之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牡丹姿态秀丽,花朵艳美,也是园林花卉中极受重视的花卉之一。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牡丹的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本文通过对天香园牡丹的各种栽培形式及应用的调查,以期找出天香园牡丹在栽培与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为天香园进一步增加牡丹品种、拓宽牡丹应用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4 调查内容与方法
4.1 调查内容 调查天香园牡丹的栽培品种、栽培形式、应用形式、植物配置及景观效果。
4.2 调查方法 搜集和阅读大量关于牡丹方面的文献,到青岛市城阳区天香园搜集关于牡丹栽培与应用的一些资料和数据,收集天香园地理概况、气候特点的信息,到天香园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天香园牡丹的栽培应用形式,并进行现状分析,拍摄照片。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天香园概况 天香园座落在青岛市城阳区中心干道正阳路东段(东田村)与烟青公路交汇处,占地面积9hm2,始建于1999年,由菏泽牡丹乡李集村人李允强发起,将曹州(今菏泽)牡丹引植青岛城阳东田村。园内以牡丹为主体,并配置许多其它植物,现已成为当代的“牡丹精品园”。天香园大门为仿古的牌坊式样,两侧耳房与60余间的古建筑连成一体,古朴典雅。园内还设有八角亭、六角亭、人工湖、假山等。天香园栽培的牡丹有300多个品种20多万株,另外还引进甘肃紫斑牡丹10余种,四川天彭(今彭州)牡丹20余种,日本牡丹30余种,以及部分野生牡丹(云南小花黄牡丹、西藏大花黄牡丹),开发利用野生种质资源,为培育优质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北部,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时间最长,春季升温缓慢,延续时间较长,仅次于冬季;夏季稍短而凉爽;秋季为时最短,匆匆而过,几次寒潮袭来,迅速转入冬季。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牡丹生长。
天香园是以牡丹为主体设置的牡丹专类园。天香园以牡丹构成景观为主体,集中栽植大量品种,充分展现丰富的品种资源,群体观赏效果极佳,是举办大型花卉的好场所,又是种质保存、培育新品种及科研教学的首选之地。
5.2 天香园的牡丹品种 天香园的牡丹有300多个品种,其中大多数为传统的中原牡丹品种群,如胡红、赵粉、朱砂垒、香玉、姚黄、紫二乔、乌龙捧盛、状元红、魏紫等;还有江南牡丹品种群,如凤丹白、西施等;西北牡丹品种群,如书生捧月、丽人妆等;另外,园中还引进了部分日本品种,如花王、金阁、芳姬等。
5.3 天香园牡丹的栽培形式
5.3.1 露地栽培 天香园内的牡丹大多采用露地栽培形式。根据牡丹的生长习性,适宜露地栽培,尤其是专类园。露地栽培简单易行,管理方便,可大面积栽培牡丹,以利于观赏牡丹的群体效果。
天香园采用搭临时塑料大棚的方法来延长花期。参照有关资料,棚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5℃以下,白天可保持15~20℃,夜间10~12℃;棚内相对湿度一般在60%~80%左右[2]。大棚内常用竹帘、遮光网等适量遮光。天香园有许多牡丹品种应用此法延长花期,如赵粉、洛阳红、花王、芳姬、玉板白等,实践表明,棚内牡丹可延长花期一周左右。
5.3.2 冬季盆栽催花 天香园内设有2 000m2的温室大棚,盆栽牡丹产业化在这里实施。
牡丹虽然品种繁多,但适宜催花的品种却不到牡丹品种总数的1/8[20]。天香园用于冬季盆栽催花的牡丹品种相对较多,首先选择花色鲜艳、开花量大、易于催开的品种,如胡红、赵粉、朱砂垒、紫二乔、乌龙捧盛、青龙卧墨池等。其中,胡红、赵粉、朱砂垒以及紫二乔已成为中原牡丹中催花的代表品种[21]。这些品种成花率高,观赏效果好,且催花技术也日臻成熟。
天香园温室内的温度模拟牡丹自然开花时的温度,避免了温度骤升骤降。温度的调控还需注意到品种间的差异。如赵粉、朱砂垒为早花品种,催花前期要求温度稍低;二乔为中花品种,催花温度较高,且需湿度较大;胡红为中晚花品种,催花时蕾叶同步,且前期需温度高些[21]。在催花初期如果阴雨天过多,光照不足时,会影响花蕾的发育,造成叶里藏花,甚至叶吃花的现象,因此人工补光很有必要。天香园催花室内光线常保持在500lx左右,不宜过强。实践表明:在催花后期每天晚上补光4~5h(300~500lx),对提高成花质量有良好的效果[9]。
浇水与施肥也随着催花牡丹的生长发育过程而逐渐增加。浇水以盆土稍湿而不过干为度。实践表明,盆土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为宜,施肥则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22]。天香园在牡丹栽培中严格控制牡丹的浇水与施肥,通过借鉴上述的实践经验,牡丹长势良好。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天香园冬季温室催花技术已日渐成熟,催出的盆栽牡丹花大色艳,更好地满足了春节市场的用花需求。
5.4 植物配置及景观效果 天香园采用自然式布置方式,结合地形变化,将主题植物牡丹与其他植物、山石、建筑等配置起来,通过“师法自然”,充分表现牡丹的观赏效果。天香园中有些植物对牡丹有适当遮荫,可有效延长花期,并创造了与其原产地近似的自然环境,对牡丹的生长十分有利。园内通过地形改造,在起伏变化的地形上栽植牡丹,周围再配以其他植物,如鸡爪槭(Acer palmatum)、玉兰(Maglonia denudate)、紫荆(Cercis chinensis)、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龙柏(Sabina chinensis)、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cv. Atropurpurea)等,通过自然和谐的配置,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5.4.1 牡丹品种之间的搭配 相同株龄的不同牡丹品种的植株大小和长势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天香园牡丹在配置时考虑到了不同花色间以及植株高矮之间的配置。比如胡红、状元红、花王、芳姬等红花品种,凤丹白、玉板白、香玉等白花品种,姚黄、金阁、黄花魁等黄花品种及紫二乔、乌龙捧盛、魏紫等紫花品种都进行了合理的混植,体现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将植株高矮差不多的品种种在一起,如将乌龙捧盛、花王等植株高大者与玉板白、罂粟红等植株矮小者分开各自种植,以使植株整齐美观。
5.4.2 牡丹与乔木的搭配 牡丹与乔木搭配,一方面乔木能为牡丹提供侧方遮荫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种颜色较深,可作为景观的背景材料。牡丹株型圆整、叶色较浅,倘若使用一些叶色较深或色叶树种作为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牡丹花朵色艳清香的特色[23]。天香园内与牡丹搭配的常绿乔木有雪松(Cedrus deodara)、白皮松(Pinus bungeana)、龙柏等,作为背景树,衬托牡丹的艳丽;落叶乔木有梧桐(Firmiana simplex)、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等。梧桐树干绿色通直,木瓜树皮斑驳状,二者均可观干。七叶树小叶七枚,摇曳多姿,再加上牡丹花,不同植物器官的搭配,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小乔木有玉兰、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鸡爪槭等。玉兰、紫叶李可用来体现春景;牡丹与秀丽的鸡爪槭和山石相配效果也很好,春秋鸡爪槭的红叶,春末夏初牡丹花开,可谓三季有景可观。
5.4.3 牡丹与花灌木的搭配 牡丹与其他花灌木的搭配,首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体量。迎春体量较小,一般栽植作为前景;高度在2m以上的花灌木,由于株形较大,适合作为背景材料。若是与牡丹花期、花型相似、花色鲜艳的植物,则应少与牡丹搭配,以免喧宾夺主[23]。天香园内与牡丹配置的花灌木主要有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迎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玉兰、紫丁香(Syringa oblate)等,起烘托作用。
6 天香园牡丹栽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6.1 早、晚花牡丹品种较少 天香园内栽培的牡丹多数为中原品种群,属中花品种,花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如姚黄、赵粉、朱砂垒、乌龙捧盛等,而花期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的早花品种及花期自4月底至5月初的晚花品种则相对较少。
为使早、中、晚花品种合理搭配,延长花期,应适当增加早、晚花品种比例,即早花品种如白玉、荷粉、藏枝红、黄花魁、冰罩蓝玉等;晚花品种如红玉、葛金紫、豆绿、叠云、雪映朝霞等。
6.2 忽视牡丹叶和枝干的观赏性 天香园内牡丹向来以花著称,其叶和枝干的观赏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应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牡丹枝干和叶的观赏性,同时筛选一些叶色和株型有特色的品种在园林中应用。
在园林应用中,重视花开、花谢前后叶的重要观赏价值和落叶之后枝干的独特特征,是发掘牡丹的园林绿化价值、拓展应用形式和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某些品种小叶较狭,边缘缺刻深,非常美观,如‘璎珞宝珠、‘脂红等。还有特殊叶形,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片叶上着生3组小叶,分为顶5后6,共11片,比一般品种多2片,为2回羽状复叶[9]。不同品种牡丹的叶片不仅大小各异,形态不同,而且颜色在不同生长季节多有变化,排列有密有疏,质地薄厚不同,有些品种的绿叶期长,有些品种在晚秋时叶色全部变为红色,如能与其他植物巧妙配置,其绿化效果自然也就能显现出来。牡丹的株形根据枝条的高矮、直斜多少,可分为矮生型、开张型、疏散型、直立型和独树型5种;枝上之芽也有卵圆、狭长、鹰勾等各种形态;尤其是遒劲的老干,在秋季和早春给人一种别样的观感[23]。如紫斑牡丹经常可以长成小树那么高,可观赏全株,并且,紫斑牡丹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寒冷、耐瘠薄、病虫害少等优点,可作为中下层灌木,与多种植物配合形成较好的景观。
6.3 缺少牡丹文化 天香园内与牡丹有关的建筑小品很少,只建了两座亭子。既没有名称,又缺少牡丹彩绘,不能体现牡丹文化,缺少文化氛围。而且亭子虽然富丽堂皇,但体量过大,与周围矮小的牡丹显得极不和谐。应该在园中适当建一些体量合适的园林小品,以突出牡丹主题,增加文化情趣。比如可参考北京植物园牡丹园的设置[24]:北京植物园牡丹园也是自然式布置的牡丹专类园,在植物布置上采用乔、灌、草复层混交的自然式群落方式,保留原有古树,结合园内地形增加了古朴高雅的情调,一方面满足了牡丹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颇有自然山野之趣。同时园内道路自然曲折,建筑与雕塑安排得当,如在南入口处古槐树下有置石,石上刻有牡丹诗,起到点景的作用;园中部牡丹仙子雕塑置于各色牡丹之中,主景突出;园北部的牡丹壁画则以葛巾玉版的故事传说为背景,突出牡丹园的文化意趣。
6.4 栽培应用形式单调 天香园内牡丹栽培应用形式有些单调,只有作为专类园的露地栽培及温室盆栽。应适当增加花台、花带、丛植孤植等形式,以丰富牡丹观赏效果。建议参考北京颐和园的牡丹花台和北京景山公园的牡丹花带等种植方式[24]。北京颐和园的牡丹台阶式种植,既提高了观赏效果,又满足了牡丹生长要求,是极有价值的牡丹应用形式;北京景山公园中牡丹的自然花带应用,显示牡丹不仅花期观赏性高,而且花后植株仍郁郁葱葱,具有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在草坪、路边树丛或花丛中孤植、自然式丛植、群植,是灵活应用牡丹进行园林绿化美化的最有效方式。牡丹丛植于草坪空间的构图中心或灿若朝霞或洁白如雪,最易成为视觉焦点。在路旁、花丛、台前,牡丹孤植、丛植、群植可营造出不同的点景、夹景、对景效果,空间有收有放,变化丰富自然。
6.5 牡丹品种之间的配置 天香园牡丹品种之间的配置有些单调,比如,其早花品种洛阳红、凤丹白等,中花品种赵粉、朱砂垒、香玉、姚黄等,晚花品种乌龙捧盛、魏紫等各自种植在一起,而缺少了早、中、晚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影响景观效果的发挥。
目前,大多数牡丹品种花期短而集中,严重影响牡丹的园林应用[25]。牡丹单花期,短的3~5d,长的7~10d;群体花期10~15d,而盛花期则为5~7d[14]。为在牡丹品种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可从不同花期的品种搭配入手,尝试栽植牡丹的早、中、晚品种,利用不同品种群间的花期差异可延长观赏期。首先,在同一牡丹品种群内,可以尝试分区栽植牡丹的早、中、晚花品种,创造交替开花的优美景象。中花品种较多,可集中连片混栽,也可将花期相近的品种按花色小区混栽。开花季节,红紫黄白,色彩斑斓,争奇斗艳,对比鲜明;其次,可以利用不同品种群间的花期差异延长观赏期,如青山贯雪、朱砂垒、春红争艳等品种开花较早,而银粉金麟则较迟,两者前后相差7~10d[9]。加大早、中、晚品种栽植比例,在总体布局中,晚花品种可占到1/3左右,早花也可以占1/4左右。可引种紫斑牡丹、日本牡丹品种群的品种及少量的欧美牡丹品种。
美国及法国培育出的现代牡丹品种,其花期要明显晚于中国牡丹和日本牡丹,其中个别品种如正午单株花期就可达20d。这些不同品种群的品种,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整体花期至少达45d以上[26]。
在日本大根岛,由于利用了引进牡丹的花期差异,牡丹观赏期已长达1个月。在那里,先是中国牡丹开花,之后是日本牡丹,最后是美国牡丹[27]。前一类牡丹的晚花品种与后一类的早花品种相衔接,使得花期大为延长。花期有早有晚,恰当搭配可以陆续开花长达20d以上。若经催花处理,一年四季皆可开花[2]。
可应用不同品种树形差异,创造立体景观效果。有的牡丹品种树形高大,如紫牡丹、凤丹系品种等。花朵繁多,丛植,周围布置株形较小的牡丹,可形成“众星捧月”的效果。为突出牡丹珍稀品种,可适当集中栽植,建成精品园,满足人们的猎奇的心态,如姚黄、豆绿、魏紫及黑牡丹等。
6.6 牡丹与其他乔灌木之间的配置 天香园内虽然种有许多植物,但并未充分重视植物配置,而更多地考虑了经济效益,如只是重视将市场价格高的植物栽入园中,待植物长至一定程度,再高价卖出等。现列举如下:
在与乔木的搭配中,虽然使乔木起到了背景树的作用,但却忽视了树木的长期景观效果及美观。如几棵雪松种得太密,阻碍了枝干伸展,影响了雪松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长期景观效果;在一个小三叉路口处,等距栽了3棵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 pendula),显得呆板拥堵;另外,天香园内还应用了许多国槐。冠大阴浓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长势喜人,但下面的牡丹却株型矮小、开花不良。因此,在与乔木配置时,要注意美观效果,考虑植株长势,进行合理种植;3株同种植物宜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种植,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观念。牡丹喜凉勿热,适当的侧方遮荫可有效延长牡丹花期。但冠大阴浓的乔木不能距牡丹太近,否则会造成牡丹花小或开花不良,如果植于林缘则既能分割空间又能丰富景观层次[28]。
在与花灌木的搭配中,天香园内种有许多花灌木,如迎春、连翘、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枸骨(Ilex cornuta)等。但是,在搭配中却忽视了花期花色的搭配、时令的衔接。比如,同样早春开黄花的腊梅、连翘种在了一起;火棘、枸骨都属秋冬观果植物,也种在了一起等等;还有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在园中零星栽植,并未形成一定数量,不能很好起到延长牡丹花期的效果。所以,在与花灌木搭配时,要注意营造花期不同而又有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可有效弥补牡丹花后的园中景观。可利用迎春、连翘、锦带花(Weigela florida)等春季开花的植物与棣棠(Kerria japonica)、黄刺玫(Rosa xanthina)、木槿(Hibiscus syriacus)等夏季开花植物进行合理配植,以使时令衔接,春夏皆有美景可赏;营造春华秋实景观的花灌木有平枝荀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火棘、枸骨、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等,平枝荀子、火棘、枸骨夏季开白花,可与夏季开黄花的棣棠、黄刺玫或开紫花的木槿相配植,以使花色丰富,避免单调。这样,园中既要有花木类又要有果木类;既要考虑到时令的衔接又要注意色彩上的协调,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效果,是整个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动人景观。芍药与牡丹花朵非常相似,且花期较晚,宜与牡丹间种或植于牡丹周围,以延长花期,但要注意适当增加芍药的栽培数量,使之发挥良好的效果。
另外,天香园内缺少地被植物。可适当增加低矮的地被植物,起点缀、衬托主景的作用。在阳光较为充足处,可选用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月季(Rosa chinensis)等比较喜阳耐旱的植物,而麦冬(Liriope spicata)、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等植物则多用在林下光线较暗的地方。还有许多宿根花卉和1~2a年生草花也常与牡丹搭配,以反映时令变化,丰富园中景色[29]。
7 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天香园牡丹栽培形式与应用的细致调查,了解到天香园为一牡丹专类园,在进行露地栽培的同时,还有温室盆栽。而且,天香园牡丹品种众多,花色艳丽,并配有其它植物。同时还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希望天香园要重视栽植一些早、晚花品种;重视牡丹品种之间及与其它植物的合理配置;重视引进并筛选叶和枝干有特色的品种;重视修建一些与牡丹主题有关的建筑小品,并适当增加一些其它形式应用,如牡丹花台、牡丹花带、牡丹插花等。相信天香园在以后的发展中,能更好地丰富牡丹的栽培与应用形式,更好地发挥牡丹的园林观赏功能。
参考文献
[1]石莉薇. 牡丹在北方地区栽培管理及催花技术要点[J]. 吉林蔬菜,2005(4):54.
[2]喻衡. 牡丹[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
[3]王路昌,吴海波. 牡丹栽培与鉴赏[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9.
[4]刘翔. 中国牡丹[M].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128.
[5]王莲英.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8.
[6]张明春,韩国辉,王东. 菏泽发展牡丹的优势与对策[J]. 吉林林业科技,2003(6):74.
[7]王高潮,张西方. 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
[8]王高潮,刘仲健. 中国牡丹[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25-130.
[9]王莲英,袁涛. 牡丹花[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199.
[10]袁涛,赵孝知. 牡丹[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8.
[11]赵兰勇. 中国牡丹栽培与鉴赏[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55-203.
[12]高振江. 牡丹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
[13]王建国. 中国牡丹[M].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1:21-130.
[14]袁涛. 牡丹[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21-136.
[15]林燕. 论梅花与背景植物的配置[J]. 中国园林,2003(2):50-52.
[16]袁涛,赵孝知. 牡丹[M].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4:190.
[17]H. Wang,Van Staden J. Hydroponic Growth of Tree peony[J]. JS Afr Soc Hort Sci, 1999(2):36.
[18]孟欣慧. 牡丹在美化环境中的应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1(1): 270.
[19]王二强,王晓辉. 牡丹盆景的创作[J]. 花卉园艺,1996(2): 51.
[20]周兴文,刘改秀等. 牡丹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6(1):50.
[21]李嘉珏. 中国牡丹与芍药[M].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1999:56-105.
[22]荆延德,李超. 盆栽牡丹的栽培技术[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53.
[23]左利娟,成仿云,张佐双. 牡丹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J]. 中国园林,2004:78-79.
[24]成方云,李嘉珏. 中国紫斑牡丹[M].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5:60-61.
[25]朱红霞,袁涛. 中国牡丹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4(1):50.
[26]何秀丽,郑国生,王宗正. 牡丹研究现状与进展[J]. 花卉园艺, 1997(2):34.
[27]中国牡丹全书编纂委员会. 中国牡丹全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5.
[28]J . G. Wister. The peonis[M] . New York ,1998:23.
[29]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9):54-57.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