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心得
2013-04-29黄生录
黄生录
初中历史教学不同于高中历史教学,其具体表现在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的分析方法、问题的解决和运用这三方面。例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较为简单的知识体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会很难解释得清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的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毫无用武之地。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后,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的生动性、逻辑的形象性、教学的互动性。
一、科学的生动性
科学的生动性,即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上的语言生动和形象幽默,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地弱于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若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中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用生动的语言,利用幽默的形象,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或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的陈述等方式把抽象的历史问题具体化,才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教师应苦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将历史课本中艰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转化成有趣的历史故事、幽默的人物形象传达给学生,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等待学生绘声绘色的反馈。当然,也可以借助其他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分析。例如,在教学“七七事变”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卢沟桥》一文进行互动介绍。又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语文课本中的《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一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分析。
二、逻辑的形象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然要套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的内容对历史知識进行分析与讲解,但初中学生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和内容。过去教师还可借助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而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教材改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方法有二。
1. 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了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应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这一内容时,可通过在菜场卖菜的实例让学生感悟计划经济的微观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又如,在教学“姓‘资还是姓‘社”这一内容时,可通过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讲解经济形态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实和丰富历史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教师要合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特征进行形象而直观的描述的同时,使所教学的历史知识变得充实而丰富。例如,在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叙述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过,课文中展示的黄继光、邱少云的例子更多地凸显了中国志愿军战士高大的英雄形象,而其可爱的一面似乎展示不足。这时,教师就应合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实和丰富所教学的历史知识。为此,教师可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请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将教学过程情感化,在教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三、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领悟理解并形成反馈。教师在学生的反馈中感知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不断地重组、缩小或拓展知识范围,以适应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理解、掌握并正确应用课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将理论性较强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感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甲扮演投资兴办企业的资本家,资本家的目的就是剥削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让其他学生扮演雇佣工人,雇佣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并被资本家奴役和剥削;最后,雇佣工人群情激昂地反抗资本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形成过程,更让学生融入其中并深刻地领悟历史课本中所包含的知识难点,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通过践行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大为提升,不仅能较好地理解比较艰深、晦涩的知识点,更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师生关系拉近了。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八一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