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雷夫的“价值教育”

2013-04-29徐苹

中国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雷夫同情心教室

徐苹

价值教育的思考与行动

编者按:面对当今教育中出现的价值混乱、价值多元的现象,认识“价值教育”、思考“价值教育”、落实“价值教育”已成为一大趋势。那么,如何认识、思考、落实“价值教育”?本期《深度报道》将推出一组文章和一篇专访,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教育教学到学校活动,提出并讨论有关“价值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对“价值教育”的践行进行全面总结,以飨读者。

面对当代社会、教育中出现的诸多价值危机现象,国际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价值教育”思潮。近几年,国内学者也不断对这类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价值教育”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另外,“价值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潮,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方式。因此,如何将“价值教育”的内涵恰当融入教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价值教育”的实践出发,介绍近期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具有“美国最好的老师”“传奇教师”等美誉的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中所践行的“价值教育”,并从中寻求可借鉴之处为我国“价值教育”的实践所用。

雷夫所在的霍巴特丛林小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中心一个贫穷、充满暴力的地区,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自移民美国的家庭,家庭的贫穷和破裂让他们生存在恐惧与危险中,他们甚至从小就带有“平庸”“文盲”的标签,以致整个社会都不对他们抱有希望,很多人不愿为他们的未来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在这样一所处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学校里,却出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学生的品德让人称赞,在公共场合,他们的文明、有礼达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1]。那么,雷夫如何改变了这些有价值观缺陷的学生,如何改变了公众对学生的评价,如何在班级活动和课程教学中践行了“价值教育”,将成为本文探讨的三个重要话题。

一、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雷夫有过失落,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因为他相信,“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需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2]”。虽然美国社会也非常强调标准化测验的成绩,但雷夫坚信,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中[3]。考试成绩优异固然好,但更值得称赞的是价值观——我的学生知道许多比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更重要的事情[4]。在雷夫看来,考试成绩只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品格教育才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部分。

雷夫的“成功无捷径”理念,大致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成功无捷径”意味着不断努力。雷夫为学生创造的“学习八法则”,即“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当“成功无捷径”的原则深入学生心中后,学生便愿意多花时间与雷夫一同阅读、参加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做算术。这是雷夫提供给学生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法。二是“成功无捷径”意味着善待他人。雷夫希望学生过上“卓越”的生活,“卓越”不仅指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异,更指学生的言谈举止得体。毕竟,美国社会阶层的区别不仅在于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更在于举止、谈吐、行为。由于生活于底层的人常被认为是举止不文明、不礼貌,不能过上“卓越”生活的人,因此,学业的成功不是过上“卓越”生活的唯一标准,学业的成功不能代替优秀个性的展示。

以“成功无捷径”为理念追求“卓越”的生活,雷夫这样的教育出发点不仅让学生在学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更在品德方面获得认可。

二、“价值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第56号教室”里充满了雷夫智慧的创造,他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充满信任的环境,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付出巨大努力。在雷夫的“价值教育”中体现了勤奋、同情心、团结与合作、责任四方面的“价值原则”。

1.勤奋

勤奋是伴随着“成功无捷径”的理念而来的,它是成功的基础,智慧的源泉。勤奋,即学习与做事认真,愿意付出时间和汗水,尽心尽力,不怕吃苦,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其实,勤奋需要远大理想为依托,并依靠坚忍不拔之志去践行。终归,天才来自于非凡的傻劲,聪明需要不断耕耘,人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1)以远大理想为依托

社会的歧视、环境的恶劣、家长的忽视,让生长在贫穷家庭中的学生不敢有梦想,但雷夫却让学生重燃梦想之源。首先,雷夫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地理、历史。“第56号教室”的每个学生都能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标示出至少150个国家,谈到美国的历史也能滔滔不绝[5]。这不同于常规教学中的只重视阅读和数学,这有利于学生走出思想的局限。其次,雷夫带着学生们出游,认识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谈吐优雅的人。最后,雷夫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从“充满信任”的教室,到各种活动中能力的展现,再到学生热情的激发,这都有利于学生自信的树立。

(2)把“成功无捷径”的理念作为过程

“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和“学习八法则”意味着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在听完林恩·哈雷尔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后,雷夫希望学生们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6]”。至于学习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即全身心投入,用最好的状态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所以,“第56号教室”的学生愿意每天多花两个多小时在学校学习,愿意每周六下午还坚持学习,目的是通过这种延长时间的办法获得更多知识。

2.同情心

同情心就是基于对他人的境遇或状态的理解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它具有向他性、反应性和能动性[7]。同情心是仁爱的表现,是道德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缺乏同情心的、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我们努力使儿童少年在心灵中产生对生命和美好的东西的真诚的关心、担忧和激动[8]”。对学生而言,富有同情心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同情心的培养。在雷夫的教导下,“第56号教室”的学生非常富有同情心。

(1)道德“六阶段”中的同情心

雷夫从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出发,形成“第56号教室”特有的道德“六阶段”,即“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别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雷夫看来,“六阶段”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这六个阶段不断递进,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找出学生良好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支持依据。具体而言,道德“六阶段”有三方面含义。其一,前三个阶段是为外在的荣誉而努力,体现了良好的行为,遗憾的是没有主体的存在。其二,从第四阶段开始,出现了自己的判断和自身的价值选择。其三,从第五阶段开始,已达到同情他者的层次,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雷夫的教导下,“第56号教室”的学生被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阿提克斯·芬奇是一名律师,具有坚定的信念与非凡智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顾个人安危,为黑人和穷人伸张正义)感染,把“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作为行动的前提。

(2)阅读中产生的同情心

雷夫所创设的特殊“阅读法”,即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兴趣爱好选择阅读书目,期望将自己的热情传达给学生。因此,雷夫选择了马克·吐温、约翰·斯坦贝克、威廉·莎士比亚、乔治·奥威尔等文学巨匠的作品。雷夫认为,“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9]”,“要让孩子们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10]”。在阅读教学中,雷夫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雷夫与学生一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产生休戚与共的感觉。二是雷夫带着学生去看与文本相关的话剧、电影,让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领悟文本的含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三是雷夫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而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当皮普发现麦格威齐是自己的恩人时,学生们倒抽了一口气;当吉姆·霍金斯藏在苹果桶里无意间听到独脚海盗的计划时,学生们惊呆了;当乔治杀了雷尼时,学生们哽咽了;当汤姆欺骗战友进到一个粉刷的围墙后时,学生们大笑起来;当艾提卡斯离开法庭时,学生们陷入沉寂中[11]。雷夫的特殊“阅读法”使学生们乐于了解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愿意感受剧中人物的命运多舛。

3.团结与合作

团队精神不仅考验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更考验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团队中,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与其他成员配合默契,“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可以做到。

(1)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中的团结与合作

每年,“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排演莎士比亚戏剧。平日里,雷夫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命运,“……目的是学习语言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乐趣[12]”。戏剧表演不仅吸引着“第56号教室”的学生,更向外班开放。在这个开放的场域中,学生们相互合作,无论前台还是后台,都在为戏剧表演而努力。很多看过学生们表演的观众都不敢相信,十岁的学生竟将莎士比亚的剧作搬演得如此精彩。

(2)体育运动中的团结与合作

对“第56号教室”的学生而言,体育运动不是简单的动作重复,而是探寻体育运动背后的体育精神。为此,“第56号教室”的学生的体育课目标设定为五方面。一是每天运动,二是认识体育基本原则和动作的重要性,三是随时随地展现优秀运动员的精神,四是明白团队合作的价值,五是把从体育活动中学到的种种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其他领域[13]。“第56号教室”的学生无论做什么(包括体育在内),都不取笑或揶揄他人。这个原则始终不会改变[14]。“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单独练习,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能掌握动作要领。关键在于:学生要在自己的练习中,把握技巧,了解自己。

4.责任

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有责任感的人不仅知晓自己应为之事,更对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负责任,即将主动担负责任和敢于承担责任高度统一起来。因此,对学生培养责任感非常必要,旨在让学生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的人。在雷夫看来,让学生形成责任感,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他们,而是让他们学会控制自我。

(1)“班级经济制度”中的责任

“第56号教室”的“班级经济制度”设立了奖惩规则:学生的表现良好会得到“奖金”,例如按时出勤、良好的测验成绩、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等;学生的表现不好会被“罚款”,例如迟到、不完成作业、不诚实等。学生遵守或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最终会反映到他们拥有的“财富”上,更多的“财富”意味着获得更好的座位和更多的服务。首先,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负责,表现越好,“财富”越多。其次,学生要对自己的“储蓄”负责,要善于规划“储蓄”,因为“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15]”。

(2)出游中的责任

出游是“第56号教室”学生的一项经典活动。一般而言,出游活动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学生对出游感兴趣。其二,出游前学生须花充足时间进行准备,这不仅是对出游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为了让每次出游都不盲目,所以出游前需要做三件事:了解目的地的历史,认识离家的生活,规划未来几天的生活。例如:在去迪士尼乐园之前,学生们要提前阅读《迪士尼乐园指南》并研究地图。另外,旅途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一种责任的體现。由于“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以道德“六阶段”为旅途原则,因此他们的表现良好,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且彬彬有礼。

三、“价值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处在美国教育环境下的雷夫,在“第56号教室”里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核心,造就了教育中的“奇迹”。雷夫的“价值教育”的实践行动,能否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借鉴,能否对我国“价值教育”的实践产生启示,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价值教育”的土壤与阳光

雷夫在“第56号教室”实行的“价值教育”,具有丰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一是“值得信任”。雷夫营造班级“值得信任”的氛围,改变以往班级中的“恐惧”风气。正如雷夫所说,“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16]”。在信任的前提下,学生在班级里感到安全和放心。二是以身作则。在遵守班内规章制度和出游时的行为表现方面,雷夫都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与学生最亲近,最容易为学生树立榜样。所以,雷夫抓住每个机会做学生的榜样。毕竟,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行动中、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中均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价值选择,传递着某种“价值原则”[17]。因此,教师自己的言行總会对学生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产生一些影响。三是品德高于分数。雷夫对品德的追求高于对分数的追求,对多学科知识的追求高于对应试考试知识的追求,对学生多元文化视角的重视高于对单一思维发展的重视。

2.“价值教育”的形式与过程

雷夫的“价值教育”的实践更多体现在他为学生设计的活动中,无论是莎士比亚戏剧表演,还是“班级经济制度”,都具有丰富的“价值原则”。每项活动背后都蕴藉着雷夫多年教育实践的积累和对教育深层次的体验。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活动载体的多元。形式是“价值教育”实现的载体,如何选择载体,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且每个活动都不只包含一种原则,而是多种原则的共生。二是活动对象的多元。雷夫的“价值教育”的实践,并不仅限于“第56号教室”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学生。例如: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和出游,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不强迫。三是活动过程的重要性。在雷夫看来,结果并没有过程重要。正如他所说,“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18]”。

参考文献:

[1][2][3][4][5][6][9][10][12][13][14][15][16][18]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7]石中英.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J].教育研究,2010(9).

[8]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公民的诞生[M].毕涉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1]雷夫·艾斯奎斯.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M].邱宏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17]胡萨.西方“价值教育”兴起、原因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徐冰子 梁金)

猜你喜欢

雷夫同情心教室
“313”教室
滥施同情心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头发着了火的老师
百龄坛特醇雷夫系列限量版炫目上市
无视我,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