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光素器造型的艺术特点

2013-04-29范小芳

佛山陶瓷 2013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紫砂

范小芳

摘 要: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词:紫砂;光素器;艺术特点

1 砂壶的演变发展

初期的紫砂陶与其它日用陶无明显区别。明代中期后,才开始用壶泡茶,紫砂壶凭它优异的功能崭露头角,造就了一代制壶名家,时大彬是那时杰出代表,所作茗壶有大有小、壶式古朴,制作技法精良,但传世极为稀少,在明代后期,时大彬等人的最大贡献是使紫砂陶的质发生了极大飞跃,真正跨入了艺术行列。

明代后期,由于从业人员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艺术壶始与日用陶并存。在造型及功能上也已有所区别,适应着不同层次、区域、习俗的需要。如北方地区的大壶,长江中下游的中壶,南方一带的小壶(泡茶方法不同,大多是功夫茶)。宜兴紫砂茗壶始终和生活相联系在一起,促进茶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2 素器独特的造型技艺

光素器与花塑器、筋纹器相比较,没有繁杂装饰和华丽的外表,形象朴素,它合理地运用点、线、面,以简单线条、匀称、平衡、统一地勾勒出造型。

紫砂工艺陶造型多姿多彩,在整个陶瓷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圆中见规,方中见矩”。除得天独厚的材质因素外,继承并且发展传统的成型技法是最重要的原因。圆器的打身筒和方器的镶身筒手法有别于瓷器制作的转轮法,是一种巧妙运用材质的可塑性独特的工艺技术。

从事紫砂这一行业的我们都知道,不知道紫砂泥性的人是做不出好作品的。学做制壶的人,是从最简单的光素器(圆壶)入手,一是为了练快,多打泥片、多打身筒、多搓嘴、把,最主要的是熟悉泥性,二是练眼功、练手法,使自己懂得轮廓、线条、转折变化的功能。只有这样掌握熟练的基本技法,才能踏上制壶的精工细作的台阶。

3 经典光素器鉴赏

赏壶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同一个造型因制作者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各具形态,好的作(下转第59页)品确实是一件艺术品,反之充其量只是一件日用品。

“掇球壶”,是陈寿珍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的珍品。壶体造型典型规范,圆稳、匀正、和谐。盖、口、线粗细有致,壶体丰满,线形流畅,点、线、面完美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技法和灵敏的艺术内涵,即使有最强的情感也做不出好作品来。

顾绍培大师在近五十年紫砂工艺创作上,不论壶、瓶、盆、饰皆具声望,特大件尤为独长。“高风亮节壶”是顾绍培大师创作的最大紫砂壶,身高八十厘米,能容纳五十三公斤水。在设计上采用三位一体式,取材自然、稳定、庄重、静中有动之感。理性、抒情、性格适度,施艺技法舒展合理,写实与形意含蓄地表达了“形意相依、气韵生动、题意贴切”的艺术风格及大师博大思想个性,也是他严谨的创作态度,丰富的艺术才华,精湛超群的制作技艺的体现。

4 总结

紫砂光素器壶体造型简练,点、线、面的运用对壶体造型的优美非常重要,壶体主体、附件尺寸比例要和谐统一,曲线的过渡平衡,才能得到艺术的发挥和感情上的满足,促使艺人与赏壶者一直延续相依,有艺术感的共识。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紫砂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