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权失衡的国企决策怪象
2013-04-29荘瑞豪
荘瑞豪
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科尔尼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拥有20年咨询经验
由于错位的关系,现在决策的有效性是偏低的。这也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面对
现在的国企,尤其是央企,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上市公司,是面向市场的,有交易所的监管法规来约束。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公司决策却不是公司层面本身就能决定的。
公司治理架构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大的国企或央企集团都是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很多时候会通过控股公司的结构把一部分业务板块组合去上市,从而形成控股公司下面有各个业务板块、上面还有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一般不是上市公司,上市的控股公司的管理层是面向市场和交易所,要向股东或市场沟通公司未来的计划以及新的战略举措。按照国外来看,作为管理层,战略在董事会通过就够了。国内的上市控股公司上面如果是国企或央企的话,集团公司上面有国资委,层级很多。很多时候有些举措或想法控股公司说了不算,如果集团和国资委不同意,控股公司就没法实施。这个治理结构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但是由于过去大环境好,各个上市公司的业绩都看好,所以问题和矛盾不突出。这两年市场环境严峻,股东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时,集团-控股公司-业务板块的决策错位所带来的矛盾就放大了。 眼下,是国企或央企开始着手解决公司治理架构中存在的问题的最好时机。
很多时候,同央企或国企交换名片时,一个人都是两张名片:一张是控股公司的,另一张是集团公司的,到底是以上市公司名义决策,还是以集团公司名义想问题,时常混淆。这些企业的战略或执行有很多缺位的地方,我认为这是由于组织架构带来的决策问题。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不一定是对上市公司董事长汇报,而是直接去集团层面汇报,因为知道跟上市公司董事长汇报也没用,这样一来就等于架空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还是要面向市场和监管当局,上市公司处于一种责任都在,却没有权利的尴尬状态,目前来看,受此困扰的企业不在少数。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得到集团的全面支持,很难向市场交代企业未来的战略或策略。这需要集团、国资委等多层级的人来拍板让上市公司去做事。重要的是,谁到底应该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现在很多时候,集团和控股公司的管理层是两拨人,权利在集团,责任在控股公司。权利和责任是分开的。不管怎样设计,权利和责任都是应该放在一起的。
集团要权利,不要责任,没有市场压力,也不需要向市场道歉。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就有必要去面对和处理它,目前市场出现这种结构性的转变时,就会发现盈利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市场要给上市公司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而且现在来看这问题越来越突出了。有的是母子公司管控体系,有的甚至细致到决策流程,到最后问题的根源还是回到责任和权利不对等。这种情况下,设计一个管控体系的落地情形也各不相同。做得比较好的是神华集团,因为它的权利和责任是在同一层面。起码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复杂性,如果管理层有这种视野,就不必花很大力气去说服他,当集团遗留下来这种思维,要求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就要花很大精力去说服,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首先要解决集团层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集团层面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解决控股公司层面的问题,有时候,集团公司不愿意做出妥协,始终要把责任留在上市公司这边,股权放在集团,而责任在控股公司是一条走不下去的路。有了制度设计的保障还不够,关键在于实施。有时候,实施阶段的走样也很可怕。有些企业会低估管控的复杂性,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大家都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了。
权利和责任对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否则所有的提高盈利或降低成本的举措都很难有效的实施。拿任何一个国企或央企来说,上市公司会碰到几种类型的问题:盈利开始下降;甚至开始亏损;准备走出去。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如果大环境不好的行业,再去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好对内削减成本,可以变卖哪些资产或业务板块,当企业需要做出这种动作的时候,多层级的治理架构所带来的决策的不便就会凸显出来。
有一个情形是:上市公司的其中的某个业务板块的董事长也是集团公司的副总。这样带来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方面业务板块应当向控股公司汇报,但控股公司同时有得向集团汇报,谁是谁的领导就很难说得清,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到底谁听命于谁,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作为上市公司领导人,却管不了自己下面的业务板块,因为板块的领导其实也是是自己的上司。
由于错位的关系,现在决策的有效性是偏低的。这也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