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细节 教学大文章
2013-04-29葛小娥
葛小娥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把课堂教学细节比作一粒粒珍珠,那么每颗珍珠都能磨得光彩夺目,串成一条华丽高贵的项链。我们知道,每节课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细节构成的,不同的教學场景和教学片断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细节是推动教学现场发展和其进程,提升课堂品质的原动力。
一、创设情境,此时无声胜有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手语具有指示、象形、象征、情意等多种功能,它和其他非言语行为一样,不仅可以补充、强化语言信息,还可以替代语言信息,甚至有时还能起到语言信息之外的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上课伊始,他面向学生高举右手,一言不发。学生觉得奇怪,个个都注视着他。稍停,只见他用手掌面去摸摸黑板面、讲桌面和课本面,接着就直接引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样的手语既设疑又激趣,学生对面积的大小有更深刻的理解,比用语言直接讲解效果更好。
二、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找出真相
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特别是一些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更能诱发学生去思考、争论。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说过:“当我们遇到自相矛盾的问题时,真是太棒了!因为我们就有希望获得一些进展了。”下面看看一节精彩的教学实录。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哪些?同学们知道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现在拆开发给你们的信封,取出里面的表格和图形,自己动手折折,并根据要求在表格里填空。(学生完成后,对三角形的汇报结果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是)
师:到底哪方是正确的呢?我们来个辩论赛吧。假定“是的”为正方,“否的”为反方。请双方代表说明各自的理由。
生1:我们经过对折比较后,发现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无疑说明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们折来折去,发现根本就不重合,这说明三角形绝对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3:两个三角形不一样!一个是等腰三角形,一个不是等腰三角形。
师:说得真好!
通过操作,学生明白了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的。教师特意在信封中放进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巧妙设置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陷阱。在辩论中,正反双方情绪高昂,针锋相对。通过辩论,学生就能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就地取材,学生自己也是一种教材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一位教师在概括出5的乘法口诀后,有意设计了如下问题:“谁能找出身边与5有关的事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能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生1:一只手有5个手指,我有一双手,共有多少个手指?二五一十,我有10个手指。
生2:一件衣服有 5个纽扣,做 4 件这样的衣服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四五二十,共需要20个纽扣。
生3:我们班后面的黑板上写有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行5个字,共有多少个字?四五二十,共有20个字。
教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双手竖起大拇指,并让全班学生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此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几处“有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查找和利用身边的潜在资源,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能力。
四、一波三折,让学生在“上当”中“上心”
“角的度量”这节课中数学概念较多。量角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猜一猜下面的角会是多少度?
(1)角的一条边指向右边的 20 度、50 度、70 度,另一条边不给出。学生猜测20 度、50 度、70 度后,如果教师出示另一边条恰好正对着零刻度线,学生的猜测无疑是正确的。
(2)角的一条边指着 40 度,另一条边不给学生知道。学生猜测 40度后,教师再出示另一条边(指向反方向), 学生连喊上当。
(3)角的一条边指着 60度,另一条边暂不给出。学生思考后猜测:这个角既可以是60度,也可以是 120 度。教师再次出示角的另一条边不是指向零刻度线。学生连呼上当。
(4)角的一条边指着70度,另一边条暂不给出。学生抢着回答:如果另一条边对着零刻度线,这个角就是 70 度或110 度;如果另一条边没对着零刻度线,则无法知道角的度数。教师出示另一条边,正对着 10 度刻度线。学生先是直呼“无法测量”,继而纷纷举手,“应该是 60度”……
问题的设计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的内容直指本课所学的新知,即如何准确地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学生在猜测中思维不断发展,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最终在思维的碰撞中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教学细节不大,可以说只是构成教学行为外显的最小单位;教学细节不小,它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细节,而且要通过推敲、研磨教学细节,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