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3-04-29杨建萍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教师

杨建萍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使每个成员的机会均等,而且通过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谈几点认识,与同行分享。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数学中意义

在新课程教育观念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应该成为主动掌握知识的主人,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隶。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的角度提出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使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研究,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同时,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绝不单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最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所以有必要提前科学分组和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都感受到主人翁的意识。具体做法:教师在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认知能力等进行分组,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水平进行合理分工,这样各小组实力才能均衡,有利于公平竞争,互相促进,让每名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我讲“普查与抽样调查”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结合我市中考的数学成绩统计,让学生真正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每个小组的6个人中,都让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工,分别充当记录员、操作员、统计员、发言人等角色,大家各尽其职,小组合作学习合力、合理、有序。

三、精心设计,优化效率

教师的精心设计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撇开了教师的指导,应是由各个小组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学习方式,造成不同程度的课堂秩序混乱,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课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小组活动,课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进行巧妙的引导,科学的启发,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开展。1、营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对于稍难一点的数学题不愿做深入思考,他们缺乏思维的触发点,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没有信心。为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可以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如:讲解“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全等,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技能基础。判定全等的条件,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合作交流。让学生对三角形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边实践边小组讨论: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什么情况下全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操作、观察、归纳、交流等确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营造小组合作氛围,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依据内容,抓住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有很多教师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但结果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未能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未考虑学生实际,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问题设计太浅,有“轻而易举之感”,小组讨论无意义,问题设计太深,小组成员手足无措,产生畏惧情感。笔者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合理适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讨论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还要牢牢抓住切入的时机,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动脑,主动思维,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各种能力。

四、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扎实的合作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生生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学会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要求自己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进而从实践中领会数学知识。鼓励学生试一试、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折一折,学生动手动脑,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以及实践与思维相结合的技能。

如:讲勾股定理时,要求小组成员课前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归类总结能力;课上鼓励每一名学生深入思考、注重挖掘,发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上的一种有利于学生合作互助、交流互补、建构新知、增强体验的学习方式,已经在课堂上广泛应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树立“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的理念,加强研究与反思,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