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创设情境
2013-04-29温成武
温成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效创设情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们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我们该怎样把握好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效”与“度”呢?
一、情境创设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多媒体课件。
一位教师在上《圆的周长》时,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亮丽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多媒体动画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这种故事我们都听了几十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昏昏欲睡,参与度不高,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这位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没有打动学生的心灵、没能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呢?其实处于不同心理阶段、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深厚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的情境,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毛线绕圆一周,让红色的“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帮助学生成功地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毛线从“圆周”上拉下来,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就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度,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毛线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二、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情景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关系,同时又表示结果,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认知难点,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的数是5,出来的数是15;输入的数是13,出来的数是23……
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30”,输出“30+10”;输入“52”,输出“52+10”;输入“a”,出来的便是“a+10”……
这里通过“魔盒”,创设输入“a”出来“a +10”这一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出来的“a +10”就是结果。而在输入的数与出来的数不断变化中,却又存在着不变的关系:出来的数总是输入的数加10,“魔盒”是按“a +10”的关系式进行加工的,即“a+10”又表示一种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构建的效果。这里“魔盒”的情境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魔盒”只是“道具”而这一“道具”更重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的难点:出来的数“a+10”是一个结果,加工的关系式也是“a +10”。
可见教师选择“魔盒”这一情境,能比较顺利地让学生接纳这种典型的代数思维方式,解决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设情境要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目标》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趣。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学生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