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域下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融合研究
2013-04-29刘海仁
【摘 要】本文从体育精神和体育生态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体育精神的内容及特性,寻求两者融合的途径,旨在保留体育精神的原生态,可以有效的传承和创新体育生态文化,为高校培养优秀的人才服务。
【关键词】生态学;体育精神;体育生态文化;融合
1.研究的缘起
用生态学视域研究体育生态文化和体育精神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着一般研究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它可以从体育精神产生的源头来看待体育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建立在适宜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有着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体育生态文化作为原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恰好充当了传承体育文化的载体。高校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支撑。在这个高度重视生态精神的时代,将体育精神和体育生态文化相融合,可使体育生态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和熏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校园和谐的文化氛围。
2.相关概念的解释
2.1 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1]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主体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的核心是超越。而超越体现的是对体育活动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等超越的集中反映。通过不断的超越,使体育活动主体表现为超越自我,追求更完美。因此,体育精神一旦形成,必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产生巨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良好的体育氛围。
2.2 生态文化
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种,是通过文化使自己适应环境的。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手段。[2]陈敏豪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在开发自然、变革社会、推进文明的过程中经常反思、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3]陈幼君认为生态文化是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主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一种自然观。[4]由此推出,生态文化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原点,在自然的人格化和人格的自然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文化。
2.3 体育生态文化
体育不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而是社会或群体选择的文化过程。[5]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与大自然有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深深影响着在自然经济土壤中诞生的民族体育活动。[6]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属于生态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生态性,赵凤霞等认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要适应生态体育的发展与变化,生态环境促进或约束着民族体育的发展。[7]
3.体育精神的内容及特性
3.1 体育精神的内容
学者黄莉认为体育精神反映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是人类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8]学者张之沧认为精神就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培养和锻炼身体素质的精神;就是把人类的繁衍兴旺和身体的健康、强壮以及调和身心、养生防病置于首位的精神;就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和自强自立的精神。[9]学者黄晓华认为体育精神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和平友爱精神、刻苦务实精神、公平正直精神、自强拼搏精神、自主创新精神、自我实现精神。[10]
因此,这里认为体育精神内容包括在比赛中体现出的和平友爱精神、在运动和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艰苦务实精神、在比赛和运动中体现出的自强拼搏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等。
3.2 体育精神的特性
体育精神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者体育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意识性行为。人们的意识性行为是靠观念和思想指导的。因为体育精神包括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协同意识。[11]这种意识恰恰是欲望的表现。因此是欲望创造了世界,是力生产了现实,体育产生了力,是体育产生了美。力、欲望和身体之美是连接和互动关系,这也成就了表征一种人生哲学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产生是人对体育的力和美认识的升华,是人在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本质回归,就像“尊严和美”是体育的真正价值一样。正是现代人积极投入体育精神的洪流中才有所体验、哲思和感悟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特性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灵魂,尤其是体育生态文化是和谐社会所体现的重要文化之一,是人类一种普遍价值的体现。
4.体育精神和体育生态文化的融合途径
4.1 确定生态位,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人才资源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特定尺度下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地位”。[12]本文认为生态位是某一体育物种在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不变情况下,积极进行时空的的扩展,以达到生态释放的目的。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适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品质的校园体育文化,使师生真正在不同的生态位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真正投身校园文化建设中。
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体育文化的创造不同,融合是外部的变化,特别是人在融合过程中起着整合生态逻辑“指令维系”的作用。人是具有无限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生态载体。体育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以人为本、从人入手,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特别是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整合如体育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专业的人才,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着校园体育生态文化的建造和变革,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它的陶冶、引导,以塑造他们的精、气、神。在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生态体育课程,将体育生态文化和和体育精神充分融合,培养一批热爱体育生态文化的学生和从事体育生态文化研究、开发的教师,使之主导整个竞争态势的生态位。
4.2 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顺应文化发展潮流
体育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它在运行中某一部分出现了解体,可能威胁到整个文化体系,进而导致社会整合的瓦解。高校作为整个文化生态群落的生态场,也是开展体育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它的文化活动主体思维和思想对社会文化潮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师生提供崭新、有目的、高效率的建议去提高不断变化着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1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高校师生文化力提升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生态链上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14]体育生态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融合,能够使师生关系在遵循生态法则且生态位在文化内生态个体和群体不断进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把师生对生活的体验高度概括起来,建立起符合传承、创新体育生态文化的机制,彰显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组织开展生态体育比赛活动,强化生态优势
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的各个要素之所以能够形成社会是依靠文化的联系作用。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种背景下,大多数体育活动都是因文化接触和融合的环境确定的。[15]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6]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促进文化在横向上的的传播与渗透。它的传播不仅与渗透具有必然性,还有合理性。因为这种文化具有生态优势。
生态优势是指生态环境中一定范围内的资源被少数物种优先占有的程度。高校的体育生态文化系统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动态进化过程。因为地域和风俗文化的不同,各个高校所在地乡土体育文化的发展情况也不同。这恰恰是体现了开展生态体育文化项目的优势所在。良好的校园体育生态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学校教育有益的补充。高校要经常性开展具有浓郁生态文化气息的生态体育活动,鼓励形成体育参与者、欣赏者分享彼此间的经验和技能的和谐氛围。
4.4 发挥综合优势,乡土种、非乡土种齐头并举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文化都不能在封闭的状况下求发展,而应该呈现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局面。在这种开放的大环境下,高校体育生态文化也应该逐步由“封闭一元”走向“开放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某一单位体在不断应对内外部的资源条件、机遇与威胁等各种因素不断组合形成的综合竞争力。[17]
每一种体育生态文化,都根植于一个具体的地方,代表着一种认识方法,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和一种世界观。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内核,就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的、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各方面物质的东西,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所以,要发挥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优势,必须既有对在历史上本地区优秀的乡土体育文化产生的文化成果进行继承和保留,也有根据现实社会条件引进外来的体育文化,以求在和体育精神融和时获得文化力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凝聚在体育生态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具有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中,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学校长远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屈德新.体育精神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3):66-67.
[2]轩玉荣.生态共同体: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建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7):23-26.
[3]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
[4]陈幼君.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构建[J].求索,2007(9):88-89.
[5]编写组.新世纪体育科学学科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221-222.
[6]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5-9.
[7]赵凤霞,等.新疆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的恢复与构建[J].四川体育科学,2011(2):23-25.
[8]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6):88-92.
[9]张之沧.论体育的逻辑[J].体育与科学,2009(1):6-10.
[10]黄晓华,等.体育精神的哲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31-33.
[11]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109-113.
[12]张光明,等.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16):
46-51.
[13]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
[14]王列娟,等.高校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8(11):162-163.
[15]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0-5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17]王宏起.企业综合优势理论研究[J].管理世界,2005(4):151-152.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自治区高等学校2012一般项目《百色市高校校园体育生态文化的构建研究》(201204LX4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海仁(1978—),安徽寿县人,百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体育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