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013-04-29阳利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语文

阳利平

民俗文化,是普通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汉书·王吉传》中有记载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1]这充分说明,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斑斓多姿。它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的学生。《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中国民俗文化》还成为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模块课程之一,共有7个单元,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言、梳理探究及相关链接,以便更直观而生动地引出民俗现象,或提供更多的民俗资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文化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经济化。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传承文化为主要任务的语文教育来说,中国民俗文化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3]中国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中国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获得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与语文基础知识,其中还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使得它在陶冶学生情操、热爱本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离骚》,屈原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以及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在这首政治抒情诗中,楚辞风貌一展无余,而当时楚国的民俗风情也与文中的华美辞句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相得益彰。若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讲解艾草幽兰、江离辟芷、申椒菌桂等具有楚文化代表的风物,穿插讲解后羿畋猎、凤皇(同“凰”)受冶、灵氛占卜等神话传说,同时结合端午节的来源、包粽子、赛龙舟等纪念屈原的传统活动,以及国家现在对传统民族节日的高度重视等,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涵,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热爱本民族文化,引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击浊扬清。

神话《女娲补天》收编在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中,其中强烈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我国古代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于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二、塑造和健全品行人格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题内之义,塑造学生健全良好的品行人格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饱含浓厚民间文化气息的鲁迅小说《药》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该作品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小说中华老栓为救治身患肺痨重病的儿子买来人血馒头,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这些在当今社会人们是无法理解的。但是这与历史上的祭祀民俗是有着重要联系的。鲁迅在《狂人日记》及散文《范爱农》里都写到了清末革命者徐锡麟心肝被吃的事,也曾写到:“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注:“散胙”原指旧时祭祀仪式完成后,发给参加者祭祀用过的肉。)鲁迅把“散胙”引申为先驱者牺牲后,民众从精神、心理上对他们的利用。在小说中,人血馒头成为联接作品丰富内涵的审美物象,一个凝结着作品“张力结构”的艺术道具[4]。作品中塑造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和不觉悟的冷眼“看客”,对于树立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品质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形成和确立人生价值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如忠、孝、仁、义、信、和、敬、恩、序、别、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等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礼俗规范,为学生建构精神文明提供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讲诚守信”、“为仁由己”、“礼仪天下”、“忠恕之道”、“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传统观念为学生提供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及处世的准则,乃至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的形成都影响深远。

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選修教材中,神话《刑天舞干戚》里的刑天那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顽强战斗精神,在每个学子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刑天舞干戚”成为永不妥协的象征。《女娲补天》告诉学生,一个人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鲧禹治水》教育学生,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拥有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饶的伟大斗争精神,才能获得成功;《羿射十日》启示学生,一个人要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才能为民除害,成为人民英雄。沈从文的《边城》,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湘西对歌民俗及傩文化来解读;通过研究北京民俗文化来体会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通过把握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婚姻民俗及游艺民俗来感悟《诗经》等。这些优秀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

四、品味和鉴赏民俗文化

语文教育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时,往往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语言的感受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有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文章中,作者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向读者说起胡同文化——“大腌萝卜”、“虾米皮熬白菜”、“棒子面”等北京的风味吃食和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的盲人吹短笛等风俗民情,再现了老北京深厚的民俗文化气息,表达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胡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在现代文明大潮中没落的北京胡同的复杂而感伤的心情。

鉴赏民俗文化作品,需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教学鲁迅的《祝福》,要求很好地解读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的重要价值。“祝福”是在旧社会江南一带农村过年时举行的隆重的年终大典。阔人家操办“福礼”,供于祖先和天神的牌位之前,点上香烛,意在祈求保佑。因此,“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迅的作品中,民俗事象俯拾即是,有的成为联接作品丰富内涵的审美物象,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有的成为开掘“本文”深度进向的一个活动背景,如“祝福”;有的则构成作者审美思考的艺术契机,如《风波》中的辫子;还有的成为沟通读者某些方面时代感触的文学媒体,如《长明灯》中的“长明灯”等。

再如《林黛玉進贾府》,作品一开始就笼罩着浓烈的梦幻色彩,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绛珠还泪”的传说,再到“太虚幻境”。宝黛虽结下“木石之盟”,但“还泪”之说预示着宝黛爱情的悲剧。作品通过描绘服饰、饮食、建筑等民俗文化以及省亲、回九、抓周、冲喜、斋戒等民俗现象,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演变。因此,品味与鉴赏文本中的民俗事象,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正确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的关键。正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史学家丹纳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5]

中国民俗文化赋予了语文教育丰富的内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6]。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有效地整合了课内外课程资源,把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感染的同时,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语文、用语文和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1]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纪.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5.

[2]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孟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内涵——浅析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6).

[4] 皇甫晓涛.鲁迅的民俗事象.枣庄师专学报,1997(1).

[5] 韦宁.美国蒙大拿州印第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启示.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6] 冯汝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语文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