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与人教版“古代手工业”三处分歧辨正
2013-04-29刘晓兵
刘晓兵
江苏省以市为单位,自主选用了人民版和人教版两套高中历史教材。为更好地实施教学,一线教师往往同时参阅两种教材。在教材使用中,笔者发现两套教材在“古代手工业”部分存在三处分歧,现对其正误作简要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一、“素纱褝衣”与“素纱单衣”
人民版必修二第12页(2009年版,下同)和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2007年版,下同)选用了同一件著名的纺织品文物的图片,但在文字说明中却分别标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那么,“褝”和“单”是否通用?哪个是对的?推究本源,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
1972年,在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考古队员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墓中安卧着一位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沉睡了两千年的女子,她就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
“素纱褝衣”是辛追的随葬品,当这件衣服完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惊呆了。用马王堆汉墓的主要发掘者、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的话来说,素纱褝衣“薄得让人难以置信”。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这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是没有染色的白纱;“褝衣”是指无衬里的单层衣,这在古代文献中是有据可循的。《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褝衣,言无里也”;《说文解字》说:“褝,衣不重也。”《礼记·玉藻》:“褝为絅”;东汉郑玄注曰:“絅,有衣裳而无里。”
从表意的角度说,“褝衣”与“单衣”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宋代的《集韵》就直接把“褝”通作“单”。应当说,人教版的化繁为简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读(“褝”是个生僻字,以致于许多人误以为是“褝衣”),但从历史学科的严谨性上说,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用其本名更为规范。这件文物一出土就被命名为“素纱褝衣”,现在湖南省博物馆该展品旁边的介绍文字就是“素纱褝衣”,在涉及该文物的较为专业的资料中,绝大部分时候也使用这一名称,比如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国宝档案”等栏目,朱绍侯编著的《中国古代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等等。从另一个角度说,“素纱褝衣”比“素纱单衣”一名更能展现这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举之若无”的国宝级文物的厚重历史感。
二、“花机”与“花楼机”
人民版必修二第13页与人教版第10页均选取了同一幅图片,却分别标注“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和“花楼机”,这幅图应该称为“花机”还是“花楼机”呢?
图片反映的实物是中国古代的手工提花织机,简称花机,因机上有花楼,很多地方也称之为花楼机,两个名字是通用的。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据《西京杂记》记载:“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光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这是关于手工织机的最早记载。经汉唐时期的发展,至宋元时期,手工织机已经走上定型化,宋人已使用提花机。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对其结构作了详细说明,并附有图片。今天,织造蜀锦、云锦依然还在使用这种复杂的人工提花机,它已经成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版本教材选用的这幅图选自《天工开物·乃服》,图的题头就是“花机图”,文字部分说“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笔者以为,人教版用“花楼机”的名字,并不能算错,但既然這幅图有明确的出处,还是用原图的名字“花机”或者加括号注明比较好。
三、五大名窑何所指?
人民版必修二第15页说:“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名闻天下。”这种叙述带来了学生的困惑,有学生专门找笔者询问——这五座窑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大名窑吗?
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说:“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定窑在河北曲阳……汝窑在河南宝丰……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官窑在河南开封……钧窑在河南禹州……”显然,人教版明确提到五大名窑的说法,这也是通常使用的说法,人民版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瓷窑,没有涉及“五大名窑”的说法,但数目恰恰是五个,造成了学生的误会。
据学者考证,宋代几大名窑的说法,可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当时为宫廷编制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说:“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284页)柴窑据传是周世宗柴荣的御窑,虽有多种说法,但至今并没有发现窑址和实物,所以,柴窑的存在与否根本无法确定。另外五座窑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五大名窑的说法。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因烧制时间短促,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宋代就有“汝窑为魁”的说法,明清品评五大名窑时将之排名第一。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是一个暂时没有发现窑址的瓷窑。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居多。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钧窑之名并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关于钧窑早期的历史,也还不清楚。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烧成后,钧瓷颜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千”。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哥窑也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确切窑场至今也没有发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又一大悬案。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也有人认为哥窑在浙江龙泉。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定窑为民窑,主窑址在河北曲阳。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可能是由于五大名窑的历史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清楚,人民版教材没有专门提及五大名窑,而给出了目前能够确定的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著名的瓷窑,这些窑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烧制民用瓷器的同时,也为宫廷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瓷器。这样尽管容易让学生误会,但从其文字的严谨性和专业的科学性上说,反倒优于人教版。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