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3-04-29肖亮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肖亮

摘要:本文结合本单位目前的具体业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教育行业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人事信息管理系统;Web服务技术

随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人事管理档案资料增多,各单位都愈来愈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提升单位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而且也需要信息化工具进行辅助。

目前我单位及下属的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的人事管理均存在大量问题,具体可概况为以下几点:(1)目前我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本市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学校的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未普及;(2)人事信息数据不能共享,不能集中管理;(3)对培训管理、年度考核、人事异动记录等工作的管理和动态监控较弱;(4)查询统计困难。

因此,为了准确及时掌握教育发展的动态,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为本单位及下属各学校提供优质信息咨询服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由上到下的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改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效率低下的局面,全面提升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系统的需求分析

首先对本单位下属各科室、下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的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作了细致的调研,获取了教育行业中人事管理工作的典型流程和所需的数据信息。同时根据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标准,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1)系统为C/S模式,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2)使用系统前需要验证用户身份;(3)系统统一管理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身份验证;(4)系统使用符合国家下发的教育信息化标准文件规定的数据格式;(5)系统主要由:用户身份管理模块、系统配置管理模块、组织机构管理模块、人事信息管理模块和统计分析管理模块组成。

1.功能性需求。

根据前面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为:用户信息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共5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详细说明如下:

(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相关信息。系统用户按不同的角色分为三组:普通用户、操作员用户和管理员用户。系统按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功能界面,并且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验证功能。

(2)系统配置管理模块是管理系统的各项配置信息,如添加修改用户,管理数据库位置等。用户通过登录并且为操作员用户或管理员用户身份方可进入本功能界面。

(3)组织机构管理模块能管理单位的组织架构。如下属科室、学校;学校下属分校、科室等。操作员用户或管理员用户能应用此模块建立某单位新的下属单位,以形成单位本身的构造图。

(4)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按标准流程管理人事相关信息和人事异动过程;并形成符合国家标准数据格式的人事数据;且能自动导入导出标准格式的人事数据文件,以便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之间互通人事信息。

(5)复合条件统计功能是教育人事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是基于多种复合条件对各级人事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考虑到各单位现有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手工处理流程,形成的统计数据能形成Excel文档。

2.非功能性需求。

(1)正确性。本系统应能保证数据输入、输出及数据传输的100%准确率。(2)健壮性。本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健壮性,相关软件或硬件组成部分的缺陷或发生异常的情况,能保持继续正常运行。一旦超过容忍限度,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地恢复。(3)性能和效率。界面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允许最少10个用户并发操作本系统。(4)易用性。对公用数据直接从资料库中调用,避免重复录入;尽量符合目前用户手工操作习惯;页面切换灵活,关联性强,能很方便查到相关联的数据。(5)安全性。严格禁止对数据的非授权访问。(6)可扩展性。系统可允许今后1~2年内的技术更新和新的业务模块添加。

二、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1.系统拓扑结构。

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系统的体系结构保证系统具有灵活的部署结构。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及下属学校的状况、用户的数量和现有设备等多方面考虑,系统采用具有冗余结构的多级部署模式。同时为了满足本单位日益扩大的业务和人力需求,系统能够适应多级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部署模式。各级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数据同步、参数同步、报表同步、指标同步等方式实现多级服务器的同步。

2.系统的分层架构。

从以上的组织机构和流程分析,我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系统分层架构设计。

本系统共分为4层:客户端、业务逻辑、公共服务和数据层。其中客户端部分运行于客户端机器,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业务逻辑层则主要是根据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完成主要的人事管理业务。公共服务层则是从业务逻辑层中抽取出复用性较高的功能模块,单独完成,并由业务逻辑调用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以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改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数据层则主要是数据库和相应存储过程。

三、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速度,充分利用客户端机器设备的能力,本系统主要功能用C/S模式实现,部分重用性较高的功能则用基于ASP.NET的Web Services方式实现。所以系统可按功能集合划分模块。

(1)系统配置管理。包含各类系统设置,例如:数据库位置、管理员账号密码等。同时能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2)用户信息管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用户个人信息包含照片等多媒体信息。系统允许管理员创建新用户,个人用户能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系统所有功能均需要用户登录后才能使用,本模块提供用户身份验证功能。

(3)组织机构管理。对本单位的说明信息的管理和本单位下属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是以不同级别单位进行人事信息统计分析的基础。

(4)人事信息管理。对核心的人事信息的管理和人事异动的管理。普通用户能查询自身的人事信息和人事异动情况。操作员用户和管理员用户能增删改动普通用户的人事信息,并完成人事异动操作。系统能将本单位的人事信息导出为XML文件,也能导入XML文件的人事信息。

(5)查询统计报表管理。能设置复杂查询条件查询特定或多个人事信息。同时允许以多种方式设置生成报表并转换为Excle格式。

四、数据库的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中,主要识别用户、组织机构、人事信息和人事异动信息4个主要的实体以及这4个主要实体之间的入职、聘任、调动三个关系。

除了上述主要的数据表之外,还有辅助的基本代码表、操作日志表、考勤记录表、培训记录表、奖惩记录表、简历表、出国情况表、个人成果表、家庭成员情况表等。

数据库中各字段名称与类型的选择均遵循了教育部编制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的规定,并将作为后续系统开发的基础。

五、系统的实现

1.开发环境的选择。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考虑到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限制,选择了易用性较强的Microsoft Windows。考虑到开发的时效性,系统的开发平台选择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语言选择了C#.NET,数据库选用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这些开发工具产品均具有使用方便、开发速度快的特点,对于中小规模的网络应用的支持能力也很强。

2.系统测试。

通过对本单位下属13个科室和9个下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目前在编的172名职工的资料管理作为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并针对测试的结果修正了存在的bug,使得系统最终达到预计的目标。

六、结语

目前该系统已在本单位试运行中,试运行的结果证明该系统能满足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需要,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集成性。

(作者单位:肇庆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廖忠祥,赵晨曦,张玉娟. 人事管理电脑化的实现方法[J].人事管理, 2001,(4).

[2]俞彩云,李士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2).

[3]李勇平, 陈峰波. ASP.NET(C#)基础教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及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思考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榆林学院智慧校园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