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非历史专业杂志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13-04-29尹海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林则徐史料历史

尹海峰

《历史教学》“阅读与备课”栏目已刊登了多位老师的文章,大多提到专业历史教学杂志与备课教学的关系。笔者从教以来在阅读方面,除了专业历史教学杂志之外,影响很大的还有几本非历史教学杂志,特别是《随笔》杂志。下面就与广大同仁分享《随笔》对自己备课所起到的帮助作用。

一、补充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注重新材料及由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而新史观也要靠新史料来体现。作为普通中学历史教师,即使有当今至为便捷的网络手段以及极为易得的几乎无限量的电子书籍,但是囿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以及收集、整理、检索及辨析能力的不足,都使得以上看似无限的资料来源在作用上大打折扣。

《随笔》中的作者因其自身素质及史学素养,引用的史料是很有价值的。有两篇是谈苏联解体的,分别为《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2010.1)和《盖达尔的盛世》(2010.5)。

不可无休止地利用人民的信任。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1]。

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笔者拿来进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一课的导入,让学生判断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这么说?

1933年到1934年,还有战争期间和战争以后,都闹开了饥荒。那往往是全家饿死,甚至全村死绝[1]。

1958年以后,(苏联)垦区产量即徘徊不前,1963年更是急剧下降。这一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83公斤,甚至低于俄国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无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定。为此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372.2吨)。

1972年苏联爆发严重的农业危机。这一年,到国外采购粮食近3000万吨,一举打破世界的粮食平衡。1975年粮食欠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2]。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作用和影响的讲解中又引用了以上几则材料,并让学生回答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虽然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农业上的失败无疑是其直接同时也是深层次的原因,并因此认识农业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理解计划经济搞封闭是绝没有前途的,市场经济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即使是强大如苏联也不得不被动地融入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并进一步强调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而不可逆转,并验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欲与伟人试比高》(2009.4)提到毛泽东逝世后身高被演绎得越来越高的现象。《奴才的创造性》(2010.1)讲到清朝很多大臣做官的心诀为“多磕头,少说话”,其中多磕头竟然还成了一些大臣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愤青太监寇连材》(2009.6)叙述了慈禧的一个心腹太监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给慈禧上了一道谈论时政的折子,结果被杀的史实。这几篇轻松诙谐中又不乏思辨,其资料既可以作為史料辅助课堂教学,也可以用来活跃课堂气氛。

二、修正教材观点

中学历史教材不论是当年人教版一统天下还是现在数家共鸣,都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大到史观评价上的失误甚至错误,小到史实上的失真或错讹。我们中学教师平时细心阅读、仔细比对当然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是多方面的甚至有的还有很大的未知性。另一方面作为中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和史识能力及工作的压力也使得我们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随笔》中有好些文章通过对史料发掘提出的一些观点有利于修正和丰富教材观点。

如林则徐在我们的教材中一直是形象高大,即使说到他的思想中有封建纲常色彩,那也是有其历史原因,并不改英雄本色。但是已经到了近代,如果仅在国内比较,那也只能是瘸子里面选将军,不能说明什么。在教学中,笔者引用了《英夷不怕林则徐》(2010.2)和《大梦谁先觉——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反思林则徐的功过是非》(2011.1)中的一些材料来向学生展现全面真实的林则徐。

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

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美利坚并无国主,只分置二十四处头人,碍难便行传檄。

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紧,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3]。

通过以上几则材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当时对西方的真实的认识水平。但是,比起当时认为有林则徐在英国就不会得逞的很多人来说,林则徐依然还是比他们要高、比他们更清醒。毕竟林则徐在当时的中国还是最先进的人士之一。下面这则材料就很能说明问题。

他(林则徐)在遣戍新疆的途中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总结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4]!

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已经是近代人物的林则徐,我们对他的评价当然不能仅限于国内。而与西方又没有太大可比性。笔者就选择了日本西学领军人物——渡边华山。与渡边华山相比,林则徐又相差太远。早在1830年代后期,渡边华山就认识到:

“西夷皆专于物理之学,故而,审度天地四方,不以一国为天下,而以天下为天下,因是,颇有广张规模之风气。”“古之夷狄为古之夷狄,今之夷狄为今之夷狄。”“时势既今非故,故议古论今者,如胶柱鼓瑟。”[3]

通过这样几段材料,几个环节的分析,使学生对林则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修正和丰富了教材观点。还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从当时中日双方西学领军人物之间的差别来看,日本后来超出中国绝不是偶然的。

《今夜为谁流泪》(2009.2)、《奥巴马的胜利以及我们的抉择》(2009.2)、《有一种不叫非暴力》(2010.3)等篇虽然翔实史料不多,但对我们教材中有关美国种族歧视问题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还是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三、加强史料研习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日常教学和备课中的史料研习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学应试教育的繁重压力及环境等的不协调,都使得史料研习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有意识、主动地进行史料研习训练固然必要,但是质量和效率又很难有保证。《随笔》中有关史料研习的文章有不少。如《回忆与档案》(2010.3)中有这样一段:

“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12月16日到达莫斯科后的当天晚上6点,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参加會见的中方翻译是师哲先生,苏方翻译是费德林先生。对参加会见和谈话的人物,两人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就有很大不同。师哲说参加会谈的有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费德林印象是除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外,只有双方的两位翻译。而根据中苏双方两份档案记录的一致说明他们两人说的都不对。”[5]

这样一段材料展现给学生之后,很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史料研习的兴趣以及对史料甄别的认识程度。因为通过对这一段材料的展示,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件事,即使是亲历者的记忆与表述也是有可能不准确的。这更警醒我们,即使是当事人的叙述也要详加甄别才能使用。

《二次革命后的黄兴》(2010.4)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揭出黄兴许多骇人的史实。读完此文,我们即使对其推论有存疑态度,但对其中的史料分析也会印象极深。

四、引入不同的视角

历史学科专业能力的高低,其中一方面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强调新史观也并不是否定所谓的传统史观,而是希望引入各种史学观念及行之有效的史学研究方法,开阔大家的思路,从而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历史。《随笔》中有些文章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教材明显有很大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值得纪念的中国第一部宪法》(2008.5)讲的是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而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对它评价较高,这就给了和我们教材不同的视角。想想也是,为什么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日本帝国宪法是宪法,清王朝制定的就不是呢?

《看哪,这个奇怪的儒家》(2010.3)主要讲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张君劢。文中谈到他不仅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宪政有内在的联系,还基于此观点并结合西方宪法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起草了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这也和我们教材中引入民主、发展民主就必然要反对儒家思想的观点是相悖的。

《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2011.2)通过辛亥革命前后,慈禧弥留之际派人下手毒害光绪成功、汪精卫等人刺杀摄政王载沣失手、辛亥革命时湖广总督瑞澂处事不当、吴禄贞发动起义未遂、袁世凯遇刺未死这样五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或结果具有偶然性,从而说明影响极为深远的辛亥革命其发生和发展很大程度是偶然的。这和教材坚持辛亥革命发生是必然的显然有分歧。

五、引发思考,精神洗礼

新课程对于广大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这也导致很多老师感到很不适应。为什么?因为不论是新课改之前,还是新课改以来,可以量化的要求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不成问题的。让广大教师真正不适应的不是更高的可以量化的要求,而是如历史素养等难以量化的要求。怎么才能做一个既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又能得到学生钦佩的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只靠教材、教师用书、几种历史教学杂志是不够的,而要去读专业历史研究的论文、论著又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精力和能力所能及的。

《随笔》中有大量谈论历史文化和民主人文精神的文章。有些是单纯从文化层面出发的,更多的是从历史事件来切入的。如谈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五四与五四问责》(2009.1)、《回眸五四》(2009.3)、《革命的背后》(2009.3)、《一弹指顷去来今》(2009.3)、《告别五四,发现保守主义传统》(2009.4)、《若舟车只有两轮》(2010.4)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一个深入理解自不成问题,同时对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变迁也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对需要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师是很有利的资源。鉴于这些文章在使用时因人而异的特点,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我们知道,作为艺术家要达到更高境界需要文史哲知识,科学家要达到更高层次需要文史哲知识进入其知识框架起作用。那么,对于不求杰出但追求优秀的历史教师来说,多阅读些文史哲方面的非历史教学杂志,不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而只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述弢.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随笔,2010(1).

[2] 述弢.盖达尔的盛世.随笔,2010(5).

[3] 王龙.大梦谁先觉——从渡边华山的西学之路反思林则徐的功过是非.随笔,2011(1).

[4] 周英杰.英夷不怕林则徐.随笔,2010(2).

[5] 袁晞.回忆与档案.随笔,2010(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林则徐史料历史
《林则徐》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林则徐禁烟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