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维教学目标落实策略的实践探索
2013-04-29赵连顺高欣
赵连顺 高欣
新课改以来,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施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评价一节课也要看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符合学习规律,目标的实现是否引起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变化。但在实践层面,教师三维目标设计和实施中还存在着目标意识不浓、表述泛化,实施中脱离目标、随意性强,不能满足更多学生实际水平提高等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意识到三维目标设计重要性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笔者认为可以采过以下策略。
一、强化目标策略,实现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领
教学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应该说,一个好的目标设计就是制定了本节课完成的标准。强化目标策略指的是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之后,在实施教学之前对于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准确的再次把握与审视,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加以强化。
1.突出先导
“先”体现在时间上,也就是说,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是在撰写教案之前,而不是根据教案内容再反过头来抽取目标。“导”体现在空间上,目标是教案和教学实施的引导、导向,具有空间上位的意思。突出先导才能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和研究性,而置目标于教案之后的行为则又走到经验的老路上去了。
2.适切反问
目标不是摆设,而是在教学实施中遵循的方向和目的地,因此,目标的设计应该力求科学准确可操作性。可以在目标和教案制定后进行对照性的反问,即看一看教案的实施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所要求的方向,是否反映了目标的实现意向。
案例1:整式加减——同类项
1.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能准确判断同类项。2.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同类项概念。3.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4.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笔者认为设计三维目标要明确、可实现、并且注重目标的前后连续性,在表达方面可以通过体现四个方面来实现,即谁(学生)在什么条件下(活动情境)通过什么行为(“理解”“运用”等)达到什么程度。如对于“同类项”一课,可进行如下的目标设计:1.在经历多项式中是否有合并的项的讨论过程中,建立同类项的概念;在一个三项以上的同类项中,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同类项。2.在多项式项的次数的变式练习中,能够通过同类项的识别进行相关的问题解决,如求一些相关字母的值等。3.在经历讨论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数学分类思想、数学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观察、归纳的能力。
二、规划任务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解转化
在课堂的实施层面,需要将单元的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分解为环节目标,完成教学目标在实施层面的解构,这样才能有实现的保证和针对性。同时通过一个个小的目标的完成,进而实现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乃至课程目标,这又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因此,目标制定、教案撰写之后,在具体上课之前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目标分解并转化。
1.递进深入法
把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主要指知识技能部分)分成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先从最简单直观的问题开始,达到一个小目标后就沿着更深层次的目标进行探究,步步为营地向着目标前进,最后实现原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运用到难点的突破上,常见于代数运算类内容,例如初中数学中的“整式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章节的教学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案例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一个课时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能按步骤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将其分解转化为以下三个步骤:(1)能把带括号、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不带括号、不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2)尝试解带括号、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自主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说出其理论依据;(3)能按“一般步骤”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暗标”,渗透在实现这三个目标的过程中。
2.逐层剥离法
把一个目标解剖成几个小目标,类似于并列的关系,然后再把小目标各个击破,从而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常见于几何推理类内容。
案例3:“平行四边形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其目标设计为: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質,并能初步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经历发现、证明、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初步形成缜密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既不耻下问,又乐为人师。
在以上的表述中,如何体现掌握和初步形成缜密思维?“掌握”对于本节课可以体现为复述、几何符号表达。解决这样的问题,可将本节课中知识技能分解为:(1)在平行四边形中,能够复述并结合图形用几何符号表达三个性质定理的内容;(2)能够直接在简单证明和计算中说出运用性质定理的部分;(3)在需要三步证明的题目中能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3.制作目标分解转化图表
制作一个思路框架图表,以此来建构本节课教学目标、目标分解和教学手段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类似于案例2、案例3中的目标分解和方法可以归入下表中,从而完成分解转化。
三、消减落差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落实
把握好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非常重要!有一定落差是必然的,关键在于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消减这种落差,这就要做好课堂实施中的分层。
1.双分层策略——围绕不同内容实现不同学生分层达标
遵循知识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情境),教师对于内容和学生不同程度进行分层对待。
一是不同问题落入不同学生区间。教师按照内容的层次设计问题的分类,决定着教师将发言权交给谁,使其落入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区,从而消减学生已有水平和达到水平的落差,实现因材施教。如从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将问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层次,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问题的提出应心里有数,属于识记、理解和应用类的问题应该是全体学生掌握的,就应该面对水平较低的学生,不论是问答、板演或是活动汇报;而对于分析、综合类的问题就应该面对中等及较高水平的学生,而这时对于较低水平学生的要求也不能放弃,可以在中等学生完成后让他们复述或举出类似的例子,从而进行巩固;对于评价类的问题则可以面对全体学生,虽然他们答案不同,但是可以在不同视角下生成新的问题。
二是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学生掌握过程较慢,在布卢姆看来,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这里的主要变量之一是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其包括:⑴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⑵毅力,即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⑶能力倾向,即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因此,除了在课堂上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机会之外,还要在课下进行必要的辅导和帮助(教师或学生均可帮扶)。在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优秀生的问题,有些老师往往因为过于关注了较低水平的学生,而忽视了优秀生的提高,当然这也可以采取课上面对大多数学生,而在课下布置个别疑难问题的解决来对待优秀生。
2.递进式评估——目标达成与否的重要衡量
教学目标的评估不容忽视。教学目标评估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表现为时间来得及就做,来不及就省略了。其实对于教师自身来讲,了解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一个比较显性的手段就是要进行评估。评估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课上教师经常采取的是效果检测题。
教师目标评估的时机可分散可集中。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课堂的进程安排评估内容,可以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安排对应的检测,也可以在所有问题解决之后集中做检测。
教学目标的评估要有序有理有结。有序指的是在评估题目的安排中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输出知识的基本规律;有理表现在评估题目的安排要和设计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形式可以多样,但对于目标达成的方法和程度要仔细推敲;有结指的是课堂上做完评估题目,不是简单核对答案就完了,对于错误的题目要有进一步的跟踪和后续题目的跟进。
案例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的练习环节,教师出示了三个练习,第一道是一个证明题,另外两个题目是有些拔高的填空和选择。这道证明题是: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D和BC边的中点,求证:BE=DF。学生练习这道证明题用了10分钟,以至于不再有时间练习和处理后面的习题。主要原因在于这几道题之前缺少性质直接应用的铺垫、证明过程步骤稍多、学生近期刚刚再一次接触证明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目标效果检测题的选择没有完全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区。
四、课堂观察策略,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多维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在课堂评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课堂观察。近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推出了一个从方法论视角研究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方式——课堂观察,其价值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然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能让一节课目标是否实现变得有理有据。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的连续性实践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复杂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搜集与描述信息,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达成高效课堂。
1.请师入室、课堂观察
上课的教师可以敞开心扉,邀请同行教师走进自己的教室,根据教学目标、研究主题和自身兴趣展开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数量与技术问题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效率,而课堂观察理念则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效果。
衡量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量表的制作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只要能够反映师生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表现即可。例如“过程方法维度”观察表可如下设计:
表1 时间分配
表2 学生参与情况
2.反思渐进
课堂观察后的讨论和反思很重要,对于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上课教师要进行反思,并且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二次备课,再次邀请其他老师听课和课堂观察,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笔者提出如下主张:一个好的目标不仅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目标设计,而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过程链条;三维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的解构和整合即完成其分解和转化是课堂落实的衔接环节;三维目标的完成与否可以借助课堂观察来判定。
参考文献
[1]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