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资信评级

2013-04-29梁蓉傅航

北方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评级信用监管

梁蓉 傅航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信用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小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立足点。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企业、银行、社会利益的共赢。本文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及建议等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用 评级 监管 政策

一、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意义

(一)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1.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融资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严峻考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资信评估机构可以将其评估结果提供给企业的供货商、投资人、贷款银行、顾客、员工、保险公司等一切与该企业有关的社会公众,帮助企业对外部展现其经营状况、经营水平、内部环境等一系列具体情况,提高社会对该企业的认知程度,增加企业的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

2.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资信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公之于众,会对企业产生一种压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资信等级而积极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业绩水平,增强信用意识,使企业长久健康发展。

3.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获得较高资信等级的企业能得到相关金融机构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有助于企业树立自身形象。

(二)对银行的意义

1.可以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银行为获得更多的信息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审核工作,需要付出相当的信息成本。资信评级机构能够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银行据此决定是否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大大地节约了人力、财力、时间等。

2.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

资信评级有效地解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减少了银行的成本。银行可有选择地对信用状况良好、还款能力强的企业发放贷款,保证了银行的收益。

3.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

银行依照资信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评估结果,一方面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在提供贷款的同时准确分析和控制风险,大大降低了银行所承担的贷款风险。

(三)对银行监管部门的意义

由于银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目标存在差异,加之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信息优势方的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可能违背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规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提供意见,以便于对银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监管。通过参考评级机构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对信贷政策进行检验和修正,银监会也能更好地分析、判断和评价银行的风险,从而更加科学地分配监管资源。

(四)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资信评级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诚信。可以作为市场管理部门审查决策的依据,保持资本市场的秩序稳定。

二、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问题

1.中小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对评级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目前资信评级对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增加中小企业资产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导致中小企业对资信评级的作用及意义没有充分认识,信用意识不强;某些中小企业认为资信评级仅仅是为了通过贷款卡年审、获取贷款的条件,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不能与贷款银行及评级机构密切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欠佳,对评级结果存在消极预期,担心等级过低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再加上评级机构会收取一定费用,对本已亏损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2)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为得到较高的资信等级,向评估机构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假数据或经粉饰的财务报告,并刻意隐瞒经营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中小企业为了逃税漏税,采取多种手段隐藏利润,夸大支出,造成利润不实。

2.评级机构方面

(1)评级机构自律性差。评级机构为了争夺市场或者谋取更大收益,违背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与中小企业串通,破坏市场规则。

(2)评级机构体系不完善。资信评级只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信状况的表述,只能反映某阶段的企业状况。没有跟踪监测,缺乏灵活性,不能反映企业在下阶段的经营状况或经营状况的变动,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3)评级技术不完善。对企业的分类粗糙: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评级,在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未进行严格区分;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定量分析为主,同时又缺乏发现“财务粉饰”的技术,不能避免信息失真的问题。

(4)评级人员职业操守缺失。存在少数评级人员在接收企业的评级申请时,没有认真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加入个人情感因素,在明知企业不合格的情况下,人情加分;甚至与企业串通,帮助其粉饰信息以获得额外收入。

(二)外部问题

1.政府作用不明显

资信评级在我国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该行业发展的态度并不明确。在我国,政府是一切行业发展的导向,政府的不作为或者少作为导致了企业、金融机构对资信评级的态度是消极的,资信评级的结果利用率低,资信评级行业很难发展起来。

2.对评级机构缺乏制度和法律规范

(1)对于资信评级行业,缺少明确的行业准入规则,导致我国资信评级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资信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难以判断。

(2)资信评级机构缺少明确的行业规则指导,自律性差的机构就会趁机钻空子,在资信评级有效需求本来就不够的情况下加重该行业的危机。

(3)资信评级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证券法》、《企业证券管理条例》、《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对资信评级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零散且相对抽象,评级机构的权利义务缺乏完整、具体的法律依据,现有条款还不足以解释复杂的资信评级关系。

3.资信评级行业监管缺失

没有明确的行业监管部门,资信评级机构各自为盈就会产生恶意竞争的现象,破坏行业秩序。而且,评级机构和评级人员的不合法行为不能得到制约,会严重影响资信评级在我国的发展。

三、对中小企业资信评级的建议

(一)内部

1.资信评级机构要加强自律,树立起权威形象

(1)制定严格的人员考核制度,确保评级人员高素质高水准。

(2)对评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

(3)积极借鉴国外评级机构的经验,规范评级体系,学习有关技术,有条件的评级机构要与有关机构探索合作或合资,提高整体评级水平。

(4)真正落实客观、独立等评级精神,排除外来干扰,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官方指定市场以及地区封锁,树立权威评级机构形象。

2.完善资信评级技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信评级技术还相当落后,我们应当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信评级技术。积极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接轨,也可以派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二)外部

1.政府发挥作用

(1)政府要明确资信评级活动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在观念上确定资信评级的必要性。

(2)政府帮助提高资信评级结果的利用率,把资信评级结果与银行贷款、企业工商年检、税收优惠待遇等结合起来,成为考核、监管的一项指标,从而增强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的意识。

(3)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信用立法或指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信用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资信评级对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积极培育评级市场。

(4)资信评级业标准等想要上升到法律层面,真正落实监管者的责任,就需要出台社会认可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制度法规,避免政出多门,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立法机构的强有力支持。

2.加强监管

(1)对资信评级业的准入政策应当有明确的规定,符合规定的资信评级机构方能取得评级资格,不符合规定的应及时进行清理,鼓励资信评级机构展开正当竞争。

(2)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对资信评级机构的组织结构、资本来源、员工数量和质量、独立性、评级工作程序以及能否处理非公开业务信息等方面进行考察。

(3)鉴于资信评级产品的市场检验周期较长,还应该明确规定资信评级机构的不合法行为,如有触犯则应该取消有关人员的从业资格或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资格。

(4)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资信评级业的自律意识,促进资信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建敏.国内外企业资信评级的分析与思考 [J].山东社会科学,2006(2).

[2]刘俊剑.借款企业资信评级模式的思考[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高新.浅析企业资信评级的内容[N].科技创新导报.

[4]章杰文.我国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

(责任编辑:晓途)

猜你喜欢

评级信用监管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信用消费有多爽?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