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改进措施

2013-04-29罗相伟

考试·综合 2013年6期
关键词:化学

罗相伟

摘要:二氧化碳试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但教材中所设计的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教材内容及原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改进,创造性地設计了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二氧化碳制取新装置。

关键词:化学;二氧化碳制取;装置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31-02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创新在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之力,更是推动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创新也成为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要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必须依靠教育教学活动来推动[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尤其针对中学阶段的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且在培养学生探索性和创新性思考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将二氧化碳制作划分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考试中非常容易出现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教材中通过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进行探究,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同时能够更加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形象化[2]。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所设计的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尽管制取方法非常简单,但却无法做到随用随取,且在二氧化碳制取时,非常不容易因密闭性不强而将制作好的二氧化碳流失,使得准备好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变小,使得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失败。加之,制取装置均为玻璃器材,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器材。不仅如此,制作时无法准确取舍用量,使得大量化学药品被浪费等。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再次出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及教材内容,对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进行了改进,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 教材中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不足之处

教材中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如图1所见:

上述装置非常单一,操作方法可以说也非常简单,但这两套装置均存在无法有效控制反应的共通点,即无法做到随用随取,不用即停。只要在锥形瓶或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后,固体与液体将随即进行反应,尽管反应迅速,但却无法控制瓶内反应,唯有将液体倒掉才能够停止反应;无法自动排泄液体,使用后清理非常不方便。

2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改进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中原装置的弊端,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进行改进,改进装置如图2所见:

经过改进的二氧化碳制取装置,不仅克服了教材中制取装置的弊端,并在两点上进行了改进。就性能而言,能够做到随用随取,快速反应,且能满足教学中不用即停的要求,是固体与液体迅速分离,并且对排泄液体进行了改进,可以非常迅速地处理。在反应瓶B中接入玻璃弯管是该装置的一大改进亮点,通过弯管可以仅对液体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固体颗粒是无法进入到弯管内的,当需要停止制取时,可随时停止瓶内反应。剩余的液体还能够通过乳胶管回流,只需要用止血夹B将导管夹闭即可,液体将逐渐回流至漏斗A瓶内,以此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该方法结合了物理学中的气压和连通器原理,这也是该装置非常值得一提的改进地方。此外,在排泄反应后液体的改进设计上,同样是结合了物理学中的气压和连通器原理。

3 改进装置二氧化碳的制取

改进装置所使用的材料为250mL雪碧瓶,其中漏斗瓶A与反应瓶B均为雪碧瓶,漏斗瓶A是雪碧瓶的瓶口部位,将其倒置安装在装置上即可,保留雪碧瓶的瓶盖,在盖上取小孔,将Y型玻璃管倒插在瓶盖上。反应瓶B则为雪碧瓶的底部和瓶口部,在瓶底上取小孔,将U型玻璃管和隔板安装到相应位置。再在反应瓶B瓶盖上取小孔,将玻璃弯管插入其中,后将反应B的上下两个部分用胶粘合起来。密封处除了发挥瓶盖的密闭效果外,还在装置连接与玻璃管连接处运用上乳胶管,使得密封效果效果非常理想。反应瓶B中的多孔隔板也选择了塑料制作,在塑料上取小孔,将弯管插入其中,再用弯管对多孔隔板进行固定。随后将反应瓶A上的Y型管用两支乳胶管连接起来,夹上止水夹A,这分支为液体排泄管。将反应瓶B下的玻璃管与乳胶管连接起后,该装置即可完成。

4 改进装置的使用说明

4.1 气密性的检验 用夹子将导管夹闭,排液管也同时夹闭,在漏斗A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漏斗中水高度变化,若无任何变化,则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漏气。将排泄管的止水夹打开,将漏斗A中的水排尽(反应瓶B的底部比Y型管的分支高),排尽后即可用止水夹A将导管夹闭。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完毕。

4.2 添加药品,制取气体 用镊子取适量石灰石放置在反应瓶B中,将瓶盖拧紧,在漏斗A内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将导气管的夹子打开,漏斗A中的液体将经过乳胶管流入反应瓶B中,两者即可开始反应,即可制取二氧化碳。

4.3 反应随时停止,随时发生的操作 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中,若需要立即停止制取,则可运用止水夹B将导气管夹闭,此时,液体将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回流至漏斗内,使固体与液体快速分离。若需再次制作,则将止水夹B打开即可。

4.4 反应后余液的回收 当课堂教学完成后,需要对未使用的试液进行回收,只需要调整支架,使漏斗A底部连接的Y型分支管低于反应瓶B即可,再将A、B两支止水夹同时打开,液体将在气压的作用下,逐渐通过排泄液流出。随后将试验药品从反应瓶B中取出,完成装置的清洗即可。

5 实践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该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具备了环保理念,同时大大节约了化学药品。此外,经过实践验证,在完成药品的放置后,几天内均能够正常使用。

6 改进反思

在装置改进中,所选择的材料符合当前环保理念,避免了在制取中出现损坏教具的情况。同时非常利于课堂教学使用,避免了实验不停反应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装置改进中,结合了物理学科,使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学习思维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 余利军.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J]. 浙江教育技术, 2012,08(15).

[2] 王士富.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研究性创新[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12(1).

猜你喜欢

化学
化学与日常生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化学:我有我“浪漫”
化学:举一反三,有效学习
化学与健康
绚丽化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