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汉字教学解析
2013-04-29叶长英
叶长英
汉语有汉字组成,因此学习语文的基础就是学习汉字。小学阶段学生能认识的文字不多,根据学习的要求小学生需要积累3500多个字词,其中2500字需要会写。这样的教学任务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负担都是非常重大,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需要找到较好的教学方式。丰富汉字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兴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学习的状况
1、小学生识字过程慢,识字少。在小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小学生低年级的识字量为1700多字,但在就我国现在使用的几套教才中里了解到,识字量在1200字以内,没有达到要求的字数。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再不断的加剧,课后的各种艺术教程花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汉字又是一个枯燥的学习工程中,因此学生的识字效果较差。
2、知识与思考含量不高。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老师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反复的拼读以及练写,对于汉字包含的意思学生往往一知半解,这样加大了记忆的难度。低年级学生的集中力以及记忆力都能没能形成完全,长期以这种生硬的方式教学不仅不能达到识字是效果,还会使这一种一知半解的字词意思带入到以后学习中。
3、没有明确学习汉字的目的。小学生低年级的汉字学习都只是停留的识字的阶段,老师人为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多识字,因此较强书写、背诵的练习。由于教师针对低年级的学习水平,对字词的解释、应用一般很少涉及,因此学生对汉字的学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
4、汉字教学方式不合理。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采用的都的拼读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主要依靠的就是记忆力。但是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不强以及思维容易分散的特点,这种背读的识字方式,不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由于没有使学生对字词进行理解,学生往往记忆力不强,这种反复背读、反复忘记的学习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应该采用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要先把生字方如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对生词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课文本身设定的情景,让每个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个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得到理解、体会。模拟语言学习环境,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能很好的加强写生的直接感受,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运用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通过建立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变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去识字,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文字体会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来识字,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这样的小故事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接受情境的想象。比如学习“游泳”这个词老师可以通小蝌蚪生活在水里,它在寻找妈妈的时候不会跑也不会走,因为他们不像人类一样有脚,但是她们有尾巴它们可以“游泳”过去。这着时候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提问学生们有没有去游泳。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讨论、发言,提出学生是否知道“游泳”这两个字要怎么写。最后在讲解字词的结构和书写方式,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能加强学生的认识力和加深记忆力。
2、联想识字。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词来进行引导学习。学生展开联想,在他们的大脑中呈现出相应的景象,这样不仅能增加记忆力,还能通过暗示法加以巩固。通过这种方式每当在学习新的字词时,脑海中就会出现相近的字词,这样能加深对新字词的理解。例如教师让学生回忆生后中的情景,根据联想画图,让学生认识“秋”的时候既会想到黄灿灿的稻穗。
3、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识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不仅能认识到重要性,而且能在识字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也能帮助积累字词。通过课外阅读的渠道,加强汉字的认识以及对文字的应用。例如在巩固学生对已经学会的字词时,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摘录卡让学生进行互动评价,增加他们的识字量。通过识字加强汉字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汉字教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积极的帮学生找到学识汉字的乐趣,让汉字变得生动起来,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学习汉字会受到低年级学生的欢迎,也能改变对汉字枯燥、繁琐的认识,让低年级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汉字的好处和意义。
【作者单位:南安第一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