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实现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2013-04-29郭洁
郭洁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不适应性心理问题、情绪失调下的心理问题、经济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校园文化以及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策
1、前言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在逐年加重,各种问题的产生意味着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个更高的要求。大学是一个学生心理状态走向成熟的时期,对学生的未来趋向起决定性作用。各 项调查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如何科学的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如何让学生做好自我调节,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这些都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更多的指的是身体没有疾病,没有太多的人会注意到心理健康这个课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自身认识的提高,心理健康这个课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就业等方面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2.1高校不适应性心理问题
初进入高校,高中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调整,往往容易产生高校不适应性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没能及时的转变,高中学习环境中以教师负责督导与监督,学生多数在手把手教的环境下完成学习,而进入大学后学生自学占据了很大的学习空间,教师仅仅以引导、启发为主,学生自主性的讨论与总结学习知识、获得实践经验是主要的学习过程,这种环境下学生有的较难适应,出现学习的心理不适问题;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自我发展目标的缺失。进入大学后学生以考大学为目标的任务依然完成,过去紧张的学习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升入大学后学生开始自我放松,缺乏对目标的规划,这就使得自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整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出现失落。此外,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大、学习兴趣缺失、生活习惯变化等也是造成学生不适应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2.2情绪失调下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情绪出现波动,但自己不能很好地调整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情绪的失调主要原因是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将来就业与现实大学环境的一种矛盾审视,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的专业与预想的专业内容或方向不一致、有的学生对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相脱节出现排斥、有的学生所向往的大学完美与大学现实不相匹配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学生步入大学前预想相差甚远,不可预料的现实与理想差距造成了学生各类情绪失调,出现消沉、失望、自卑等心理问题。
2.3经济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经济贫困给大学身带来的心理问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据统计我国高校80%的经济贫困生心理压力较大。经济贫困的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不利的学习环境,这些学生在外围环境的饮食、衣着、交友、购物等方面都与其他家庭经济优越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外围环境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表现为自卑,贫困生对钱十分敏感,常常会因为衣着、饮食等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这就给贫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自卑,而有的贫困生发奋进取,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而不容易实现会出现自责等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自我封闭、自悲的心理;有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封锁、孤独,经常独来独往,极少与其他学生、教师进行沟通,外界的环境他们很少关心,内心常常设防;有的心理问题则表现为嫉妒、焦虑,自己常常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嫉妒经济条件好、学习好、人缘好等比自己优越的学生,而对于自己的学习不理想以及恐惧将来找工作也会造成深度的自我焦虑。
3、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3.1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无数的接班人,因此,在高校全面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科学的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要将实施科学的教育课程作为工作的重点,要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开设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要针对不同年纪、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突出心理课程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认知与解决的把握,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心理问题,这不仅有助于自我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同时对帮助其他学生也具有一定作用。
3.2丰富校园文化
浓郁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和熏陶、获得哲理的启迪,逐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之达到健康的水平。丰富校园文化要注重对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的丰富,充分利用校园场地进行策划与宣传,将校园的媒介如校报、板报、校园网、图书展览等综合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感受心理熏陶,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与觉悟,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发展目标。
3.3借助专门心理机构帮助学生实施有效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往往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该机构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很少主动去这些机构,这就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的效能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一方面需要培训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志愿者,让这些志愿者担当心理问题调查与收集的作用,同时针对突出心理问题学生要及时汇报,以便心理健康机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机构要设置三级联讯网络,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院系心理健康辅导、班级心理健康辅导三级网络进行系统的收集心理问题与制定解决方案,真正让每个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关怀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争红.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全景分析——2009年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研究,2010(6).
[2]郭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职业时空,2011(4).
[3]郑安云,同雪莉,田兵权.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