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汉语的纯洁

2013-04-29李婧漪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3年6期
关键词:外来语炎黄子孙之根

李婧漪

我看到书院里的学子摇头晃脑吟诵着四书五经,我听到酒肆里的墨客骚人口吐佳词妙句,我嗅到泛黄史书里沁人心脾的缕缕墨香。

自仓颉造字,自先祖将生活记录铭刻在兽骨龟壳上,至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蔡伦造纸找到便捷的文字书写载体,汉文字的历史演变如黄河般浩浩荡荡、长江般源远流长,成为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根源。

“美”是“羊”和“大”的结合,从中能获知过着游牧生活的先民朴素的生活愿望。“家”是一间房子里养着一头猪(豕),从中也能了解先民安适富足的生活状态。汉字不仅是华夏民族对先人生活的热爱和纪念,还承载着血脉的传承。“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同姓人氏的寒暄语,但这并非戏谑,而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事实。

然而,时至今日,汉语的纯洁性正受到外来语的侵蚀。“PK”“菜鸟”“大虾”等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说汉语时夹杂英语在主流媒体上大肆横行。

我不知道汉字的方方正正怎样由西方字母的曲折圆滑表现;我不知道汉语的字正腔圆怎样靠英语的高音低音展现;我不知道流传千年的词语怎可由仅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替代。母语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之本。维护汉语的纯洁,保护母语的完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维护汉语的纯洁,并非要彻底否定外来词汇的合理性。精准恰当的翻译是沟通汉语与外来语的桥梁。林语堂先生将英语的“humor”一词音译为“幽默”,恰到好处地利用汉语丰富的涵义向人们揭示了幽默的实质:它不是肤浅的搞笑,而是内在修养的智慧流露。汉语,这一博大精深的语言,可以凭它丰厚的底蕴容纳外来语,并赋予它文化的特色,但决不能让肤浅的外来语和流行词汇污染了它的纯洁。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汉语的纯洁。守住母语这一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汉语,这坛传承千年的佳酿才会历久弥香。

(指导教师 黄希鹏)

猜你喜欢

外来语炎黄子孙之根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原来它们是“外来语”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从中韩外来语发展看全球化时代外来语对文化的影响
大美中国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浅析英语外来语的规范使用
中华之根自在心
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